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丰县大桥公社大东大队有八个生产队,613户,2200人,集体耕地3326亩,是以植棉为主的棉粮夹种地区。这个大队自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有集体桑园122亩(其中82年春新植44亩),社员个人在自留田和十边植桑56.3亩(其中82年新植37.5亩),集体和个体共有桑园178.3亩(其中82年春新植81.5亩)。1982年全大队生产蚕茧283.43担,比1981年的172担增加64.9%,比1979年的94担增加了2倍。该队蚕桑所以发展这么快,主要是落实了党在农村中的经济政策。广大社员认为,栽桑养蚕所需劳力不多,见效快,收入大,确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副业,近年来发展了自留地和十  相似文献   

2.
3.
<正> 杜明志是盐亭县玉龙镇盘龙村六组的农民,全家四人,有两个劳动力,承包耕地六亩。1983年开始走发展蚕桑致富之路,六年来取得显著成效。1988年养蚕37张,产茧1098.3公斤,收入茧款9343.63元,人平茧款2335.91元,比1987年净增1848.41元,翻了2番多,蚕茧款收入占全家商品经济收入81%。  相似文献   

4.
我县从近几年的养蚕布局来看,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偏重于春蚕和晚秋蚕,没有给桑树生长留有必要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由于对发种批次多,前后相隔时间短,造成消毒防病工作困难,蚕病发生多,全县1979、1980年春、夏、秋三季,五期蚕(春、夏加三秋)先后都有15批,不少养蚕单位一年养蚕在8次以上。近年来,往往为了一期蚕茧增产,采取推迟季节发种的办法,造成一期推迟,其它有关期也相应推迟发种,因此,有些地方群众反映“春蚕推迟,吃了夏蚕叶,夏蚕推迟吃了秋蚕叶,秋  相似文献   

5.
<正> 仪陇县观紫乡金光村,狠抓蚕桑生产,坚持走科学栽桑养蚕之路,蚕桑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改变了穷困面貌。这个地方过去是仪陇县的贫穷村,人均产粮3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40~50元。现在却是“沧海桑田”般  相似文献   

6.
<正> 阆中县柏桠镇蚕桑辅导员赵国清同志,全家6口人,共承包耕地4.8亩,其中:地有3亩。他带头栽桑养蚕,模清蚕桑生产规律和科学技术。从1983年起,他利用一,二台地,以3×20尺,2×15尺,2×8尺,3×5尺四种不同株行距进行成片栽桑,并将所有“四边”全部栽满了桑树,共有桑树1210余株,全家人平200株,由于他懂桑树栽培技术,还从外地引进了10多个优良桑品种栽植,加强科学管理,季季施肥,经常观察防治虫害,桑树长势壮,树型好,单株产叶量和养蚕经济效益高,给群众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7.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省降县古绛镇勃村以北、紫金山南侧区域的气候特征、土地资源、水利及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主要农作物品种与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后认为:在该区域发展蚕桑产业不但具有自然资源、政策、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而且与当地主要作物相比效益明显,且具有旱涝保收的显著特点;并提出实行省力化养蚕技术、选择抗旱抗寒桑树品种及抗逆性较强的蚕品种、健全风险共担机制、优化产业布局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镇巴栽桑养蚕面临劳动力紧张,养蚕区域规模缩减,桑园荒芜、毁损严重,应加强桑园管理和现有养蚕人员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小蚕联户共育和省力化养蚕技术,走"强村大户"道路,推动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臨海縣花園農業社和平陽縣联溪农業社,在1956年冬,利用溪边隙地或雜粮地,建立了204畝新桑园,共栽桑苗66,000株(其中花园社104畝,栽桑26,000株;联溪社100畝,栽桑40,000株)。由于栽种及时和肥培管理得当,兩个新桑园都迅速成林成片。据1957年秋季调查:“花园社桑苗成活率在95%以上;主干基部围度均在4.5—5市寸左右,最粗的达5市寸以上,新梢每株有了3—4条,条長一般8—1o市尺;秋叶平均每株收獲11兩左右,最好的达2市斤以上,叶質优良;飼养秋蚕11.5張和晚秋蚕10张(前者利用摘片叶飼养,后者利用剪梢整枝取叶),共产繭1,323.93市斤,平均每张獲得61.5市斤的高額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 蒲城县苏坊乡北二村三组1991年秋季建桑园23亩,由18户承包。从1992年夏季开始养蚕,次次丰收,总结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规范化栽桑养蚕。在建园时,坚持按标准划线开沟,沟底施入麦草、玉米杆,中部填熟土并施农家肥和每亩100斤磷肥,按标准(每亩1200株)栽苗,适时灌水,成活率达到98%。第二年6月15日前后全部摘心,基本养成第一层支干,由于田间管理及时,桑园一无杂草,二无虫害,桑树长势居全县之首。夏季开始养蚕,全年共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大队是涧峪岔公社的一个偏僻山沟队,六个自然村,176户,750人,总土地面2.3万亩,耕地3000亩,林地3376亩。人均4亩,其中桑园595亩,户均3.3亩。种苜蓿1145亩,沙打旺674亩,草木栖503亩,加上社员个人种草2322亩,人均近3亩。大家畜116头,羊子1300只,其中细毛羊130只,1979年前三年平均生产粮食为37.4万斤,80年增加为45万斤,农业总收入为5万元。80年养蚕46张,产茧1889斤,收入3200元,加上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提高农村蚕桑生产如何实现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1992年我县特产局与庙头镇政府联合在该镇歌陂村公所雪里岩村进行养蚕优质高产试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资中县玉代乡红豆村8组农民彭文,积极发展栽桑养蚕事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户。他于1982年开始育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小桑园5亩,计12000余株,加上原有“四边桑”800余株,共有桑树12800余株,人平2560株。1987年养蚕12.4张(盒),产茧455.4公斤,收入茧款2384.28元。单产茧36.75公斤,单产值189.28元。共育小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蚕学会桑树学组按照学会的安排,于1997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分段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前往曲江、翁源、郁南、罗定、云安、英德等县市,对旱坡地栽桑养蚕的效果及其技术管理经验进行了调查(总结)。调查地点有曲江县的重阳镇重阳管理区;翁源县的江尾镇新生管理区;  相似文献   

16.
<正>1993年底我们在吴江市震泽镇作了一次栽桑养蚕成本和效益的调查。被调查户按不同桑园产出情况,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其中高的亩产茧水平在150公斤上下,中的125公斤上下,低的100公斤上下,每一类型分别调查10户。调查结果如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赣南山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大片低丘缓坡和河滩洲地,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丝绸需求量大,销路较好。我们认为,蚕业是一项密集型生产,我县人口众多,走种桑养蚕的路子,能使老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攀枝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米易县桑蚕协会理事,村妇联主任,栽桑养蚕致富能手——童福莲,家住米易县新河乡菁阳村7社,主管该村桑蚕生产。她家有7口人,一位70多岁的老母,4个读高、初中、小学的孩子,只有夫妇2人劳动。菁阳村沟坎多,田块窄小,土壤贫  相似文献   

20.
在县党委和革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公社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进行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坚决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木茹蚕生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去年饲养木茹蚕2499合,比七二年饲养1352合增长80.5%。粮食生产比七二年增长一百零五万四千多斤。全公社一百八十个生产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队发展了木茹蚕生产。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