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业是禄丰县畜牧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分析禄丰县养猪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养猪业实际,提出政策引导,高度重视养猪业;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增强养猪业发展后劲;规模化建场,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推广先进科学养猪技术,不断提高养猪科技水平;生态化养殖,提高畜产品质量;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猪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营造现代养猪业发展环境等对策措施,以促进禄丰县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猪市场赢利的黄金期。其主要特征:一是散户继续大量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猛发展;二是生猪市场赢利期大大延长,亏损期大大缩短,甚至无亏损期。  相似文献   

3.
分析祥云县养猪业现状及存在的商品猪质量低、规模化养猪业发展缓慢、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实施猪产业良种化工程,抓好母本扩繁场的种猪引进选育;增加资金投入,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加强养猪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实用配套技术等对策措施,为发展祥云县养猪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有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养猪业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养猪业迅速发展。所谓现代化养猪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现代化生产装备来进行生产,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提高生产率。随着现代化养猪的发展,人畜争粮的矛盾越来越大,疫病控制、设施建设等问题也逐渐尖锐。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养猪业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8,(3):8-8
今年生猪存栏不足,养猪业仍处于高盈利区。在两年内生猪市场行情不会大幅度下跌。 养猪业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人工授精技术应该普及应用,以增加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猪、粮”型经济结构的农业大省,养猪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养猪业市场的规律来预测和组织养猪生产,对养猪农户和规模化养猪企业来说,都极具经济价值。根据养猪业市场的波动特点来科学组织和调节肉品市场供应,也是肉类加工企业和食品行业营销策划者追求的目标。从近几年全国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销售价格来看,生猪价格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处于疲软状态,特别是全国生猪主产区2002年~2003年受持续高温影响,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加上2003年出现建国以来涉及面最广的一次以玉米赤霉菌毒素为主的霉菌素侵害,深度影响了猪的健…  相似文献   

7.
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时期,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猪的品种与改良、营养与饲养以及繁殖技术等进行回顾与总结。中国养猪业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后期发展迅速,与养猪政策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洪 《北京农业》2005,(4):40-40
丹麦被公认为"养猪王国".据统计,丹麦全国有养猪场1.6万余个,其中,年猪出栏量超过1万头的养猪场均有84个.猪的屠宰量为2 250万头,生产猪肉180万吨,年人均生产猪肉达330多千克.其中,80%供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43%,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额的30%,出口量为世界第一.丹麦养猪业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南养猪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养猪在农村家庭经济收人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豫南地区,其作用更不可低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中,河南省的养猪一直是以农村家庭养殖为主,至今其存栏数仍占主导地位。从全省来看,河南省的养猪业从一个中等水平的省份发展到名列前茅的养猪大省,是由于在数量、产品质量、类型及养殖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的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90年代,养猪在各方面的进步更是令人瞩目。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五年全世界的生猪存栏总头数为6.74亿头,猪肉总产量为4.261万吨,其中欧洲约占一半。丹麦是按人口平均养猪最多的国家(1.77头/人);荷兰是按耕地面积平均养猪最多的国家,每2亩1头。六十年代以来,养猪业朝着机械化、自动化工厂方面迈进,其特点可概括为:(1)规模愈来愈大。美国的猪场数正在逐步减少,由一九六五年的150万个减少到一九七四年的75万个;千头以上的大猪场,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河北省的养猪业发展迅速,养猪业已经从农业经济的附属产业逐步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养猪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式饲养过渡到专业户饲养或规模化饲养。养猪业的发展,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吉林省的养猪优势,饲料资源丰富、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大、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等等。提出了吉林省养猪业的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发展思路。规划了养猪产业的区域布局。明确了吉林省养猪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应加强种源基地建设、建立遗传资源场、对限制养猪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建立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协会,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后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养猪业真的进入了产业链竞争的时代?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麦月仪表示,养猪行业的发展必然是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链形式。  相似文献   

14.
饲喂设备在养猪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但不是畜牧业生产强国。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与国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饲喂设备在养猪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养猪产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猪的精确饲喂,详细介绍了猪的规模化养殖中主要饲喂模式下的三类饲喂设备,分析了各种饲喂设备的特点以及对猪只的影响,并讨论了未来饲喂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养猪业生产稳定发展,商品猪产量、产值持续稳步增长,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越来越大,农民收入年年稳步增加。在养猪业发展中,养猪业生产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生产以小区建设为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养猪小区建设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养猪小区向突出规模、集约化和高效益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我国的畜牧大省,也是我国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的养猪大省,养猪方面的收入在农民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有些地方已占到70%以上。可以说在我国包括我省,养猪业养殖模式和规模的转型已经呈现必然趋势,由农户养猪向规模化和产业化转型的市场格局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村养猪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业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有着重要地位,农户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依靠养猪业,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红利下降,我国农村养猪生产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尽管专业化、集约化养猪在不断提高,但以散养方式养猪在农村养猪业仍然还占很高比例。养猪业与农户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如何提高农户的养猪效益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我国主要生猪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肩负着供港活猪及向兄弟省市提供猪肉的重任.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迄止80年代以前,养猪业还一直是我省依附于农业的一项家庭副业.“养猪不赚钱,肥了一亩田”,此乃历史养猪业的写照.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党在农村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日渐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城乡群众对于优质瘦猪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许多养猪户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增强,规模化、工厂化养猪业随之逐渐发展,养猪业生产水平亦随之得到较大提高.至此,我省养猪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猪业在中国的发展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快于其他农业产业。到2002年底,我国的猪肉总产量达到4326 6万t,名列世界第一,这一产量占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5%以上。养猪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我国有很长的养猪历史,养猪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养猪业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养猪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应制定出有利于养猪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以降低我国养猪业的饲料成本,以及增加对促进对养猪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世界肉类生产结构情况是:猪肉9418.6万吨,占38.4%;牛肉5788.4万吨,占23.6%;羊肉1154.9万吨,占4.7%;禽肉7386.9万吨,占30.1%。可见,猪肉仍是世界最普及的肉食品,人类40%的肉食来自猪。养猪在不同国家地位不同,结构也不同,大概归纳以下几类:养猪产业比重大,且具有发达的养猪业,这些国家猪肉比重超过60%,典型的国家是丹麦,猪肉占全部肉类生产的82.3%;奥地利占73.1%;荷兰占53.3%。他们都是猪肉出口国,依靠养猪吃饭的。这类国家比重大,数量多。活猪和猪肉质量都很高;养猪产业化、科学化、商品化程度很高,具备完整的育种体系。这些国家的养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