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日,"2017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暨第六届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上公布了首批19个中国农垦标杆牧场名单。标杆牧场的创建旨在推动行业最高标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落地,发挥农垦乳业在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奶业全面振兴。会议同时举办了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与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战略合作成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是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区域联盟,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联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共同组建。目标定位:整合东北农业科技资源,搭建区域科技创新与交流平台,凝聚优势力量,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环节的协同创新,形成"集团军式"的研发模式,解决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占据重要位置。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攻克技术 难题作为导向,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换。当前山西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在一 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创新性发展。本文将具体探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重要性、当前山 西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不足及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可分为科研院所牵头成立的科-科联盟和科技企业牵头成立的企-科联盟,后者应用研究所占比较高,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明显。文章结合对科-企模式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科-企模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从科技创新效果评价机制、人才交流培训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推动成立实体联盟机构等方面提出完善企-科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热带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4月1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十三五"热带农业科技需求座谈会。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马连芳、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以及来自热区九省(区)农科院的院长和专家,与中国热科院专家一起,就新时期如何加快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进行研讨。专家认为,热区各省(区)农业科教机构各有优势,只有通过大联合大协作,紧密围绕国家战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以下简称“陕西联盟”)运行模式构建与实体化运行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探索,是完善陕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以陕西联盟管理体制和运行特征为依据,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为目标,在借鉴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模式、农业科技创新标杆联盟运行模式和陕西联盟农业科技项目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科学凝练了陕西联盟现状运行模式。同时结合陕西联盟运行中存在问题和不稳定性,从联盟实体化运行的战略定位出发,创新构建了陕西联盟未来运行模式。为了实体化运行陕西联盟,提出了陕西联盟实体化运行的3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4):F0002-F0002
4月23~25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区域性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讨会暨中国热科院-CIAT-Bioversity合作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本次会议以“加强创新合作,推进亚太地区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主题,回顾了 2018年中国热科院、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及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三方科技交流合作,及中国与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亚太国家热带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济南成立。山东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联盟的成立,是实现农业创新驱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由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商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山东省农机研究院及各地农业科学院,并邀请了山东农业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省创新联盟”)基本情况,总结了省创新联盟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攻坚的路径,从加强联盟自身建设、强化协同攻关、构建高效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运行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其发展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联盟的创建目标、创新任务、农业科技服务联盟的特殊性、联盟的公信力、文化氛围、与行业协会关系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3月6~7日,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亚洲区域办事处主任Dindo Campilan博士访问中国热科院,双方就合作办公室及联合实验室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交流会由院国际合作处黄贵修处长主持,刘国道副院长出席会议。合作研讨会上,刘国道副院长回顾中国热科院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农业科技合作35年来取得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8月21日下午,天津市—东京大学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水稻品质·食味提升分会在津举行。我校发起成立了"中国优质食味水稻协同创新联盟"。来自我校以及天津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扬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全国20家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在联盟协议上签字。"中国优质食味水稻协同创新联盟"将集中国内水稻品质食味研究领域的相关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  相似文献   

13.
4月23-25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区域性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讨会暨中国热科院—CIAT-Bioversity合作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本次会议以“加强创新合作,推进亚太地区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主题,回顾了2018年中国热科院、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及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三方科技交流合作,及中国与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亚太国家热带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成效;探讨2019年中国-亚太地区国家及国际组织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合作、联合研发平台共建、国际技术转移及人员交流互访等方面的合作主题和重点项目,商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成员及明确资金筹措渠道。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8日上午,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下称海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作凯一行8人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称:中国热科院)调研,双方围绕热带农业与种业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中国热科院谢江辉副院长出席了座谈会。会上,中国热科院各单位各部门围绕热带农业种业创新的平台、人才、国际合作,以及科研进展、重大突破、科技创新需求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谢江辉副院长表示,在海南省科技厅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热科院在研  相似文献   

1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2):F0004-F0004
2月17日,中国热科院加工所食品加工团队与非洲科学院院长菲利克斯.达克拉一行,就加工所与非洲农业科学院在科研合作上达成共识。双方将在热区香料基础研究、产品加工、资源引进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香料科学科技进步。加工所合作企业所属的衡水湖国际香料小镇与非洲农业科学院就引智非洲科学院院士签署协议。非洲科学院院长菲利克斯,达克拉和香料小镇法人左秀芹代表双方签约。  相似文献   

16.
4月11日,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一行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考察。韩长赋部长对中国热科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为国家热带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希望中国热科院着力解决热带农业方向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的技术瓶颈,突破一批重大基础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海南省副省长刘平治等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7.
近日,"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为指导,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技木坷衣托,联合化肥生产企业、增效剂生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联盟启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海油等18家企业和中国农大等20家科研与推广单位成为首批联盟理事会成员。  相似文献   

18.
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并对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稳步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设、逐步解决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进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奶业联盟日前(28日)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应对行业面临的长期挑战。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奶业联盟的有15个成员单位,来自中国、荷兰、新西兰等6个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5):I0001
《湖北农业科学》(月刊)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和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最高层面双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行列(全国同类同级期刊中仅此1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