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贤录是常宁市常丰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农场")负责人,曾在广东省从事CNC编程工作,2014年因患颈椎病被迫回乡疗养。病愈后他"转战"农业领域,决心干一番事业。创业之初,由于对农业不甚了解,李贤录一时有些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后经农业技术人员推荐,开始订阅《湖南农业》。从此,《湖南农业》便成为他创业路上离不开的好"导师"。  相似文献   

2.
<正>黄朝炎是襄樊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襄樊市植保学科带头人,被称为"襄樊第一拍"。他今年44岁,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教学岗位上、基层乡镇农技站、县(市)植保站一线从事植保工作,是襄樊农民熟悉的农业植保专家。他爱岗敬业、心系农  相似文献   

3.
安仁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农艺师李成全,从事农技工作已有23个年头,20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生涯,使他从一名不起眼的农技人员成长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农业专家.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广大农民群众由衷地称他是科技致富的"引路者",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2004年12月,农业部授予他"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刘波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退伍后仍坚守初心,回乡务农,成立了涟源市万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从事水稻种植,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贡献.刘波从小立志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1996年,他参军入伍,退役后在大城市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当看到父亲日益苍老的背影,他毅然辞职回乡,接过父...  相似文献   

5.
在陕西榆林农垦,有这样一位把农技工作当作事业的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便饱受农村贫穷落后之苦;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立志做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1992年从榆林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至榆林地区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后,他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矢志不移从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逐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农业专家。他,就是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哲。  相似文献   

6.
<正>一双沾满泥巴的农田鞋,一把陈旧的卷尺,一个手电筒,一把小铁铲,这是黑龙江农垦大西江农场生产科科长惠希滨每次下地工作时必不可少的"老伙计"。大家都爱叫他老惠,可他其实并不老,只是从事了24年的农业生产工作,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稍显沧桑。2014年底,老惠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这是他20多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收货的最高荣誉,是他20多年来没休过一个双  相似文献   

7.
正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有一位农业科技"达人",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竭尽全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他就是2020年"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马小华。马小华1984年从安江农校毕业,被分配到靖州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参加工作三十多载,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为此,  相似文献   

8.
正从事农业工作32年,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成长为一位受人尊重的农业专家。常用的农药配方和药性药理,他熟记于胸;各种植保技术和科技知识他信手拈来……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农业技术的"活字典"。在人们眼里,他是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者",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志愿者",更是丰收大地的"守望者"。他,就是刚刚获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黑龙江垦区十佳  相似文献   

9.
唐鹏 《新农业》2012,(12):51-52
可以说,研究生毕业以后,唐鹏从未离开过农业生产一线工作.他一直在从事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经常深入到温室大棚、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去河北、内蒙、甘肃、河南等"六省一市"讲解无公害蔬菜生产一百余次,培训指导农民从事蔬菜和水果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寂寂苍苍     
《新农业》2016,(14)
正农业科技创新最难的是基础研究。二战时期,冯·布劳恩是德国最富天资的年轻科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火箭研究的带头人,著名的"V-2"飞弹(现代导弹的雏型)就是由他设计的。纳粹战败后,冯·布劳恩同一大批德国科学家被掳往美国,在帮助美国发展火箭的同时,坚持从事航天领域基础研究。1952年,布劳恩出版了《火星计划》,这是人类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到2003年8月份,怀宁县高河镇农业站站长、高级农艺师丁友苗,从事农业工作已整整23年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他已经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技员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农技推广专家。20年如一日,他始终扎根在基层,服务于“三农”。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广大农民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是科技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为做好201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2018年将继续选拔招募2.6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并确保于2018年7月底前完成选拔招募工作。根据《通知》,招募计划、中央补助资金和服务岗位要进一步向  相似文献   

13.
陈金华,现任安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已有25年.自1997年参加工作开始,他便将育良种、推良法、兴农业、富农民的梦想连同作物种子一同播撒在田间,用汗水辛勤浇灌,如今这颗"种子"已"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农科院执行“948”计划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总结了14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执行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以下简称"948"计划)取得的效果,分析了"948"项目引进与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关系,从引进原则、重点领域、立项新思路、项目策划要点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旨在为未来"948"选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科技》2005,(2):F002-F002
张金,男,汉族,1954年8月生,甘肃徽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78年毕业于原天水农学院农学系,后在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毕业。张金同志1978年8月至1993年7月在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后改为天水农业学校)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小麦、胡麻育种工作,1993年8月至今在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甘肃省兰州农业学校)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胡麻育种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5期第40页)冯春水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33年。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农民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虫情、开展植物检疫、处置植保事故……为当地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冯春水是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累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多项(个),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数百个,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防控工作,7年累计挽回病虫害损失20多亿元;推广植保新技术20余项,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做好植物检疫等相关工作,阻止了各类危险性(检疫对象)病虫害的入侵;每年主讲各类农业技术培训30次以上,培训3000多人次,为农民解决技术问题300多个;每年主持完成各类植保试验示范10多个,对研究新药剂、新器械、新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每年调节处理各类农业生产事故几十起,为农民挽回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月16日) 2001年自治区农业工作任务与措施 2001年是"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第一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今年工作如何,对保持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正39岁的毛增奇是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南街村村民。他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和浑身的干劲,从一个"门外汉"变成养猪"行家里手",在畜牧业领域大显身手,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瓶颈"不是发展的包袱高中毕业后,毛增奇在村里务农,他曾经营过运输车辆,还从事过煤炭行业。后来,煤炭行业持续疲软,几经思考,他经过考察,决定响应政府号召,在农业领域找出路,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经过精心筹备,2008年4月3日,他成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对补贴对象进行了适当修改。根据意见,补贴对象由原来的"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中,个人既包括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也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居民;农业生产经  相似文献   

20.
专家风采     
<正>闻凤英(1963-),硕士,研究员。现任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大白菜、不结球白菜及青萝卜等蔬菜育种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