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包的水分变化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莲芳 《食用菌》2014,(4):36-38
通过多年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对水分变化和管理调控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过程的水分管理。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实验数据展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菌包水分的变化规律,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管理控制方案,有助于生产管理和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菇厂环境、厂房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规范江苏地区的工厂化海鲜菇生产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江苏省食用菌产品与国际食用菌产品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2008—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788家。概述目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表现“三集中”特点:随着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产能向大企业集中;生产企业区域集中;工厂化企业生产品种集中。分析主要工厂化栽培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真姬菇、香菇等产量、企业规模等发展现状,并与日本进行比较。指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整体面临的问题有: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生产企业盈利堪忧;产品集中、同质化严重且生产工艺技术储备不足;自主菌种研发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设备老化严重,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建立工厂化菌种扩繁质量控制标准,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一项高新技术,本文通过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大体发展趋势和方向,认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应注重人才与技术的创新、新品种的研发以及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新模式。方法:从企业管理角度总结我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困境,分析困境的成因,探究突破困境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建立适应当下中国国情的中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范式提供借鉴。结果:“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能效缺失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有赖于以重新定位企业价值、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发组织效能和引领消费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领导者思维变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4个特点和优势,从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进程,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规模、技术水平,分析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提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包括项目系统风险的防范,科研系统的技术支撑,社会化分工与产品标准的建立,配套设备的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近10余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生产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强市场调研,突出各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适度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运营模式,保持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尽快提高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力促进产业链细化分工,尽快完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链共4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其产业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手工作坊"种植栽培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及其附加值,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然后分析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研究食品安全法控制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作用;加强事前监管作用,健全食用菌生产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方式创新能力;严格事中过程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主诚信自律意识,督查企业做好食用菌生产安全工作,规范企业主体诚信自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提升事后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灌南县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等有效举措,加快推进了当地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全国第一,规模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荣誉称号,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东营市发展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并从近三年来企业生产状况、主栽品种产量及产业品牌开发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东营市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现状,指出了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技术水平提升、新品种的开发和产业结构升级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食用菌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浙江、江苏、福建等食用菌主产省份的工厂化生产发展状况,总结了工厂化食用菌在发展现代农业、均衡市场供应、建设农业标准化、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快速发展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土地电力供应、技术创新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理性发展,着力提升竞争力;加强宣传,做大市场蛋糕;政策扶持,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用菌》2014,(6):68-68
据调研统计,截止到2014年9月,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为729家(含在建、新建企业42家),比2013年750家减少21家,生产企业数量自2013年开始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14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 133.96 t,较2013年6 159.24 t减少25.28 t,降幅为0.4%。在10月22日召开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论坛上,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市场部主任庄素芳发布了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历时3个多月编纂形成的《2014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工厂化生产? 目前,国内木腐食用菌栽培,基本上是听任自然条件养菌、出菇,主要是手工操作,从特点看属于农业生产的种植业范畴。采用工厂化方式栽培食用菌是栽培水平提高的标志,是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讨论什么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之前,先参照已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浙江、江苏、福建等食用菌主产省份的工厂化生产发展状况,总结了工厂化食用菌在发展现代农业、均衡市场供应、建设农业标准化、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分析了工厂化食用菌快速发展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土地电力供应、技术创新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理性发展,着力提升竞争力;加强宣传,做大市场蛋糕;政策扶持,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引芳 《食用菌》2004,26(6):11-1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操作、季节性生产的模式,逐渐向设施化、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近年来,采用深层培养工艺制备食用菌液体菌种用于生产成为研发热点,涌现出了许多液体发酵设备生产厂家及诸多在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灰树花生产中采用液体菌种的报道。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日本、韩国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已普遍采用液体菌种。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首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通过研发,已成功地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应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菌种筛选、发酵设备的配置、发酵工艺参数控制及液体菌种应用众多环节,控制好主要生产环节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我国食用菌行业面临的挑战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2001年,我国首次引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设备,2008年开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迅猛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出现1家日产300吨的大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200余吨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有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100余吨的有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韶关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不仅具有国内十大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对韶关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进行生产调研。分析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工厂化集中制包,农户分散出菇模式,注重菌种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以来,食用菌生产使用的棉籽壳、杂木屑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货源紧缺,造成食用菌生产企业生产压力徒增,利润锐减。为了解决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食药用菌》2013,(1):41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2571.7吨,产值1488.45亿元。食用菌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推助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工厂化生产方式是食用菌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截至目前,全国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工厂化企业达到788家,相比2011年增长了21%。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包括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十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