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提取江苏、云南、江西、湖南、广西、安徽、湖北地区的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hatsudake)、橙色乳菇(L.akahatsu)和鲑色乳菇(L.salmonicolor)共25个子实体样本的基因组DNA,扩增ITS序列,对GenBank下载和本次及以前测序的松乳菇ITS序列的碱基组成、变异位点及碱基替换类型进行分析,从GenBank下载乳菇属其它8个种,构建乳菇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松乳菇ITS序列共有20 bp长度的变化,碱基C、T含量大于G、A含量。变异位点ITS共有99个(ITS1 58个、5.8S 4个、ITS2 37个),其中主要是T与C的转换,转换与颠换位点数分别为8和5。ITS1、5.8S、ITS2中转换与颠换的比值R分别为2.34、1.95、1.12。基于ITS序列计算不同地区松乳菇间的遗传距离,江西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与西班牙序列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12,云南和法国序列间遗传距离为0,是同源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松乳菇和红汁乳菇、橙色乳菇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松乳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克俭 《食用菌》1998,20(1):14-16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雁来菌,寒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对松乳菇的引种驯化已有人尝试过,如方平夷的“松乳菇的纯种分离和驯化栽培”中报道培育出子实体(《食用菌》994年第3期),但周期长,产量极低。笔者对松乳菇的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生态环境 春末夏初和秋季,单生或散生、群生于林下,主要以松属植物为主,林下还有栎属、梣属、杜鹃花科等小灌木及白茅、狗尾草、五节芒等禾本科杂草,密集的蕨类植物,以及落叶、苔藓、地衣为主,厚3~5cm的地表覆盖层。土壤有黄、褐土,质地以砾石和沙壤土为主。一般30年生的松林才能发生松乳菇,40~45年的松林发生最多,60年的很少发生。松乳菇在亚、欧、北美洲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台湾等地。 2 形态特征 菌盖宽3~11cm,初期半球形,中部脐状,渐平展,表面湿时稍粘,无毛光滑,虾仁色至砖红或橘红色,有或无砖红色同心环纹,也有呈灰绿色的,有或无蓝绿色同心环纹。从颜色看差别较大,是否有两个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松乳菇为野生菌,其肉质鲜美、鲜食可口,营养丰富,食药两用,市场潜力大.简述了野生松乳菇的资源分布、营养价值、基因组序列研究以及人工栽培情况,以期进一步为松乳菇的驯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质脆昧美,香甜可口。为了探讨驯化松乳菇,笔者进行了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试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松乳菇子实体;2.75%酒精和脱脂棉;3.250ml 有塞磨口广口瓶(内盛75%酒精和棉球);4.小塑料桶一个;5.蛋白胨——葡萄糖——无机盐培养基;蛋白胨3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镁0.5克,琼脂18克,水1000ml,pH 值自然。6.卫生纸(经高压蒸气灭菌)。(二)方法:1.种菇的采集及初步消毒。采集生长健壮、菌盖约3—4cm 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子实体,小心去掉菌盖上的杂  相似文献   

5.
松乳菇深层发酵试验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sus)深层发酵是可行的,并且筛选出以马铃薯为主料的培养液,其松乳菇菌球(或菌体)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松乳菇多糖提取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多种提取方法从两种野生松乳菇中提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松乳菇与红松菌的多糖常规提取率分别为10.9518%、8.7948%,微波提取率分别为11.1728%、9.5959%,超声提取率分别为11.6935%、9.3802%,方差分析显示3种提取方法对两种野生松乳菇多糖的提取率影响不显著,两菌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昌元  曾庆雄 《蔬菜》2001,(6):17-17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等,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由于松乳菇常与松树形成菌根,人工栽培难度大,人工驯化栽培很少报导。现将本人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松乳菇菌盖宽4~10cm,早期扁半球形,中部四下显脐肚状,伸展后上翘,边缘内卷后平展;湿润时粘,有颜色明显的同心环带,虾仁色、胡萝卜黄色。菇体受伤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期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至肉色,乳汁桔红至酱红色,后变绿色味道稍辛辣。菌褶与菌盖同…  相似文献   

8.
野生松乳菇和野生红汁乳菇蛋白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合适的溶剂、方法、条件从野生松乳菇和野生红汁乳菇中提取蛋白多糖。粗多糖经Sevage法脱游离蛋白、DEAE - 纤维素柱、Sephadex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 纯化的蛋白多糖进行紫外及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蛋白质、多糖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 松乳菇蛋白多糖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4.53%和68.83%; 红汁乳菇中分别为15.53%和66.52% , 两蛋白多糖均具有体外抗氧化的能力。经鉴定松乳菇蛋白多糖中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 红汁乳菇蛋白多糖中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铜仁地区松乳菇资源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可采摘松乳菇资源数量,对松乳菇资源有效合理开发及研究提出可行性探讨及建议,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铜仁地区松乳菇资源丰富,分布较广,是极具食用、药用及营养用品开发价值,能够促进地方旅游业、餐饮行业蓬勃发展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将松乳菇菌丝体凝集素(LDL)粗提液与牛、驴及人O型血共3种红细胞悬液进行凝集反应以检测其凝集活性,进行糖抑制、温度、pH值及二价金属离子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血红细胞松乳菇菌丝体凝集素粗提液均能凝集,其中对牛血红细胞凝集活力最强,为211;温度4~40℃,松乳菇菌丝体凝集素样品都具有活性,处于30℃左右温度时凝集素活力最强;松乳菇凝集素粗提液对碱的耐受性要比对酸的强;甘露糖醇对凝集素无抑制作用,其它4种糖(乳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对凝集素均有部分抑制作用;供试Ca2+、Mg2+对凝集素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影响松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KNO3。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PDA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菌盖与菌柄联接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pH分别是:配方①pH.5.0~5.5,配方②pH 5.5~6.0,配方③pH 6.0~6.5.  相似文献   

13.
黄山地区松乳菇的生态分布和生态环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黄山地区松乳菇的生态分布、发生期、生态环境、松乳菇的发生与共生林木的关系、以及松乳菇发生地的区域性,并提出了松乳菇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4.
湘西北松乳菇的分布及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详细地报道了湘西北松乳菇的分布、发生期及生态环境及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松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松乳菇子实体预处理方式、乙醇沉淀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对松乳菇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时间、料水比、温度)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松乳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较好的条件是:干燥子实体粉碎后过40目筛,乙醇沉淀浓度为80%;提取2次可得到7.42%的粗多糖;正交试验表明,提取时间2.5h,料水比1∶25(w/v),温度85℃为松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用纸层析法分析松乳菇多糖,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单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松乳菇深层培养所需的碳、氮源及其交互作用。在供试的多种碳、氮源中,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合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氮源是黄豆粉,松乳菇不能利用尿素和亚硝酸盐。碳、氮源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优良培养基为培养基1:蔗糖1.5%、可溶性淀粉1.5%、牛肉膏0.25%、黄豆粉1%、硝酸钠0.1%;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0生物量分别为0.923;g/100mL和80.1mg/100mL;培养基2:蔗糖1.5%、可溶性淀粉2%、牛肉膏0.1%、黄豆粉0.75%、硝酸钠0.3%;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生物量分别为0.927g/100mL和83.2mg/100mL。  相似文献   

17.
Malformation of emerging leaves with distortion of leaf tips, a condition known as tipburn, i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strawberry. Calcium (Ca) deficiency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main cause of tipburn.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tipburn in three short-day strawberry (Fragaria x ananassa Duch.) cultivars (‘Ventana’, ‘Camarosa’ and ‘Candonga’) submitt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 Th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a hydroponic system in a greenhouse. Calcium was added as Ca(NO3)2 at 2 mM, 3 mM, 4 mM and 5 mM.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4 Ca concentrations × 3 cultivars)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used. Each replicate consisted of 12 plants grown in a polyethylene bag (100 cm × 18 cm × 3 cm) filled with coconut peat. Crown diameter and tipburn incidence were evaluat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an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leaf mineral composition was assessed. In general, plants with larger crown diameters had a greater incidence of tipburn. The ‘Candonga’ cultivar had the smallest incidence of tipburn, while the ‘Camarosa’ and ‘Ventana’ cultivars were more susceptibl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level of Ca applied and incidence of tipburn. The incidence of tipburn was associated with foliar K:Ca and K:Mg ratios. Ratios above 3.40 for K:Mg and 1.77 for K:Ca represented a risk of more than 50% of tipburn incidence, when overall means for all cultivars and levels of Ca were used.  相似文献   

18.
以‘晚棱’脐橙及其芽变材料南瓜状脐橙果实为试材,连续3年测定其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厚度、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晚棱’和南瓜状脐橙上述10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二者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提取出2个主成分可以反映‘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指标85.843%的信息,根据综合得分式计算,南瓜状脐橙在果实成熟中后期的果实品质优于‘晚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奉节脐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它们对果实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和高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奉节脐橙产区148个果园土壤样品和柑橘叶片进行采样,同时调查了果实产量,分析了土壤、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奉节脐橙产区土壤pH变幅较大,平均值为7.12,多数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w,后同)较为丰富,超过15 g·kg~(-1)的比例为85.81%。总体上,奉节脐橙园土壤碱解氮缺乏很严重,平均含量仅为78.71 mg·kg~(-1),而有效P、速效K含量较为丰富,平均值分别为37.02 mg·kg~(-1)和191.67 mg·kg~(-1)。交换Ca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值以下的比例为0,而Mg极度缺乏,其含量100%处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中有效Fe、Mn、Zn、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0.72 mg·kg~(-1)、24.04 mg·kg~(-1)、2.69 mg·kg~(-1)和2.17 mg·kg~(-1)。有效B较为缺乏,平均值为0.67 mg·kg~(-1)。奉节脐橙叶片营养元素N、P、K、Ca、Fe、Mn和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为29.45 g·kg~(-1)、1.50 g·kg~(-1)、13.32 g·kg~(-1)、41.23 g·kg~(-1)、133.17 mg·kg~(-1)、42.97 mg·kg~(-1)和9.51 mg·kg~(-1),而Mg和B较为缺乏,平均值分别为3.90 g·kg~(-1)和49.76 mg·kg~(-1),Zn元素极度缺乏,平均值为16.65 mg·kg~(-1)。叶片P、K、Zn含量与果实产量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0.205、-0.213。奉节脐橙产区不同乡镇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差异较大,通过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聚类分析10个乡镇可以分为5类。【结论】奉节脐橙园各乡镇营养差异较大,总体来讲,今后生产管理的重点是适度调节土壤pH,合理施用N、P、K肥,增施有机肥、Mg、Zn和B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