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向统计法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高标准农田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预测2020—2030年高标准农田需求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相关数据,利用流向统计法从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3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对2020、2025和2030年中国粮食、谷物和口粮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基于各省级行政区可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农业用水量、单位面积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提高量和复种指数,预测了2020、2025和2030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建高标准农田面积。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粮食、谷物和口粮产量呈增长趋势;1997—2018年粮食、谷物和口粮的自给率分别在86.24%~118.15%、88.67%~121.67%、84.25%~123.98%,2006年以来中国守住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但距《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要求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建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2)根据建立的模型预测2020、2025和2030年粮食需求量分别为72 318、72 673和72 724万t,谷物需求量分别为67 898、68 251和68 301万t,口粮需求量分别为32 811、33 863和34 914万t;统计检验及验证表明预测结果可信;3)2018年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能满足我国90%的粮食自给率需求;95%自给率粮食安全条件下2020、2025和2030年分别需求6 844、7 125和7 165万hm2(10.27、10.69和10.75亿亩)的高标准农田。预测值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到2022年建成10亿亩(6 667万hm2)高标准农田的指标接近,该研究结果支撑了规划指标的科学性,亦可为未来10年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及进度控制提供参考,研究为宏观预测粮食及耕地需求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期随着进口粮食的增加,粮食自给率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但因为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因而往往引起政策界和学界的争议,使得中国粮食自给率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在界定食物、粮食和谷物概念的基础上,明确自给率的计算方式,分析世界上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变动状况及其原因,以期为理解中国粮食的自给率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参照系,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韩国的粮食自给率急剧下降,到2011年,基于热量计算的粮食自给率为44.5%。本文简要回顾了韩国历年的粮食供给状况,通过分析韩国的粮食战略选择及为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粮食生产、粮食进口管理、粮食储备和海外农业投资等政策措施,为中国制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借鉴。韩国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给中国以一定的启示:保障主要口粮供给须先确保产业安全,在WTO规则下适时调整粮食补贴政策,引导弱质农民出租土地或退出农业,海外农业投资需要国家的多项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艺  刘民培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178-184
对粮食的范围及粮食自给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的概况;其次结合中国整体粮食自给率状况,研究了近年海南省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从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两个角度对海南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从提升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安排合理的种植结构、引导居民的消费结构等方面给出了提高海南省粮食自给率的建议,予维持海南省粮食安全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在参加"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时透露,由农业部牵头制定的新一轮农业调整总体思路已经形成,下一步,将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引领,生态保护优先",提升产能,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农业格局。潘文博表示,口粮的自给率希望维持在100%,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同时,还要稳棉、油、糖,棉花的自给率基本上要满足国内的消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浙江省是缺粮省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定压力。本文分析玉环市粮食功能区非粮化现状,并对减少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4,(10):10-10
<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了《2014-2023年世界农业展望报告》,认为,来10年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农产品需求预期依然坚挺,粮食、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也将稳步提高。谷物供求紧平衡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口粮(大米和小麦)的自给率仍将保持在98%以上;同时预计中国粗粮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为1.65%,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5-12697
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稳定.该研究从粮食自给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现状,阐述了确定粮食自给率需要考虑的方面,并就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拉平  田甜 《农业展望》2013,9(4):66-70
受资源、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粮食生产面临较强的约束性和不确定性;受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提高等影响,粮食需求呈现较强的刚性,中国粮食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可选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构想。研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可选择的模式有直接进口、对外投资种粮进口、援助其他粮食净进口国发展粮食生产以及建立国际"粮食协定",同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要实现从粮食安全到口粮安全、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多样化两个转变;因此,在保证口粮基本自给的同时,应适当扩大饲料粮进口,小麦和大米自给率分别维持在95%,玉米自给率可适当放宽到90%。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技术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根据拖布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世界谷物生产及贸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小麦和玉米既是最主要的谷物产品,也是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三大主要产品。在世界谷物贸易中水稻、小麦主要是以口粮消费为最终用途,而玉米是作为重要的饲料粮食作物品种。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  相似文献   

12.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议题也引发了代表委员们持续热烈的讨论,大家呼吁应当加快粮食法出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1.食物自给率明显下降据报道,近年来日本粮食等作物自给率明显下降,1997年谷物自给率已降至30%左右,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已近于零。除牛奶、蔬菜等少数不宜运输的鲜活产品以国内生产为主外,水果类自给率低于50%,肉类低于60%,谷物饲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2.农产品生产成本增高近年来,日本农业由于过度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和过多的生产资料投入,拉动了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使农产品生产成本增高,国际竞争力减弱。据有关部门报道,主要农产品大米的  相似文献   

14.
<正>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透露,由农业部牵头制定的新一轮农业调整总体思路已经形成,下一步,将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引领,生态保护优先",提升产能,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农业格局。他表示,口粮的自给率希望维持在100%,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同时,还要稳定棉、油等的自给率,棉花的自给率要基本上满足国内消费,食用油的自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内外价差较大,近年来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口动力较大,给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提出了挑战。日本与中国同为东亚小规模农业,也面临国内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较大的问题,但由于进口调控措施比较完善,日本大米进口基本稳定在非常有限的水平,未对国内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日本调控大米进口的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进口调控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消费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粮食自给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粮食的需求量、供给量出发,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存在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自给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粮食自给率影响因素的模型,并以中国1984~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小,而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是积极的。最后,提出保障粮食自给率的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进农业生产制度;增加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测到2035年我国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要求,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自给率大致保持在90%以上。《报告》称,我国粮食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整体将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受粮食收储政策调整影响,未来稻谷和小麦等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5,(24)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主编速递     
<正>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业结构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指标。《粮食生产数量安全阈值研究及展望》通过设立粮食产量增长率、粮食自给率、玉米自给率、大米自给率、小麦自给率、粮食实际价格指数和粮食消费波动系数等指标,构建粮食生产数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5年中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