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应用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是池塘养殖与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是将池塘养殖、设施渔业与流水养鱼综合集成的一项技术。一、杭州市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瓶颈杭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产养殖业是杭州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15年杭州市有淡水养殖总面积近35.6万亩(除水库面积),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7.6万亩;养殖品种有30余种,养殖产量过万吨的有8种(养殖产量近占全年养殖总产量的84.3%)。因此,池塘养殖是杭州市渔业生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将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循环流水养殖的有关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到"集约化圈养"的转变,具有节水、节能、高效、高产、环保等特点。笔者从2017年开始关注了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研究,开展了水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 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 26%。虽然我国的池塘养殖规模很大,但在理论技术创新方面一直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科技贡献率尚不足60%。由于我国的多数养殖池塘建设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着养殖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管理  相似文献   

5.
海蜇属腔肠动物门,以前主要靠海洋捕捞获得。近年来自然海蜇产量下降,蜇价上扬,群众自发开展海蜇养殖,开始是纳潮纳入自然蜇苗养殖,以后又利用人工育苗进行全人工养殖。2002年,辽宁、山东、江苏都有相当面积池塘养殖海蜇。但海蜇养殖是新生事物,养殖技术尚未发展完备,所以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养殖池塘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有些养殖者盲目跟进,养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华鳖养殖由北方地区以温室为主、高耗能的养殖转向南方地区以自然池塘为主、低耗能的养殖,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完全自然池塘的生态无公害养殖最有竞争力,其中,中华鳖苗种健康培育技术是南方地区进行中华鳖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兴化地区水面资源丰富,广大渔农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河蟹养殖生产。随着养蟹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由"大养蟹"向"养大蟹、养优质蟹、养生态蟹"的转变,摸索出一套河蟹亩产量120千克以上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放养前池塘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0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池塘形状为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四周沟宽5米,沟深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在渔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池塘养殖快速发展,"进排水渠+池塘"的传统养殖模式已凸显出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模式,如池塘网箱清洁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是浙江省"十三五"渔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之一,湖州市自2016年起引进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并不断试验推广、总结优化和创新。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并运行池塘循环水"跑道"245条,占全省33.3%。其中位于长兴县泗安镇禧祉村的长兴乔子周家庭农场池塘循环水"跑道"基地,建设标准高、养殖理念新,生态绿色循环,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池塘循环水"跑道"建设和养殖的示范点。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三角鲂是钱塘江土著名优鱼类,当地渔民俗称"塔鳊",是人工养殖优良品种,也适宜在自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目前杭州建有国家级三角鲂原种场1个。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是近年国内广泛掀起的循环经济型水产养殖新技术,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与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所涉及养殖水产品种现已有10余个。本文小结了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培育三角鲂冬片鱼种的结果,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智能"圈养"池塘分级养殖是"圈养"池塘与其他池塘采取分级养殖模式养殖同一批鱼种、共用同一水源地、共同处理养殖废弃物的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加州鲈因为吃食活饵、对水温的要求高、育苗的难度大,养殖规模没有太大变化。随着近年来饲料工艺的成熟以及丰厚的养殖利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养殖户从事加州鲈养殖,使其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鱼菜共生”破解重庆池塘养殖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g~2g,BOD3g~5g,耗去溶解氧5g~6g(相当于1m2水面2天的自然富氧量),污染1.5m3,与科学发展模式是相背离的.欧洲20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养鱼和限制池塘养殖污水的排放,日本、澳大利亚还对废水排放和养殖场分布也有相关要求,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监管相当严格.  相似文献   

13.
正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1年农业主推技术,为做好这一技术推广,现将近年来这一技术模式在试验中的发展变化简要总结,并就不同变化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提出思考。一、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最早叫"郑州168底排污池塘生态养殖系统"。"1"的含义为1个池塘或1 000米2养殖水面,"6"的含义为6大技术模块,"8"的含义为8大好处。整个系统以1 000米2水面养殖,配套不低于5 000米2的水面处理养殖尾水、经净化后回用于养殖池,形成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养殖净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它是一种循环流水"圈养"模式,相较于传统养殖,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2015年以来,建湖县共建设了238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水槽面积3万多米~2,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池塘工业化养殖基地。目前池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26%(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池塘养殖在满足城乡居民优质动物蛋白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实施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异育银鲫养殖新技术"。全县淡水池塘异育银鲫养殖发展到227hm~2,共收获成鱼197.1万kg,年产值1735.2万元,利润563.7万元。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正>"保温大棚条件下的养殖池塘水循环处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的大棚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池塘,无法按常规养殖方法大量换水,大棚阻隔了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和空气的自然交换,导致养殖水体败坏。此发明对原有的池塘增氧系统进行改造,利用现有的出气终端,设置了进气管,进气管上方设置浮式生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又称池塘工程化养殖、流水槽养殖等)主要是通过现有池塘改造以及新设施、新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创新为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圈养",通过工程化、集中式的养殖设施对养殖的残饵粪便进行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大幅度减少水体有机物的输入;并利用原有池塘95%左右的水面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循环利用,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为止仍以"进水渠+养殖池塘+排水渠"为主要形式。传统池塘养殖属于静水养殖模式,随着养殖密度增大,水质调控能力较差,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超标等现象,导致鱼类生长缓慢、产量减少以及品质降低,不能满足绿色健康农业的发展需求。因为养殖密度过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养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蛋白质的供应格局,也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和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渔业设施装备为池塘养殖技术水平的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是池塘养殖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重点回顾了中国池塘养殖设施装备的历史、现状,结合国外池塘养殖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池塘养殖设施装备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