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鳖共生"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中华鳖的新型种养结合生态模式,中华鳖能摄食水稻病虫害,水稻又能将鳖的残饵及排泄物作为肥料吸收,同时鳖的活动能清除稻田里的杂草,水稻湿地环境又有利于鳖的隐蔽和生长,互相起到预防病害、促进生长的作  相似文献   

2.
稻鳖共生作为稻田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种技术模式,具有稳粮增效、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宁市于2012年建立稻鳖共生试点,实现稻谷产量6.58t/hm2、中华鳖1.83t/hm2,产值13.55万元/hm2,利润4.78万元/hm2。通过同单季稻对比,发现试点增效4.51万元/hm2,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  相似文献   

3.
宜城市郭家台生态甲鱼专业合作社采取甲鱼"仿生态"的养殖模式,一个养殖周期为3~4年,2010年产商品甲鱼180吨,产值达2000万元。2011年,租赁土地500亩发展稻鳖共生生态养殖,取得了当年  相似文献   

4.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安徽省宣城是鱼米之乡,渔业发展一直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传统渔业生产模式主要以鱼品种单养、套养、混养为主,如今渔业生产发生了巨大改变,以种养方式渔业+种植业技术结合发展迅速,该方式渔业品种主要以浅水鱼类和水陆两栖类为主,生产呈现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态势。2014年,笔者利用水稻田养殖甲鱼,稻鳖共生,生产的米是有机大米,销售的甲鱼接近野生。稻鳖共生模式大大地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稻鳖共生种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桐庐县积极探索稻鳖共生种养模式,在分水镇等地的粮食功能区推广稻鳖共生模式。试验证明,稻鳖共生种养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对于发展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业以及稳定粮食生产,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稻田选择:根据养殖品种中华鳖的生活习  相似文献   

6.
<正>据统计,2021年蚌埠市稻田养殖面积12万多亩,其中稻虾种养面积占80%以上。近年来,小龙虾市场出现了新变化,2018-2019年虾苗价格高,大规格虾价格也高,而2020-2021年虾苗价格低,尤其是2020年规格10克/尾以下的虾卖都卖不掉。2020年笔者调查了18户稻虾养殖户,有10户亏损,亏损比例占56%。  相似文献   

7.
<正>稻鳖共生模式是以稻田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期下,大幅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也是稻田综合种养的一项重要模式。浙江省目前推广的稻鳖模式主要有湖州平原地区沟坑式和丽水丘陵山区梯田式两种,全省推广面积1.5万亩以上。然而,现有的稻鳖  相似文献   

8.
正2014-2015年,我站与兰溪市少平水产养殖场合作在20亩的稻田里开展稻鳖共生生态种养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条件稻田面积共20亩,由4块稻田集中连片组成,呈长方形,且水源充足、水质  相似文献   

9.
稻鱼共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省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效益好,近年的“旱改水”使稻田的面积不断扩大,这给发展稻田养鱼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有利的资源。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稻鱼共生互利,增产增效,早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稻田养鱼可有效地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利用资源,发挥生态互利的效益,不仅节水,而且一水多用;节地,不单独占用土地修鱼池;节粮,少投或不投鱼饲料,还可以防病灭害,鱼类可吃掉稻田中的部分害虫;中耕,鲤鱼在吃食时不停地掘动泥土,起到松土的效果;除草,放养草鱼可吃掉稻田中大量的杂草;施肥,鱼类在稻田中排泄物可起到施肥的作用;此外,鱼在稻田中活动还可以起到通风透光和增温增氧之功效,好处多多,不胜枚举。下面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养鳖业得到快速发展,采用鳖稻轮作模式,既可以做到种稻不施肥,同时种植水稻又可以起到改良鳖池底质和减少鳖病发生的作用。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促进贵州稻田养鱼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解决传统稻田养鱼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19年借助《山区稻渔配套模式集成与研究》项目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引进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的中华鳖以及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较强的福瑞鲤2号新品种,在铜仁市思南县项目示范单位的稻渔生产基地针对稻渔综合种养“稻+鱼+鳖”模式开展了水稻种植、福瑞鲤养殖、鳖的养殖混合共生种养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浮床又称人工浮床,它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体,以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植物、浮床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1],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净化水体的生态技术[2].应用生物浮床技术净化水体,效果较好.过去传统的方法是物理和化学方法,但都不理想.物理方法为疏挖底泥,引水冲...  相似文献   

14.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成 《水产养殖》2022,(8):50-52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重要代表,近几年安徽省和蚌埠市相继出台支持稻渔综合种养的相关政策,印发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怀远县也积极宣传和落实相关精神,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4 000 hm2,主要为稻虾模式。怀远县也是甲鱼大县,甲鱼年产量近1万t,主要为温室养殖、池塘养殖和混养模式。为探索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2019年6月,在怀远县兰桥镇开展首个稻鳖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点,取得较好的效益,为下一步推广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鳖类养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面源污染、空间资源不足、品质和安全性难以保障等困境。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得到了快速发展,“稻鳖共生、麦稻轮作”模式实现了“一田三收、一举多得”,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环保农作模式。一、稻田选择与田间工程1.稻田选择根据鳖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特点,选择背风向阳、环境清静的稻田,田块平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p H 6.5~7.5为宜。  相似文献   

17.
稻鳖综合种养高质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渔业生产空间资源不足、单纯作物种植效益低下、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对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广,推进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笔者从2016年开始关注稻渔综合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发,平均每百株水稻蜘蛛的数量分别是常规稻田的2.34、4.00、8.08和5.47倍,虱蛛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虫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稻—虾—鳖共生田块每亩(15亩=1 hm2,下同)平均利润为7 16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常规种植的对照组田块每亩平均利润为370元。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稻蛙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每亩净效益最低可增加2000元以上。稻蛙共生十分符合经济生态的原则,养蛙有效提高稻田利用率,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渔药、饲料的使用,美国青蛙基本不发生病害,水稻病虫害也很少。既有利于生态互补,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美国青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因其属水陆两栖动物,具有蝌蚪阶段不能离水,幼蛙和成蛙也需在水中或高湿度的岸边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稻鳅共生作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主推模式之一在杭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在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了水稻、泥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选址:实施稻鳅共生试验单个稻田田块面积约7亩,分为4块,总面积3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