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江西省鄱阳县金盘岭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从景观、产业、旅游学角度,力求将景观元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探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鄱阳县金盘岭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从景观、产业、旅游学角度,力求将景观元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探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  相似文献   

3.
以罗山县石山口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在分析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规划定位与功能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游憩景观规划3个层面来确保其物质产品生产功能、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景观文化承载功能,从而达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4.
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新兴产业,它是利用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景观规划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领域,是强调人与自然相结合考虑规划设计问题的应用型专业,在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探讨,随着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更多地应用于农业景观的建设。该文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做了界定,分析了观光农业的类型及特征,系统地讨论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在观光农业景观包括建筑设施景观、道路水系景观、农业生产景观、绿化种植景观、生态环境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修复区的开发利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白石岭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分析、发展要求、现状问题和景观格局优化方法对生态修复区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心一网两环三区四园"的空间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区发展思路和生态修复措施,为规划区生态修复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河南省高速公路互通区景观的调查分析出发,探讨我国中原地区高速公路互通区绿化景观的作用及造景手法,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以改善生态和观赏效果为原则,提出苗圃景观、人文景观、水生湿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四种互通区景观优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可食地景”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互动景观新模式,具有观赏、经济生产、生态效能多重功能。以“可食地景”为研究对象,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景观设计、劳动教育多维度探讨了其在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中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为“可食景观”在校园景观优化设计的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铭远  王晖  陶昕 《广东园林》2019,41(3):51-56
仙湖植物园立足于生态园林建设中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结合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打造出较高品质、独具特色的蕨类植物专类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入口水景区、科普展馆与温室区和溪谷栈道区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其生态改造措施的特点:与园林造景的融合,建筑与植物生境的协调以及原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展示。从地基加固、边坡治理及缺陷景观优化等方面总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为植物专类园的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 ,以哈巴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探讨横断山高山峡谷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原理及方法。结果认为 :哈巴河流域地形地貌在横断山区具有典型性 ,可按高山山地景观和中山山地与河谷景观进行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时 ,高山山地景观功能区以发挥其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为主 ,不宜作更细微的划分 ;中山山地和河谷景观功能区规划设计为护岸经济林带单元、农田耕作单元和植被恢复单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南澜沧江上游原生植被种类及特点,对乌弄龙水电站的景观生态现状进行分析,吸收现代水电站文化精华,融入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利用澜沧江上游自然生态系统为基质,通过廊道、斑块、镶嵌体等景观元素在水电站建设中的渗透及融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绿化和植被恢复体系,工程区呈现"一线、两核、三区、多节点"的布局特点。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配植少量适生植物,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绿化和植被恢复等规划设计要点,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恢复方式等进行生态景观营建,在达到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视觉景观效果和持续发展要求,为水电站的景观生态恢复寻求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河水源林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在边界划定、主导因素结构、格局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乌鲁木齐河水源林地区划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5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针对每个功能区和功能亚区,从保护水源林地和生态农林产业开发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育措施,可以为管理部门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开展生态农业生产与林牧业管理、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嵖岈山温泉小镇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作为研究案例,探讨风景区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的方法。结合地形,以嵖岈山风景区为背景,以果树种植和自然风光为基础,以西游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为底蕴,以观光采摘为核心,以休闲、求知、体验为载体,通过园林景观造景方法,将生产与观光采摘相结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科普求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采摘园。  相似文献   

13.
都本绪 《林业科技》2020,45(2):59-62
本文参照国际上对国家公园景区的总体规划及功能分区方式,结合本公园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的相关要求,将大连度仙谷旅游度假景区分为4类功能区,即特殊景观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区和服务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及空间数据分析,将4类功能区规划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合理设计游览路线,保证游客良好的游览及观赏体验,加大景区的吸引力和观赏乐趣。  相似文献   

14.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以哈巴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横断山高山峡谷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原理及方法。结果认为:哈巴河流域地形地貌在横断山区具有典型性,可按高山山地景观和中山山地与河谷景观进行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时,高山山地景观功能区以发挥其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为主,不宜作更细微的划分;中山山地和河谷景观功能区规划设计为护岸经济林带单元、农田耕作单元和植被恢复单元。  相似文献   

15.
浅论生态经济林与生态农业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论生态经济林与生态农业的结合谭梓峰,杨志玲(湖南省株洲市林科所,株洲,412002)(中南林学院)1生态经济林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我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由于传统农业的局限性,我国历来偏重于粮食生产,对林牧渔重视不够,对生态方面问题认识不足,以致造...  相似文献   

16.
全面介绍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观赏竹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定位、原则和内容,重点从专类园的主题风格、规划布局、空间设计和植物配置等角度,总结专类园建设与景观营建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观赏竹专类园的建设与城市观赏竹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湿地景观是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湿地文化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景观展示型湿地等主要类型。藉此分析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以便为城市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提供理论参考,认为在全社会致力于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长沙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改善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小浪底大观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结合旅游、娱乐、餐饮、教育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分析了该园的现况及服务群体,根据这些提出了该园的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绿地的生态特性、功能定位、景观类型以及建设方式的研究,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绿地在多个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集雨型绿地营建的原则,并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及国内外案例提出了集雨型绿地营建的策略,以期为同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