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大口黑鲈的繁殖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受精,然后收集鱼种。二是在池塘中人工催情产卵,人工孵化,施肥培养适口饲料育苗。三是在水泥池人工催情产卵,人工孵化,投喂适口饲料育苗。后二种方法能随养鱼人的意志,使雌鱼同步产卵、孵化,获得大量的鱼苗,适合生产上采用。本文着重介绍这二种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作为养殖对象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饲养和繁殖比较容易、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池塘精养中作为一种草食性混养鱼类有一定的地位。本文就目前团头鲂养殖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1.繁殖和孵化:团头鲂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卵粘附于水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优化泥鳅催产药物配方、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反冲式流水孵化方式,研究了本地泥鳅产卵和孵化技术.结果表明:催产药物(LRH-A2)4μg/kg、(DOM) 2.0mg/kg和(HCG) 400 IU/kg,三者混合注射.将亲鱼放入产卵网箱,自然产卵.药物效应时间10-14h,催产后18h,将亲鱼移出,收集受精卵,采用反冲式微流水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温24℃-26℃,鱼胚胎发育30-35h出膜.采用本方法,催产率为91.0%,受精率为95.3%,孵化率为89.9%;产后亲鱼存活率为90%,同比人工受精存活率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 ,俗名武昌鱼 ,其肉质细嫩 ,鲜美可口 ,深受大众喜爱 ,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之一。生产上 ,团头鲂苗种基本上来源于人工繁育 ,繁殖方式一般采取人工催产、自然受精 ,受精卵附在产卵巢上孵化 ,或人工催产、人工授精 ,受精卵粘附于网片、棕榈丝束等基质上孵化或脱粘后置于孵化环道 (缸 )中孵化。而洪湖柏枝渔场在人工繁殖团头鲂的长期实践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较之常用的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对亲鱼伤害小、水霉病感染率低、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高的优点。其基…  相似文献   

5.
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条石鲷的工厂化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在水温18~22℃下,通过“控温+控光+强化营养”的方法,3龄以上的亲鱼可以达到性成熟,在培育池内自然产卵受精,产卵时的水温控制在23±1℃为好。条石鲷受精卵为浮性,在孵化水温23±0.5℃的条件下,受精卵大约27.5~32小时孵化出仔鱼。条石鲷的生存水温为6~32℃,最适宜水温为18~26℃;生存盐度5—35,最适宜盐度25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龙头沙虾苗场于1996年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合作南美白对虾育苗开始,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成功解决了室内亲虾的催熟、交配、产卵、受精、孵化及幼体培育的整套技术。但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虾苗产量过剩日趋严重,一些苗场追求低成本、高密度,滥用抗生素等育苗方式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7.
HCG剂量和受精方式对黄鳝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德亮 《水利渔业》2006,26(2):38-39
HCG剂量为3 000 IU/kg时,催产率最高(95.6%)且效应时间最集中(168~175 h)。人工授精时孵化出苗率较低,但受精率明显高于自然产卵孵化。综合受精率和孵化出苗率,在产卵数相同情况下,人工授精孵化出苗数要高于自然受精。在内、外因子适合的条件下,用HCG对黄鳝进行人工催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模拟自然条件的养殖池,对黄缘盒龟的活动、产卵、受精及孵化等开展养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黄缘盒龟表现为喜阴暗潮湿地,黄缘盒龟具有一次交配至少保持两年有效的受精特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大,是其活动和孵化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孵化中不同比例孵化介质对孵化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孵化介质覆盖厚度对孵化率有影响;卵重的大小与孵化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人工繁殖苗种,经室内人工养殖促熟培育及繁殖调控,达到自然产卵受精。利用传统对虾育苗池,采用人工控温、生态调控育苗技术,成功培育出健康半滑舌鳎苗种,体色正常,自初孵仔鱼至今育苗成活率37.5%。  相似文献   

10.
<正> 斑点叉尾鮰(letulurus pantatus)属鲶形目.卵桔黄色.受精后呈粘性,结成铁状卵块。目前.美欧等主要养殖国家,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池塘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孵化使用多种类型的孵化器。我们在1992~1993课题试验期间、采用池塘放置产卵巢诱导亲鱼产卵.用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孵化,获得了成功。并对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的性能和孵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卵块取自涿州胡良鱼场。卵受精后吸水膨胀,正常受精卵桔黄色.每克卵  相似文献   

11.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自然产卵量低、产卵孵化不同步、苗种运输存活率低等因素,导致目前传统的自然育苗模式产量、效率低下,也制约了规模化、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为了适应规模化养殖以及市场"养大虾、养早虾"或者均衡上市的需求,克氏原螯虾虾苗可控化、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针对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胚胎离体孵化育苗技术开发进行研究,以解决虾苗规模化可控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斑鮰人工孵化与四大家鱼、鲤鱼、团头鲂等不同,不需注射催产剂,只要自然水温达到20~30℃,亲鱼就开始逐渐产卵,采卵的办法是把孵化桶敷设在池塘,亲鱼在桶内产卵后把卵块从桶内取出,送入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对团头鲂亲体的选育、催产、产卵方式、孵化设施、孵化用水、水霉控制等几项重要环节工艺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改进,使团头鲂亲鱼催产率稳定在96%以上,年平均kg产卵、kg产苗分别达21.7万粒、18.1万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亲虾越冬大规模人工育苗的生产性试验,总结了适用于生产的育苗技术措施:通过分类管理可以适时并相对集中地获卵;为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采取低温产卵、适温孵化、上限育苗”的控温技术。赵冬亲虾可以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技术,对30组蓝鳃太阳鱼(♂)和绿鳃太阳鱼(♀)亲鱼成功地进行人工杂交繁殖试验。在第2次注射催产剂36h后亲鱼开始产卵,4d后产卵结束,共产卵9组,产卵率30%,产卵4.95万粒,受精卵约4万粒,受精率约82.2%。经38~50 h孵化,出苗3.4万尾,孵化率85%。获3 cm苗种2.5万尾,成活率73.5%  相似文献   

16.
洪心 《福建水产》2012,34(4):331-334
采用单人操作法,对斑节对虾实施人工移植精荚技术,观察对虾人工移植精荚技术在斑节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移植精荚技术可使雌虾多次产卵受精,使有限亲虾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育苗成本,达到增产目的;实施人工移植精荚手术的最适宜时机为斑节对虾脱壳后12~24h,成功率高达97.3%;精荚获取以夹取法最佳,该法操作方便、效果较好,夹取后精荚可以再生、成熟,而挤压和虹吸两种方式对亲虾影响较大,成功率不高;术后亲虾经4~5 d精养,卵巢可发育成熟再次产卵,并且幼体孵化、生长等方面与非手术亲虾所繁育幼体生长无明显差异,可以达到类似自然交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人工繁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团头鲂亲体的选育、催产、产卵方式、孵化设施、孵化用水、水霉控制等几项重要环节工艺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改进,使团头鲂亲鱼催产率稳定在96%以上,年平均kg产卵、kg产苗分别达21.7万粒、18.1万尾.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产粘性卵。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将亲鱼注射催产剂后,放入待产池,放上鱼巢,让其自然产卵孵化。这种方法,费工耗时,出苗率低,一般为20%左右。1986年以来,苏州市黄桥水产养殖场根据团头鲂的繁殖习性,在四大家鱼人繁的基础上,创出一套效率、效益高的团头鲂繁殖新法,如该场1994年采用此项技术催产200组亲鱼,出苗达1828万尾,平均每组亲鱼出苗数达9万余尾。现将该项方法作一报道。1 催产前的准备1.1 鱼巢 直径为8米的圆形产卵池,另备12~20个规格为80×80厘米的塑料旧网片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antatus)属鲶形目,卵枯黄色,受精后呈粘性,结成铁状卵块。目前,美欧等主要养殖国家,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池塘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孵化使用多种类型的孵化器。我们在1992~1993课题试验期间,采用池塘放置产卵巢诱导亲鱼产卵,用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孵化,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洪心 《中国水产》2012,440(7):66-68
对虾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一大产业,人工培育苗种是该产业的主要环节。长期以来人工育苗所需亲虾主要采捕于自然海区,由于对虾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行为,雄虾在雌虾产卵前就已将精荚输入雌虾交接器内,在其产卵时释放出精子。因此,为了提高亲虾使用率和解决亲虾运输受伤或脱壳引起的受精困难问题,台湾的林明男、丁云源等及国内有关单位开展对虾精荚移植技术研究,并将移植技术运用于对虾杂交育种方面。本文就对虾人工移植精荚技术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应用进行试验,使有限亲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从而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孵化率,达到增产目的。现就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