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建立了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薄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是森林天然更新能力较差,森林病虫害防治有待加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指导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徐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建设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遏制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之有效生物途径,提出了我市近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研究了为实现区域环境良好,要采取扩展山林边界、促进生态系统演替、优化平原区森林质量、构筑全市森林生态框架等几项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改善生态环境、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林业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水利设施长期发挥功效、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首先,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对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森林能有效地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江、河、湖泊的淤积。众所周知,在“75·8”水灾期间,薄山林场经营着薄山水库周围近10万亩茂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四川省森林旅游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保护不力,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加剧。加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人们开始向往自然、走向大自然,开始各种旅游、游憩活动。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生态旅游为目的的旅游快速发展,给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四川省是森林旅游资源大省,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即将加入WTO之际,森林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疆半荒漠的自然背景下,天山、阿尔泰山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就显得更加珍贵和脆弱。林地是森林资源存在的基础,也是新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加强林地保护,是维护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环境,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最重要的内容。现就新疆林地的保护,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7.
阔叶混交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它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和发展阔叶混交林,建立多层次复合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和提高现有森林生态效益,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一、保护和发展阔叶混交林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1.阔叶混交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能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最高,构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特别是天然阔叶混交林,是个具有多层次复合立体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好场所,利于形成最多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最高的生物产量,使环境和生物、生物  相似文献   

8.
正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旅游等重要作用。江苏省东台市依托滨海湿地和森林资源,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充分借鉴各地的宝贵经验,不断提升当地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本文概述了东台市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围绕海滨平原特色推进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在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世界范围内,森林在可持续发展上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功能森林经营提高了森林质量与效益;二是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了森林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三是林业被纳入国家绿色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等高级别国家发展规划之中,成为生态环境综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阐述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取得生态经济效益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生态经济平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论点。要在经济的平稳发展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更应注意到有效的利用森林资源的观点,努力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同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楚雄州地处滇中高原 ,不仅是昆明至滇西必经之道 ,还是两江 (金沙江、元江 )支流龙川江、渔泡江、绿汁江、马龙河的的源头 ,交通、经济和生态环境地位十分重要。森林生态系统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密切相关。所以 ,研究和认识楚雄州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价值 ,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措施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促进经济发展 ,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     
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特殊森林。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红树林生态系统与沿海防灾减灾、浅海养殖、近海环境、森林、海洋旅游等密切相关,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村规民约”创新基层森林防火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数自然保护区内都有大面积的集体山林,长期以来村民生产生活野外用火成为森林火灾主要诱因。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山区村寨传统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有效地对村民生产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区内预防森林火灾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冰砬山森林派出所现有干警4人,担负着辽北西丰县3个乡(镇)、74个村屯,两个国营林场圃的486.61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保护任务。仅管区内的冰砬山林场,林地面积就有61.64平方公里,人工林面积达31.95平方公里,其中落叶松林28.65平方公里。森林防火任务十分艰巨。由于这个所全体干警一致努力,多方配合,实现了全管区8年无森林火灾,冰砬山林场实现了32年无森林火灾。冰砬山森林派出所抓森林防火的主要做法是狠抓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论森林公园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旅游发展的状况和工作中的体会,论述森林公园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指出开发是为了保护,保护可以促进开发。从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物种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森林公园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系统和森林旅游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通过对森林旅游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动态耦合模型的构建,对我国森林旅游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8年,我国森林旅游产业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效益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除2011年为低级共生阶段外,其余年份均为协调发展阶段。除2014年和2018年森林旅游发展快于生态环境建设,其他时间生态环境建设均快于森林旅游发展。森林旅游经济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明显,生态环境和森林旅游系统获得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4年10月4日至5日,山西省省长张宝顺在山西省林业厅厅长杜创业、副厅长马双柱的陪同下,深入太岳山森林经营局就全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张省长一行先后深入到石膏山林场、好地方林场、七里峪林场和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在认真听取了省林业厅和太岳山森林经营局关于全省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林区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情况汇报后,张省长指出,各地在开发森林旅游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森林病虫…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枢纽,对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核心和决定性作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和保护,是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森林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多种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言和热点。本文基于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研究成果,回顾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进展,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评估方法进行概述,进而探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国有北岭山林场位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肇庆市郊区,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森林旅游的独特优势。文章从林场自身经济发展、肇庆市旅游发展以及市民游憩与环境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分析了北岭山林场的几处重要森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为我国城郊型国营林场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