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头菇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以采集到的2株野生猴头菇为材料,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鉴定,并开展生物学特性分析、驯化出菇试验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均为猴头菇,蔗糖、酵母粉、KH2PO4 0.15%+MgSO2 0.1%分别为2个菌株通用的最适碳源、氮源和元素,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0~25℃。2株野生猴头菇均可驯化出菇,与栽培菌株相比,2个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较大,菇形好,肉质紧密,产量高。其中野生驯化菌株A的平均生物学效率高达110.43%。2个野生菌株的最优栽培模式均为棚内立体床架摆放式栽培。本试验结果可为猴头菇野生菌株的驯化栽培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猴头菇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以一株采集自长白山地区桦树上的野生大型真菌菌株YBHB-1为试验材料,对其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野生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采用桦树木屑制作栽培菌包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现菌丝生长速度快,色洁白;通过驯化栽培可获得子实体,形态与野生种相似。  相似文献   

3.
鸡腿菇冀容1号是本校基地选育的一个鸡腿菇优良菌株。母本是野生的鸡腿菇,经分离培养,纯化,驯化而成。经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单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菇形好,色泽理想。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南京紫金山野生生物资源,对采自紫金山的一株野生菌株ZJ-1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灵芝(Ganoderma lucidum),并对菌株ZJ-1开展了菌丝培养特性研究及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适宜pH为4.0~5.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通过人工栽培成功获得了灵芝菌株ZJ-1的子实体。利用扫描电镜发现灵芝菌管内有着规则的网状结构,其上布满卵形孢子。研究结果将为菌株ZJ-1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集到1株野生平菇菌株,对其子实体进行了组织分离,测定了菌丝长势及吃料能力,经ITS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为弗罗里达侧耳;经驯化栽培,成功出菇,味道鲜美,对开发利用野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40个灵芝属菌株(包括9个江西野生菌株和31个国内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菌丝特征、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菌株G23、G06、G17、G15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较快,长势较好。不同菌株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菌盖大小、形状、菌柄长度、直径等农艺性状差异较大。野生菌株G01、G06和G09具有较大的驯化潜力,可进一步开发利用,栽培菌株G33、G32、G11、G12、G30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江西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六个野生银白离褶伞(Lyophyllum connatum)菌株在3种不同的琼脂培养基和6种不同的培养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大致相似.分别以棉籽壳、玉米芯、稻草作为栽培主料,当菌丝发透培养料后在10~20 ℃变温处理(±3 ℃)条件下,六个菌株都形成子实体原基,但只有在10~15 ℃变温处理(±3 ℃)条件下五个菌株能发育出成熟的子实体.这是首次人工驯化栽培出银白离褶伞子实体.  相似文献   

8.
李峻志  雷萍  张兴朝 《食用菌》2001,23(5):15-16
平菇纪丰一号是西安市纪杨乡的一位食用菌爱好者1997年从野生菇中组织分离后,经本所驯化选育获得的一个优良生产菌株。经三年多轮次、多点小试、中试和规模化栽培,表现出菌丝浓壮、抗逆性强、原料适应性广、出菇较快且后劲足的优良品性,子实体个大、形状美、灰褐色,无论产量、质量均很突出。现将其驯化选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1 驯化试验1.1 菌株来源 原始菌株采于纪杨乡一株枯死杨树上,编号陕微分97-3,选育驯化栽培试验后定名为“纪丰一号”。1.2 培养基质①母种培养基:A.PDA综合培养基;B.PDA综合…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8,(6)
对在浙江绍兴、庆元收集到的23株野生灰树花菌株进行预试验筛选,筛选出8株供试菌株与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拮抗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差异性分析,并进行菌丝培育和菇棚出菇试验。试验表明8株野生灰树花菌株存在遗传多样性,具有良好的驯化和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野生茶树菇YW-2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梧桐树上分离获得了一株野生食用菌菌株,命名为YW-2,对其分类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驯化栽培试验.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菌丝最适合生长温度范围25~30 ℃,最适生长pH为自然,最适合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5~25 ℃,出菇温度范围6~28 ℃.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最佳母种培养基是PDA加富培养基;最佳原种和栽培种配方为玉米粒培养基,大生产配方为棉籽壳40%、木屑38%,辅料22%,其生物学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