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农业》2022,(2):124-126
粮代处参加FAO第168届理事会2021年11月29日—12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理事会第168届会议在罗马及线上以混合方式召开。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率团参加会议。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参团与会。本届理事会批准了《2022—2023年工作计划和预算》调整,讨论了FAO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和"手拉手"行动计划、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成果落实等事项,并审议了理事会各下属委员会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11月30日至12月4日,FAO理事会第165届会议通过视频方式远程举办。会议审议了《2022—2031年战略框架》纲要和《2022—2025年中期计划》纲要、FAO与私营部门合作新战略等计划事项,通过了区域会议报告、技术委员会及理事会各委员会报告,并审议了其他相关治理事项。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出席会议并发言。  相似文献   

3.
正3月10—12日,FAO商品问题委员会第74届会议在线上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以及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组团参会。商品问题委员会是FAO理事会的技术委员会之一,于1949年设立,主要审议影响生产、贸易、分配、消费及有关经济事务的国际性商品问题。本届会议主要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市场和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FAO召开计委第132届会议和计财委联席会2021年11月8—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计划委员会(计委)第132届会议、财政委员会(财委)第188届会议,以及计财委联席会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在FAO总部召开。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派员参加了计委第132届会议和计财委联席会。本届计财委联席会主要就《2022—2023年工作计划和预算》的调整、技术合作计划审查和战略工作的最新情况、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措施、罗马常设机构间合作情况的进展报告等议题进行了审议。  相似文献   

5.
正3月22—26日、4月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线上召开了计委第130届会议、财委第185届会议,以及计财委联席会。FAO计财委委员、管理层,以及各成员国代表等参加了线上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派员参会。计委第130届会议和财委第185届会议联席会,主要审议了FAO 《2022—2031年战略框架》《2022—2025年中期计划》及《2022—2023年工作计划和预算》、FAO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措、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21,(3):F0003-F0003
2021年2月22日,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局远程召开2021年第一次例会。此次会议将审议WFP政策、财务、预算、项目协作、区域业务,以及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筹备进展等事项。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率团与会。牛盾大使在发言中对WFP开展的人道主义紧急援助和国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协作给予了积极肯定,提出进一步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在华建设工作,呼吁各国和联合国系统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WFP等国际组织要为向发展中国家配送疫苗搭建起绿色通道,特别是打通在非洲地区的“最后一公里”。希望WFP以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完成成员赋予的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使命。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1月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总部召开计划委员会和财政委员会联席会议,FAO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出席联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率团参加会议。联席会议上,总干事向计划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委员通报会议重要议题的情况进展。特别是关于副总干事分管部门结构调整,总干事表示,这是上届理事会调整的继续,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提升、推进FAO资源筹措、伙伴关系、南南合作等重点工  相似文献   

8.
正3月5日,粮食系统峰会罗马友谊小组在线上举办"性别平等和人权"讨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牛盾大使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重点围绕如何为妇女赋能和保障食物权开展讨论。牛盾大使首先发言指出粮食系统峰会的举办是2021年全球粮农领域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粮食系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改革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动粮食系统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粮食系统转型为解决各个跨领域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9.
正6月10日下午,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金砖国家"会议在罗马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粮农大使及南非替补代表出席会议。5国围绕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国际农发基金第12轮捐资、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供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要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牛盾大使向各国代表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在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理事会第166届会议于2021年4月26日开幕。FAO总干事屈冬玉、理事会成员国代表及观察员共400余人在线出席了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大使率团参会并致开幕辞。广大使首先感谢总干事生动、富有激情、全面而内容丰富的开幕式讲话,表示中国高度认可FAO在应对COVID-19对粮食安全影响、筹备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等粮农领域关键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广大使强调了本届理事会的重要意义,表示2021年是继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7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计划委员会第131届(特别)会议以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方式召开。计划委员会新任主席、以色列大使Rubinstein女士在FAO谢赫扎耶德中心现场主持了会议,法国、印度、挪威等国代表在线下参会,阿根廷、巴西、加拿大、中国、伊拉克、新西兰、苏丹、赞比亚等国代表在线上参会。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派员参会。本届计划委员会主要审议了两项议题。一是选举计划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6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大会第42届会议在线上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议题9“审查《粮食及农业状况》”发表视频讲话。唐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围绕“农业粮食系统转型”主题,共享经验、共商对策、共话合作,对缓解世界农业粮食系统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吃饭问题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资源约束等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题为《2020年粮食及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到2030年难以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实现各项目标及监测进展难上加难。报告强调,2020年距离实现《2030年议程》的最后期限还剩10年,但情况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根据FAO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收集的最新数据,粮食及农业领域的进展仍然不足,全世界到2030年难以实现相关目标。如今受疫情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出席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局2020年第二次远程例会,在大会开幕式上陈述了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6月30日,"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主席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见面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各区域组主席、副主席等共4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主席、印度尼西亚粮代处大使Esti Andayani女士主持。中国粮代处牛盾大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主席团成员与屈冬玉总干事围绕即将于2020年7月6~10日召开的第164届理事会相关议题、COVID -19疫情以及FAO开展的应对工作和相关倡议、FAO与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1~5日,FAO理事会第150届会议在罗马举行,重点审议了有关农业委员会、林业委员会、渔业委员会、商业委员会、粮食安全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以及章程及法律事务委员会和计划、财务及行政等有关治理方面的议题。FAO总干事格拉齐亚诺先生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讲话。49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3~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理事会第160届会议在罗马举行,FAO总干事格拉齐亚诺出席会议开幕式,包括中国在内的49个理事会成员和数十个观察员与会,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牛盾大使率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9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博士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席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呼吁二十国集团全体成员国领导人再接再厉,继续大力支持保障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运转顺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持续挑战。屈总干事盛赞二十国集团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减缓了疫情对农业部门的影响。"我可以自信地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10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与全球私营部门领袖共同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呼吁建设转型、包容的农业粮食体系,推动全世界消除饥饿,促进应对气候危机等全球挑战。屈总干事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全球2020年新增饥饿人口因此创下历年之最,粮食不安全人口则增加1.61亿人。屈总干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规模空前的经济衰退,对粮食安全和营养造成沉重打击"。他同时警告称,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通过激化引起全球饥饿的驱动因素如经济衰退和下滑、冲突与不稳定等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疫情干扰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削弱了脆弱国家和人群获取粮食的能力,加剧了政治不稳定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极影响也折射了治理体系不平等、粮食体系缺乏适应性和韧性、粮食贸易脆弱性和波动性频发等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困境。新冠肺炎疫情与粮食安全相互影响,需要以人类安全的整体视角来治理。短期来看,抗击疫情需要大国承担责任,共同提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畅通和稳定全球粮食供应链等全球公共产品,提升对弱势国家和群体援助的协同性和有效性。长期而言,国际社会需要建设更加公正、合理、以人为本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利用数字转型提升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