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据统计,2018年全国食用菌产量已达3842万t,较2017增长3.5%,年产值2937.4亿元[1].近些年,随着电商的兴起,食用菌的销售渠道也从线下拓展为"线上+线下",销售方式的转变给食用菌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2].过去几年,临沂食用菌合作社电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些因素却成为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薄慧鹏 《中国食用菌》2019,(7):98-100,110
随着电商的兴起,食用菌销售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网络销售的介入产生了很多电商食用菌大品牌各大商家开始重视对品牌的打造,而食用菌产品标识是打造食用菌品牌最凸显的标识,对于提升品牌价值有重要作用,食用菌企业在电商潮流下应更加重视食用菌产品标识的创新,为食用菌在网络成功销售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郑丹 《中国食用菌》2020,(3):150-152
野生食用菌以往的营销渠道范围较小,而这种模式已跟不上现代发展需求。互联网+的概念给予了野生食用菌营销模式改革的契机,通过对网络营销中野生食用菌的发展状况展开相关分析,重点阐述互联网+下常见的网络营销渠道,并以渠道为切入点,应用于野生食用菌营销中,由此构建野生食用菌网络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我国食用菌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开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而且品种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食用菌产品存在滞销等。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菌年度生产总量、食用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出口贸易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与食用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助力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食用菌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电商平台成为生鲜食用菌销售的新渠道。但是由于生鲜食用菌易腐烂等特性,因此消费者在网购中存在着感知风险,担忧网购生鲜食用菌产品存在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及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因此,生鲜食用菌企业必须丰富生鲜食用菌产品展示信息,完善电商平台的建设,从生鲜食用菌产地溯源到全程品质控制、创新生鲜食用菌销售模式和物流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使消费者在网购的过程中感知收益大于感知风险,增加购买意愿并促进实际的购买行为,以提升生鲜食用菌的销量。  相似文献   

6.
杨慧 《中国食用菌》2020,(1):93-95,98
为了优化食用菌产品和销售管理,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食用菌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成本的管控问题,给出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优化的若干策略。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食用菌产品信任机制的法律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大信任机制和信用体系投入力度;加强食用菌信息成本和渠道管理;强化法律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管职能等措施。从法律角度为增强互联网食用菌产品的信任机制,营造法治、诚信的互联网经营环境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绿色经济作为重庆食用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重庆食用菌行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绿色经济政策影响下,随着经济的发展,食用菌产业成为了重庆最有前景的新兴产业。但随着生产规模的壮大、销售渠道的拓宽,对于技术上的要求难度增强,使得重庆食用菌行业必须优化其人才结构,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而要想吸引大学生加入,重庆食用菌行业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其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但存在鲜品保存时间短、不易储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销售。采用适宜的采后加工工艺可延长食用菌产品的保存期,拓宽销售渠道,均衡市场供应。通过对大球盖菇采后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发展方向,为今后大球盖菇采后加工工艺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传递     
北京地区食用菌产销情况北京市食用菌产品主要以平菇、凤尾菇为主,去年产量300万斤左右。香菇发展较少,去年产量一吨左右(干品);草菇去年产量5吨左右。其他菇种如滑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等发展更少,双孢蘑菇几乎没有栽培。各种食用菌商品基本上都能在本市销售出去。销售渠道由北京市食用菌公司组织出售,去年由该公司销售20万斤左右,今年该公司又在北京市北长安街1 3号开办  相似文献   

11.
宁德是我国食用菌最大的优势产区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该研究概述了食用菌产业生产、发展模式、品牌培育、营销及生态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设施化栽培、培育加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三产融合、强化人才保障等对策,以推动宁德市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为食用菌产品的快速消费提供了方便。但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还存在着欠缺,众多因素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消费,如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存在错乱现象、对食用菌产品电商市场所要求的准入门槛不高等因素,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基于电商对食用菌在销售的过程中,如何确保食用菌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多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发展具有特殊性。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明确食用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经营的策略以及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食用菌的种植户、合作社、生产企业进行阐述,深入分析经营方式、质量管理、销售情等,并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对企业提出一些建议,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燕 《中国食用菌》2020,(2):202-205
总结野生食用菌流通模式、主体、渠道和市场结构分析结果,可知当前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存在现货交易为主季节集中度高、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流通商品转化加工滞后与行政控制与完全市场化两级并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资源整合与营销定位,通过增强流通市场体系意识、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发展、提升现有流通市场功能与完善流通市场规则等整合市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控管理机制;利用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营销中商品差异化、价格、销售渠道与促销等定位,树立市场外在优质形象,发觉商机,拓展市场。通过资源整合与营销定位的内外结合发展壮大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付静 《中国食用菌》2020,(10):184-186+190
随着新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销售食用菌的过程中,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营销环境。在新时期的营销环境下,食用菌企业必须依托互联网这一平台,大力发展电商营销,形成更加高效和稳固的网络营销体系。食用菌企业应注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契机,加深研究,加强实践,促进体系完善。在分析食用菌营销体系时,通过从"互联网+"这一核心要义出发,对食用菌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7.
李鑫 《中国食用菌》2020,(11):125-127
随着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销售食用菌的过程中,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营商环境。在新时期的营销环境下,食用菌企业必须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电商营销,形成更加高效和稳固的网络营销体系。企业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契机,加深研究与实践,促进体系完善。在分析食用菌营销体系时,从互联网+这一核心要义出发,对食用菌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电商环境下,推动食用菌电商营销与渠道营销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的营销体系,对全面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通过以电商环境为基础,分析食用菌"线上+线下"营销体系的构建价值与主要特征,提出技术支持、消费者主导和渠道整合等具体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品营销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台     
《食用菌》1987,(1)
△山西同日本合作开发食用菌据太原信息:最近山西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同日本昌荣株式会社达成一项补偿贸易协议,由日方提供一条年产300万瓶菌种、500吨食用菌的生产线,山西以产品偿还。该研究中心还同日本东北椎茸株式会社签定了一项合资在太原建立一个食用菌生产销售的经济实体意向书,由日方提供一条食用菌自控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建水县是云南传统的野生食用菌主产地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建水县食用菌生产资源,明确建水县野生食用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为今后建水的野生菌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本文采用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半结构化访谈、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当地农户采收野生菌的收入情况、当地野生菌交易种类与价格。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建水县当地农户通过野生食用菌销售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向周边地区推广的价值。但是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