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薯渣熟料袋栽草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子壳熟料栽培草菇,设置5个栽培料配方,观察和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木薯渣配方①和②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菌株V9,V365和Vh在此配方上的菌丝长速、长势和产量虽稍差于全棉子壳配方(CK),但是其生物学转化率达22.4%~28.6%,其中草菇菌株V9和Vh在配方①和②上的投入产出比还优于CK配方。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对7个草菇品种(菌株)废棉料栽培比较。结果表明:V11、V112、V5是比较适宜废棉基质的草菇菌株。  相似文献   

3.
中国草菇在赞比亚首次试种,从5个草菇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及相应的发酵料栽培技术,并对赞比亚引种草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是可行的。干冷季节生物转化率低,在没有外界加热的情况不宜栽培,或需筛选耐低温菌株。V15适宜在干热和湿热季节栽培,转化率分别为33.4%和29.9%。V971适宜在干热季栽培,转化率为29.9%。5个品种中V15最适宜在赞比亚栽培。经过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除干冷季节亏损977.37元外,干热和湿热季节分别盈利3 074.79元和2 291.22元,在赞比亚栽培草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提取黄酮后的淡竹叶渣作环保处理和生物转化利用而进行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为,配方50%淡竹叶渣、48%棉籽壳、2%石灰的小区(干培养料重5 kg),平均草菇产量为1.08 kg,平均生物转化率达21.60%,接近全棉籽壳栽培的,可作为优选培养料配方;5个参试草菇品种,以V9715表现较好,每小区(干培养料重5kg)平均产量达1.25 kg,生物转化率达25%。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南方地区大多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有个别地区仍用古老的踩水法栽培草菇,这种方法产量一般在10%转化率以下,从而挫伤了农民栽培草菇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南方特点,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室外稻草栽培草菇技术,希望对草菇栽培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1菌种与材料1.1备种想要高产除加强管理外,优良草菇菌种也至关重要。适宜南方稻草栽培品种有V6(灰白色)、单生草菇、V23(灰黑色)等。有条件的最好在首次栽培出菇后采用八成  相似文献   

7.
草菇10个品种对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栽培的草菇品种比较多 ,产量品质各异。为筛选适合我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 ,根据“丽水市草生菌种业项目”任务要求 ,笔者对全国各地引进及本地采种分离出后保留在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的 1 0个品种 ,进行了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方法1 .1 供试验品种 V1 7、V1 8,引自江西省信丰县 ;V2 3、V2 38,引自上海 ;高草 3、低草 ,引自山东济宁 ;V840 1、V2、V6、V3 ,来自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以上草菇菌株于 4月 1 5日接母种 (PDA配方 ) ,4月 2 6日接原种 ,5月 9日接生产种 (菌种培养基配方 :干稻草 79% ,米糠 2 0 %…  相似文献   

8.
黄翠娥 《食用菌》2001,23(6):17-17
传统室外生料栽培草菇 ,由于温度、湿度不易控制 ,且易感染杂菌与虫害 ,产量不稳。近年来 ,笔者采用熟料袋式栽培 ,易管理 ,病虫害少 ,生物学效率达到4 0 %左右。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草菇属高温好湿性真菌 ,气温稳定在2 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 80 %以上即可栽培。根据我县气候特点 ,栽培季节应安排在 6月上旬开始至 9月上旬初结束。2 品种选用 制干菇 ,宜选包膜厚的大、中粒种 ,如V2 3、V37;制罐加工 ,宜选用包膜厚、灰褐色的中、小粒种如 V2 0 等。因我县昼夜温差大 ,6月上旬、9月上旬栽培草菇 ,必须选用耐低温力…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草菇不同菌株和栽培工艺对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对6个不同的草菇菌株,设计不同的发酵工艺和覆土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296、V733、V35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首选品种。采取轻简化发酵技术和新型覆土材料通过优化基料的理化性状和微生态环境,能有效防控草菇病虫害的发生。发菌期杂菌污染率、出菇期病害发生率可分别控制在1.5%和2.5%以下,出菇期抗虫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设施及配套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菇是喜高温类食用菌,传统上一般在气温稳定于25℃以上的7、8月份栽培,鲜菇上市约2个月,供应时间短而集中,无法常年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本项目组从品种、配方、栽培技术等环节入手,通过品种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模式及微域环境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设施及配套技术模式图。按此模式图栽培,可有效提高草菇产量和品质,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有利于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从广州微生物研究所引进9个草菇菌株与江苏省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用品种V830进行对比试验,以期能筛选出适合江苏省丹阳市及周边地区栽培出菇的优良菌株.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及出菇农艺性状进行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这10个供试菌株中,草菇菌株V9715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时间早,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的特点,而且所有的试验都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下栽培,其产量和形状表现为适宜在江苏省丹阳市及周边地区生产中应用,可代替本地菌株V830使用,同时为遗传变异和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6,(6)
正1栽培季节一般4月中旬至6月中旬备料,料处理10~15 d播种,发菌7~10 d出菇。从备料到产菇结束约需30~40 d,一个夏季可载3~4潮,如保护地栽可提前到谷雨前后,秋延后栽可推迟至秋分左右。2品种选择经试验适宜玉米秸栽培的草菇品种有:V97、V9715(均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单生草菇(引自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V901(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V110(引自江苏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6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状况、栽培出菇阶段的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子实体形状、生物学效率以及不同菌株的污染率等。结果表明:菌株V10菌丝致密、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形态好,产量与生物学效率高,为6个菌株中生产适应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收集广西现主栽的8个草菇菌株,对各菌株的菌丝长势,厚垣孢子产生时间和数量,原基形成时间,头潮菇采收时间、抗逆性、开伞难易程度、单菇重量、VC含量,生物学效率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V广和V广B农艺性状好且生物学效率较高,可作为广西推广栽培的草菇优良菌株。V越产量高,开伞慢,适合离销售市场远的栽培地。而V木的出菇时间早,VC含量高,可作为品种改良的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草菇品种更新 ,我们于 2 0 0 2年夏季对我地常用的 6个草菇品种进行了大棚地栽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供试品种 V1、V1 1 ,引自常州蔬菜研究所 ;V1 7、V1 8(台湾种 ) ;V2 3、V2 38,引自江阴市蔬菜食用菌指导站。2 试验方法 ①菌种培养 :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采用棉子壳培养基 ,栽培种用 1 5cm× 30cm聚乙烯袋 ,32℃恒温培养。②出菇试验 :栽培料为棉子壳 30 % ,废棉60 % ,复微石膏 1 % ,石灰粉 9%。 8月 7~ 1 4日堆料 3 ,0 0 0kg。8月 1 5日铺料播种 ,每品种各设 3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2 0kg ,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栽培基质,在北方寒地条件下棚室内对7个草菇菌株进行栽培品比试验,通过比较菌丝长势、原基形成时期、子实体性状及其生物转化率,筛选出适于我省推广的草菇菌株2株:V26、V35,进行小试栽培取得良好效果,确认在北方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无需配备升温设施栽培草菇这一高温菇种可行。  相似文献   

17.
草菇栽培我国南方大都以稻草作为栽培原料,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草菇产量和充分利用我省农付产品下脚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棉籽壳、麦杆、花生壳、稻草等不同原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栽培料中,以棉籽壳栽培草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室内栽培草菇有利于人为的调控温、湿度.可进一步提高草菇的产量和质量.但如措施不当,会造成产量下降或失败.现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对室内栽培草菇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总结出以下五个关键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中国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小苞脚菇属。草菇是一种高温菇,只有在气温稳定在30℃以上,湿度在80%左右时才能正常生长。因此,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普遍栽培的著名食用菌。草菇不仅肉汁脆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原糖和维生素,其中干草菇维生素C含量达到2.06g/Kg。另外草菇中还含分别具有抗肿瘤和降血脂能力的异体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草菇对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草菇还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出口食品,在港、澳、日等国家和地区十分畅销。草菇生长周期短,生长和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生物学效率低。近年来,草菇栽培研究越来越多。董昌金和徐平用棉籽壳、稻草、麦秸和废棉四种培养基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废棉是草菇最适宜的培养基,其次为棉籽壳。影响草菇产量的因素比较多,本试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用不同堆料方式的棉籽壳栽培草菇进行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方面的研究,以求找到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最佳堆料方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供试菌种是草菇V23,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个体中等,抗杂菌、病虫害能力强,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从全国各地分离和收集了54个草菇菌株,对它们的菌丝生长速度、抗逆性、原基形成时间、初潮出菇时间、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原基形成最早为V0061,6 d;抗性最强为V0036、V0060两个品种;生物学效率最高为白色品种V0045,达到28.96%,其次是V0053为19.52%,而黑色品种V0032、V0061、V0062的生物学效率分别是19.38%、18.69%、18.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