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种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农户对价格机制的行为响应是破题的关键。采用种植行为响应模型检验了价格预期、农产品市场风险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根据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和化肥价格调整其种植行为,粮食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3%;油料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6%,有效灌溉面积约增加0.30%,化肥投入量约增加0.29%;化肥价格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减少0.08%,化肥投入量约减少0.20%。另外,农户会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做出响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投入量都会减少,而非农收入的增加会降低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为了保障主产区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监测并引导农户的价格预期、推广粮油作物价格险和创新目标收入制度,以完善粮食主产区的价格支持体系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粮食生产活动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出发,研究相对要素价格变化情况下粮食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资本价格下降,导致资本与劳动相对要素价格下降;与此相对应,资本投入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持续下降,使得资本与劳动投入比率提高。通过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分品种测算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计量和测算结果表明,水稻、小麦、玉米的替代弹性分别为0.419 5、1.099 1、1.057 7。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相关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农户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及种粮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水稻生产户的投入产出水平、成本收益状况和农户种粮意愿。【方法】通过 田野调查获得微观农户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结合定性分析分析农户生产情况和生产意愿。【结果】当前广东 省水稻生产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副业化,土地规模小,细碎化严重;在考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前提下,农户水 稻生产普遍面临亏损;劳动力占水稻生产成本最大部分,插秧环节以及打晒环节用工较多;农户种植水稻主要 为满足家庭需求,对国家政策了解有限;随着年龄增加,农户退出水稻生产意愿明显。【结论】广东水稻生产 总体缺乏效率,农民对粮食生产缺乏积极性,通过土地流转和优质品种的推广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和优质稻的 种植者是广东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D函数对水稻种植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以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要素投入角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考虑到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的替代效应,农户增加劳动力投入对水稻每667m2产量的影响为负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条促进水稻种植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确保水稻生产性资金供给的政策建议。[结论]该研究为实现水稻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雷  彭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67-7968
[目的]基于CD函数对水稻种植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以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要素投入角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考虑到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的替代效应,农户增加劳动力投入对水稻每667 m2产量的影响为负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条促进水稻种植户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确保水稻生产性资金供给的政策建议。[结论]该研究为实现水稻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粮农对价格信号的种植行为响应,对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粮农对市场价格的种植决策响应机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和2002年至2015年全国各省区粮食生产数据资料,检验了粮食价格的心理参照点效应对粮农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粮农种植行为具有参照点依赖的特征,即粮农对亏损和盈利的判断是相对于价格参照点而言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盈利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不足,且是风险厌恶的;当粮农将市场状态编辑为亏损前景时,粮农对价格信号反应过度,对风险和成本的反应不足。相较于市场的盈利前景,粮农对市场亏损前景下的谷物和油料价格更敏感。研究启示在于,政策制定者应重视粮农市场预期及其种植行为的心理决策机制,结合粮农的价格参照点设计更灵活的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上海市郊区农户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粮食种植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郊的粮食播种面积逐渐下降,农户的种粮意愿不容乐观.农户的性别、年龄、户主职业、务农时间、农资价格、种粮预期收益及政策因素变量等对农户的种粮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为了保证上海市的粮食供给安全,建议采取平抑农资价格、加大农业劳动力人才培养及结构调整力度、完善粮食专业合作社运营机制、加大对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农户的粮食种植意愿.  相似文献   

8.
粮食政策对农户的激励作用与政策建议——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粮食产量固然需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然而在分散化决策条件下,农户决策及选择直接关系到最后粮食生产中的实际资本与技术运用.本文首先回顾粮食收购和流通制度变迁以及稻谷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的相对价格和收益,以湖南省粮食生产为例,阐述并分析了制度及激励机制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分析政府直接干预粮食市场的激励相容问题及不同粮食补贴政策下的农户均衡选择;最后提出建立具有完善市场机制和企业构成的粮食市场以及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形区、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在水稻生产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依次减弱,中、青、老年农户的差异依次增大,但中老年农户在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上并不低于青年农户。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迅速发展,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要素替代,使不同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生产差异缩小,仅从产量来看,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未影响到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玉米种植户的调研结果,探讨了影响玉米预期价格形成的因素,发现玉米上一年的预期价格、实际价格以及临时收储价格对农户形成当年预期价格起到了主要的参考作用;分析了玉米的预期价格等因素对玉米种植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发现玉米预期价格是受访农户扩大或维持玉米种植规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说明通过引导农户形成"合理"的玉米预期价格,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玉米有序生产的设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我国下一阶段农业发展目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完善现有的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使得政策的"隐性"补贴能够更好地同玉米的产量相挂钩,促使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和利益得到更切实的保证和保障;加快东北地区农产品价格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向农户介绍并推广获取农产品价格信息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从而为农户形成合理的玉米预期价格提供基础性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蔬菜种植成本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广东农户(主要是增城、顺德等地区)蔬菜种植成本进行调查,发现农药、化肥支出至少占现金支出50%以上;同时,若将自由土地租金成本和无偿报酬劳动力工资成本列入种植成本当中,则利润至少降低20%以上,甚至为亏损.面对蔬菜种植的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对提高农户的种植热情,促进菜农增收,保障蔬菜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6市14区221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各环节投入要素对水稻产量和种植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样本中农户的收入差异,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分解,最终测度出各类因素对稻农收入差异的贡献率。研究从环节投入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相同规模效应农户的不同环节要素投入及不同规模农户的同一要素投入对稻农最终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引导农户加强环节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和经济核算,研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进一步考虑农户生产环节各要素的贡献程度,提高微观主体市场适应力和宏观政策的针对性,促使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规模分化的视角,以花生为例,利用2011-2014年农户微观调研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综合指数分析模型,分析价格与生产决策及收益的关系,探讨花生价格对农户生产决策调整以及农户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价格与农户经营规模并不存在明显关系,说明花生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并非由农户内生决定。花生价格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与农户经营规模有关,并表现为倒"U"型关系,价格变化对小、中、大规模农户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257、0.348和0.121。花生价格波动的价格效应对农户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也与农户经营规模有关,价格波动对中等规模农户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为64.63%,低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的73.12%和78.27%。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充分考虑不同经营规模的差异,同时还要加强支持政策,发展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中牟县蒜农种植行为的经济人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跟踪调查,对23户蒜农进行信息收集,并深度跟踪为期一年的大蒜生产周期全流程各个环节情况,得出真实资料;对比其决策预期与决策结果的差别,分析其决策有效性。研究发现农民主要通过口头信息,综合家庭种植经验,并考量周围农户的种植变更情况和城镇化对农业可耕地的影响等因素做出决策预期,但是没有、也无法考虑到冷库往年大蒜库存量对当年大蒜供给的影响,所以他们的价格预期是有限的理性的。结果表明农民的种植决策是外部条件限制下的理性行为。如果政府提供行业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外部条件,农民的种植决策将更加理性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我国西南贫困地区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方法】建立了一个面临产出和价格双重风险、既生产又消费粮食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将消费因素引入生产决策行为分析,并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该模型对具有典型特征的我国西南贫困地区农户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研究结果:一是农户的消费考虑在生产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影响并不是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做出的对期望消费改变的调整,而更多的是由于风险厌恶;二是随人口密度提高,稻谷播种面积会有所收缩,而玉米播种面积则会越来越多,说明贫困地区越穷农户越趋向于消费更多的玉米;三是该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谷种植面积决策对其他相关作物的利润都有较强的反应,玉米生产决策对利润因素反应不大,但对风险反应却十分明显,这说明贫困地区玉米在稳定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贫困地区半封闭市场所导致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形态使农户在那些因减小其面临的生产风险而制定的稳定稻谷、玉米价格和商品化政策中可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成本是决定农产品目标价格的主要依据。首先探讨了稻谷成本要素构成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以湖南省稻谷生产为例,基于所采集的一手数据资料,重点围绕其物质投入成本和人工成本要素构成,分析了其构成要素的主要指标特征及变动情况,为中国水稻生产的目标价格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价格变动下农户生产决策的动态调整是一个既关系农户福利又影响产业安全的经济问题。基于理性预期理论,以天然橡胶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612户橡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天然橡胶价格预期变动下农户的生产调整行为,探讨影响农户价格反应行为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预期橡胶价格变动幅度越大时选择生产调整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在预期价格上升时调整生产行为的概率显著大于下降时,橡胶价格下降时,29.58%的农户会采取反应措施,而预期橡胶价格上升时,农户采取反应措施的达53.92%,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反应。受到户主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及橡胶种植园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应对天然橡胶价格变动的生产调整行为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对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下降背景下的胶农的福利、橡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天然橡胶战略资源安全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农户合理调整橡胶种植结构,出台必要补贴政策,保障农户收益及其对橡胶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再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两步聚类法优化了农户分化类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水稻单产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农户响应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仅为47.4%,传统农户和专业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偏低。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的家庭水稻单产为7.087 t/hm2,高于未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提升了水稻单产,这一结果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通过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实现集约化生产、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改善土壤质量和采纳新品种提升水稻抗病害性能的渠道来提高水稻单产。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粮食主产县、双季稻种植均显著强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水稻增产作用。因此,在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下,建议要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降低农地流转、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的获取成本,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粮食主产县和双季稻种植区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农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成本效率的关系。【方法】利用 2012—2016 年江苏省物 价局调研的微观农户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测算了稻谷生产的成本效率,并探讨了农地经营规模与成本 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成本效率的提升途径。【结果】江苏省农户稻谷生产的成本效率均值为 0.904, 随着农地经营规模增大,稻谷的成本效率呈现出“倒 U 型”趋势;稻谷生产成本效率的最高点在 3.64 hm2 处, 当农地经营规模达到最优点后,继续增大经营规模,稻谷生产成本效率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决策者特征、生产要素投入、农业雇工比重等指标对稻谷生产成本效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农地经营 规模与成本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先递增再递减的“倒 U 型”关系。最后,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化生产以及专业化生产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提升稻谷生产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通过大量施用化肥获得高产是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基于2004-2013年省级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造成化肥施用过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玉米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玉米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平均达到50.74%;小麦和水稻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相对较轻,分别为27.26%和24.67%。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自然灾害和上一年粮食价格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咨询与经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对化肥的过量施用;而适当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则有助于缓解化肥过量施用。为促进化肥减量施用,除应用技术上的手段外,还应当重视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例如,对当前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行适当干预;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改变目前"咨询与经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户的自然风险抵抗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