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番茄耐热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季自然高温 ,对引进的国内外 13份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调查不同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坐果率、产量、抗病性、品质等 ,筛选出太空 1号、中杂 9号、粉都女皇、朝研粉王 4个耐热番茄品种 ,可应用于番茄越夏栽培生产。并对番茄耐热品种的鉴定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温逆境下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番茄"SL-89"、"黄洋梨"和野生茄子"刺茄"、"贵州一号"为砧木,研究高温逆境对嫁接番茄生长生育的影响,并从生理角度研究嫁接番茄耐热机理。结果表明:高温逆境下,"SL-89"和"黄洋梨"2个野生番茄砧木嫁接可使番茄生长势增强,坐果率提高,使收获期提早4~6 d,产量提高9%。生理测试表明:高温胁迫后,4种砧木嫁接番茄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SL-89"砧木嫁接番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及对照。相对于对照而言,各砧木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番茄夏遮阳网无公害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怀春  陈美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157-157,160
夏番茄遮阳网栽培试验表明 :使用遮光率 5 0 %的遮阳网 ,4月底 5月初播种 ,嫁接育苗 ,定植 45 0 0 0株 /hm2 左右 ,可有效减轻夏季高温、暴雨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番茄病害轻 ,产量和商品果率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对越夏番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计了4组处理,以不覆盖遮阳网作为对照,分别是:银白色(30%)、蓝色(30%)、紫色(30%)、灰色(30%)和CK,系统分析了越夏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品质、遮阳网覆盖下的相对光谱、植株根系以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番茄经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后相对光谱值略有变化;各处理的单株根总长、单株根总表面积、单株根总体积、产量、单果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番茄;其中又以蓝色遮阳网覆盖的效果最佳,其单株根总长、单株根总表面积、单株根总体积、产量、单果重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4.41%、151.32%、231.80%、28.10%、44.80%和37.50%。  相似文献   

5.
<正>拱棚番茄越夏长季节栽培,能弥补夏淡季番茄上市不足问题,同时还可以出口创汇。经过5年来的生产试验与示范,应用拱棚番茄越夏长季节高效生产技术,每亩产量达15 000 kg,产值1万~1.5万元,番茄产量高,效益好。1品种选择选择果型中等大小,连续坐果能力强,耐高温,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皮厚抗裂果,耐运输,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品种,如荷兰格利等。2培育壮苗2.1播种。穴盘育苗,苗龄40~45 d。2月1日~10日播种,采用72孔穴盘育苗,育苗营养土按蛭石30%草炭70%(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覆盖遮阳网形成光照强度不同的弱光处理,研究开花坐果期弱光胁迫对番茄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弱光会导致番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引起减产;并导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对可溶性蛋白影响不显著;同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普遍下降。不同类型番茄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轻度弱光(光强减少31.46%)下,番茄品系‘超越’产量下降14.23%,表现出较强的耐弱光性,光合能力下降程度较小,同时MDA含量增加幅度较低,而保护性酶活性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7.
番茄越夏栽培正值烟粉虱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时期,为探讨遮阳栽培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研究了不同遮阳网密度覆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密度为4帧的遮阳网、并配合防虫网和黄板,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密度为6帧和8帧的遮阳网光照条件难以满足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密度遮阳网栽培对烟粉虱虫口密度变化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高温多雨的夏季,青椒生长受阻,病虫害重、产量低、品质差,导致8-9月份甜椒上市量极少.采用遮阳网覆盖技术,可促进青椒生长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弥补夏秋蔬菜淡季市场.现将越夏青椒遮阳网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番茄越夏栽培优良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自国内外的19份番茄品种进行了越夏栽培品种比较试验,从植物学性状、产量和连续坐果性等方面对不同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筛选出baofa008、810、朝研粉王、189、灵光1号、秀光306共6个耐高温品种,可应用于番茄越夏长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各地广泛栽培的主要越夏蔬菜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越夏番茄在市场供应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夏季温度较高,特别是夜温高(超过20℃),易使番茄损伤,影响番茄授粉、坐果及果实生长发育,使番茄坐果率降低,抗性下降,产量减少,品质变劣,造成市场供应紧张。研究发现,选育耐热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国内此类研究开展较晚。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国内外13个番茄优良品种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坐果性、产量、抗病性、果实性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5个红色甜椒品种进行了棚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2个品种的表现优于对照,其中,红美人(35-130)坐果率高,果形周正,一级果率达63%,单果重适中,色泽鲜亮,整齐度和硬度好,成熟期早,前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张家口市的首选品种;红丽(35-132)产量略高于红美人,但成熟期较晚,一级果率比红美人略低,也是一个可以适合张家口市越夏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于2005年至2006年,以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卡特琳娜为试材,在三个不同栽培密度下,研究了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长季节栽培的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对番茄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对冬春季果实的坐果率和单果重影响也很大。不同的部位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构成影响很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北方地区番茄长季节栽培在日光温室内不同部位的最适定植密度是不同的。综合比较产量、果实单果重、产值等方面,整个温室最适宜的平均栽培密度为80 cm×50 cm×46cm,其中温室南部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80 cm×50 cm×40 cm。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与沼气结合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美粉398"为试材,探讨了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番茄栽培结合使用沼肥的技术与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沼渣和沼液后,番茄病虫害发生减轻、增产效果明显,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中以基施沼渣,结合追施沼液、叶面喷施沼液效果较为明显,从增产效果看,以沼肥与复合肥配合使用效果最佳。另外,施用沼肥,可促进番茄生长,降低畸形果率,提高单果重和坐果率。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TF412号番茄为供试品种,研究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北方地区温室大棚番茄安全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在较低剂量时对番茄是安全的,无畸形果出现,重穗坐果率达78%~85%,单果质量达160~165 g;总产量达到最高;膨大速度和畸形果率随着8%对氯苯氧乙酸钠用量的增大而增大;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维生素C含量有增加的作用,对番茄总酸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说明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是一种较好的提高温室大棚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的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孔庆祥  刘凤军  王先龙  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21-9622,9643
[目的]探讨振荡授粉对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坐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寻找一种番茄无激素授粉的新方法。[方法]以春番茄为材料,对比振荡授粉、施用番茄灵和自然授粉对其坐果率、坐果速度、番茄果实膨大速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自然授粉相比,振荡授粉与施用番茄灵增加了番茄的坐果率,促进了果实发育。第1穗花坐果率施用番茄灵较好,在第2、3穗花上振荡授粉较好。振荡授粉在坐果整齐度、果实膨大速度及早期产量等方面不如施用番茄灵。振荡授粉的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稍差于自然授粉,但番茄红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振荡授粉可以代替番茄灵促进番茄坐果,实现无激素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17.
封闭式管道栽培番茄新技术节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明池 《农学学报》2015,5(11):69-72
为研究新型全封闭式管道栽培模式对番茄品质、产量以及水肥利用率的效果,以‘欧官’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封闭管道栽培与膜下滴灌土壤栽培2 种栽培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膜下滴灌土培番茄相比全封闭管道栽培不仅促进了番茄植株株高、茎粗,而且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糖酸比,提高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增加了产量;在对番茄前四穗果的测产中,全封闭管道栽培模式比膜下滴灌土培高产15.0%,耗水量相应减少764.0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3%。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长季节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越夏整枝。为了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越夏栽培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整枝处理,即处理1(再生整枝)、处理2(四干整枝)和处理3(多干整枝),以不整枝为对照(CK)。结果表明,采取多干整枝法最有利于辣椒的越夏生长,能使植株保持获得高产的良好株型,可有效减轻病毒病的为害,提高辣椒果实的商品性,椒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15.8%和19.0%。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L4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土壤水分 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各器官鲜物重,但座果率较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为低,而番茄灵处理可显著提 高80%与65%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座果率,并显著提高其产量,但对50%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自然坐果条件下,80%、65%水分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50%处理高35.31%、27.73%,而采用番茄灵 处理后,则前者的产量分别比后者增加70.76%和38.98%。  相似文献   

20.
栽培方式对越夏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越夏番茄生长过程中,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但生长前期露地栽培的根系活力低于遮荫栽培和间作栽培,而结果期则显著高于间作栽培,叶绿素含量则始终以露地栽培为高。夏季高温季节叶片的膜脂过氧化较为严重,中午前后的MDA含量较高,但遮荫栽培和间作栽培可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番茄叶片的SOD活性在上午逐渐增强,下午维持较高水平。高温季节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因不同栽培方式而异,上午以露地栽培为高,但午休较为严重,中午后以遮荫栽培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和间作栽培;遮荫栽培番茄叶片的光化学效率中午下降的幅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说明其光抑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