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白絹病在省内发生普遍。据在霍山、六安、霍丘、金寨、肥东、合肥等地調查,尚未发現无病区。1957年調查花生七十一亩,发病面积占75.6%;1958年調查花生三千四百五十四亩,发病面积占94.8%;1959年在合肥郊区調查,花生发病田占花生田70%左右。植株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高者达30%,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50%以上。病害在花生生长期都能发生,主要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植株早期发病,重的很快枯死,顆粒无收;后期染病,重者亦引起枯死,輕的虽不死去,伹减产很大,品質显著变劣。白絹病菌是一种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四至五年,輪作防病虽属有效,伹不理想捎诓≡闹鞣段豕?  相似文献   

2.
广东花生新病害──疮痂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2年春,广东花都市春花牛大面积暴发的一个国内尚未报道的新病害─-疮痂病。1993年此病在当地春花生继续猖獗危害,成为当地花生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报道新病害两年来在当地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病生态及大田药剂防治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辽西地区因耕地面积有限、连年重茬种植,花生病虫害逐年加重。最佳防治方法: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其次以轮作倒茬、及时中耕除草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本文除了提出选择花生优良品种外,针对花生田多发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化学防治加以简单阐述,为做好花生病害防治提供点滴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60%百泰WG和12.5%欧博SC对花生的植物健康增产作用及防治病害的效果,特开展了花生(仲恺花1号)种植的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百泰WG,饱果成熟期喷施欧博SC示范。结果表明:百泰加欧博杀菌剂能有效促进花生的健壮生长,防病效果良好,增产效果明显,可作为花生健身栽培防治花生病害的更新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疮痂病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疮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落花生痂圆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是为害花生的重要病害,可为害花生的整个生长期(春花生与秋花生)[1]。1992年首次在广东和江苏部分地方暴发成灾[1-2],1999年起在福建省沿海春花生产区经常大面积流行危害[3],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6-1989年连续4年在砀山果园场对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上年越冬病残体是当年茎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采笋田在停采后10天左右即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初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病害流行盛期.降雨是茎枯病的主要影响因子,6-9月间降雨量与同期发病率或病情指数呈明显正相关.通过药剂防治使翌年芦笋产量增加50%以上,并总结出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田间一旦发生,很难防治。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花生白绢病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白绢病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采用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花生根茎部病害多是典型的土传性病害,田间一旦发生,很难彻底防除。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重茬连作严重,田间通风透光性差,致使花生根茎部病害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根茎部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甜菜白粉病(Erysiphe communis Grer f.betae Pot.)是新疆伊犁甜菜生产上重要病害,造成甜菜减产、降低含糖量,严重影响伊犁甜菜产业的发展.2010-2012年对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白粉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侵染循环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甜菜白粉病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其田间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零星出现一些粉状病斑,随后发展成点片状白色粉状物,后期整个叶片上覆盖一层白粉;干燥少雨,气温高的天气利于甜菜白粉病的发生和病势扩展.甜菜白粉病发生最早为6月中旬,大多数年份在7月上、中旬,发病前期病害发展缓慢,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达到盛期,同时7月上旬产生闭囊壳,9月下旬病害扩展缓慢,至10月上旬病害逐渐停止发生.加强以种植抗病品种、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及发病初期药剂防治为主的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1.
2009—2012年针对宁夏中卫市新疆杨苗木锈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杨苗木锈病发病规律为4月中旬出现发病中心,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新疆杨发病盛期,8月中旬后不再扩延,秋季落叶后10月中旬产生冬孢子堆;选用己唑醇(绿野快立克)、己唑醇(开美)1 0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3次可有效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花生白绢病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危害比较严重,一般病株产量损失达30%以上,病级高的植株基本绝产,并呈现逐年加重发病趋势。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作者介绍了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发生规律,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黄瓜3种病害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发病初期提前防治,按标准用药,加强田间管理,可有效预防病情;黄瓜疫病在发病初期提前防治,也可有效预防病情,但如遇高温天气,药剂防治也不理想;黄瓜病毒病后期发病较为严重,说明气候及田间管理对病毒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1987~1991年连续5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豌豆褐斑病可为害叶片,茎秆及豆荚,是影响我市豌豆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发病始期在3月上、中旬,4月中旬为盛发流行期.4月份,我市雨水多、湿度大、日照少,回归分析表明,决定此期病害发生严重与否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日最高温大于24℃的天数,两者相关显著.不同栽培条件发病情况差异较大.防治措施有选育抗病品种、温汤浸种、栽培防病及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检疫性病害。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调运频繁,小麦全蚀病在本市发生蔓延较快,且部分地块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地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该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并提出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 镇安县板 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 同时期、不同 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 ,采用 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 治率可达 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绿亨系列产品防治花生病害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方春、秋两熟花生集中产区,因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地区年年连作,致使土壤肥力降低,造成花生所需养分亏缺,枯萎病、叶斑病和锈病等专性病害加重,尤以青枯病和叶斑病危害最重,最终导致花生产量大幅度下降.为此,我站花生病害药剂防治课题组通过引进绿亨系列产品(绿亨一号、绿亨二号、绿亨杀菌王、绿亨天宝等),开展防治花生病害的试验研究,对其主要病害已摸清了发生、危害规律,找到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花生白绢病属于土壤传播病害,现已成为焦作地区花生的主要病害。该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花生地的耕作栽培条件及措施、花生品种的老化以及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实行农业和药剂等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南方雨水多,气温高,葡萄容易滋生病害,化学药剂防治葡萄病害是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剂的效果,避免或减少其对葡萄植株、土壤、生物等的不利影响?1.药剂选择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选择低毒、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病害发生后使用治疗性药剂。生产中采用的有效药剂,如腈菌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用来防治葡萄黑痘病;霜霉  相似文献   

20.
花生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地区花生主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病毒病、疮痂病等。以轮作倒茬、及时中耕除草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一、茎腐病1.症状。幼苗期发病常使花生子叶发黑腐烂,造成缺苗,成株期发病部位一般在花生茎秆基部子叶节附近,病菌造成茎秆基部腐烂,用手拔病株,常从茎基部断裂,不能连根拔起,俗称"卡脖病",这是识别花生茎腐病的主要特征。2.发病规律。花生茎腐病在土壤潮湿的洼地或多雨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