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88年秋,湖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中见到了水稻遗存。它不仅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证据,也是现阶段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资料之一。毫无疑问,这里的发现对于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经济生活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稻作农业的若干问题。一、彭头山文化的稻作农业与经济生活彭头山文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支新石器早期文化。已正式发掘过的遗址有湖南澧县彭头山、湖北宜都城背溪、枝城北等。 相似文献
2.
壮族“那”文化研究的开新之作──评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广西社会科学院潘其旭所谓“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打开亚洲地图我们会看到,在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分布着许多冠以“那”(或“纳”)字的地名,其中又以桂西的左江、右江和邕江沿岸最为密集。这类地名亦散... 相似文献
3.
4.
杨赤字!江西省湖口县 《农业考古》1999,(3)
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饮食也就成为人们第一需要的物质文化。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是富翁还是乞丐,是男人还是女子,是老人还是儿童,只要是活着的人都"以食为天",无不依赖饮食而生存,无一例外。所以,饮食文化在人类全部文化中,不但是最基本的文化。而且还是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文化,它与整个人类自身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产品的更新和制作工艺的改进,饮食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的消失,有的保留,有的融合,有的发展,形成各种不… 相似文献
5.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裴安平自1989年笔者在《农业考古》上以《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为题,就洞庭湖地区彭头山文化的稻作新发现以及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表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以来,洞庭湖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曹柯平先生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存再研究及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一文(刊《东南文化》1998年3期)中提出了一种稻作农业起源的新假说。认为距今8000-9000年左右,淮河南岸(如河南舞阳贾湖)古代居民,率先发明早期稻作农业;不久,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的传播,稻作农业迅速在原始农艺基础较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扩散,如湖南澧县彭头山、八十土当。这种全新的理论假说,很快便在学术界有所反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经济史》1998年6期予以转载。然而,拜读该文后觉得:文中有些提法欠妥,结论更是值得商榷。彭头山稻作农业决非贾湖传…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管彦波副研究员的博士论文<云南稻作源流史>于2005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云南的稻作源流史的专著,全书洋洋30多万字,给我们展现了高原稻作历史的宏大画卷.承蒙作者见示,看到作者基于云南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在整合稻作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的基础上,从多维的视角展示了云南作为稻作起源地之一的有力证据,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和深化了10余年来停止不前的云南稻作起源研究. 相似文献
9.
1997年10月23-28日,在中国江西南昌召开的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神奈川大学河野通明教授提出了一个“江南汉族稻作文化”与“江南非汉族稻作文化”的概念。他将公元307年晋代南渡后大规模民族移动中,从黄河流域的中原南下定居的汉族稻作情景,称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而把汉族南下以前,江南地区通行的稻作,称为“原江南非汉族稻作文化”。他认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体现在自南宋以后多次绘制过的耕织图中,其特点是:(1)男子插秧;(2)收获的稻谷经过脱粒、脱壳而以米的形态保存于地窖;(3)未见… 相似文献
10.
龚抗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教育、学术中心 ,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组织形式 ,她的历史不是一部简单的制度史 ,而是一部以书院为平台而演绎的文化史、社会史。要梳理清楚她的发展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邓洪波先生的《中国书院史》则是这样一部完备的书院史 ,他阐述了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以及走向世界并最终改制的基本发展历程。邓先生长期以来专攻书院研究 ,享誉国内外学术界 ,他论述的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 ,资料的丰富和翔实 ,无庸置疑 ,学术界目前尚无出其 相似文献
11.
12.
天野元之助,是日本现代著名的中国农业史专家,1901年,他出生于大阪市,1926年在京都大学经济学部卒业,之后,任南满州铁道有限公司调查机关勤务,直到1948年返回日本,在中国长达23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先后去大连、长春、哈尔滨、北京、济南、海南岛等地从事农业经济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查阅了大量的中文古文献,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扎实基础。返回日本后,他先后在京都大学,大阪市大学,追平门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稻作起源与栽培稻起源是相互依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两者部分重迭,但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理论和侧重点明显不同。栽培稻起源研究无论认为栽培稻起源于多年生野生稻,还是主张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弘扬传统稻作文化,发挥稻作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发掘和继承该文化.通过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了空心村稻作文化存在多样性,分析了其消失的原因在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现代农技的推广使得传统的稻作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建议采取以下3个措施来传承:①全面分类整理空心村的稻作文化,编写稻作文化的乡土教材,为稻作文化传承提供基础资料.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借助现代媒体展示和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③建立展览馆和互动体验馆,为传统稻作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打造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旨在避免传统稻作文化在空心村中消失. 相似文献
15.
16.
连云港的古代农业与稻作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海州地区的地方史志中 ,关于连云港的古代农作有些重要的载述 ,指称云台山沿海地区的稻作年有两熟 ;类有三种。且品质优良 ,曾经作为给皇家的贡品。现代考古学兴起之后 ,田野工作中的大量发现又涉及这一地区农作尤其是稻作的起源。我们从 1979年开始搜集地方农史资料 ,并就稻作起源问题与被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的南亚、云南等地相比勘 ,于 1983年在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的《农业考古》上提出中国大陆沿海山地是稻作起源地 ,而云台山的诸项特征及考古遗存最为引人注目。在 1985年又应邀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墟… 相似文献
17.
1987年5月始的半年间,我作为外籍研究员居住在上海复旦大学,并以此为据点,访问了中国各地的农业史研究机关。历访数目多达11个城市的四十余所院校及研究机构。那时得以与七、八年以前由书信进行多次交流的许多中国研究者见面,还得知中国的农史研究正以日本不可想像的速度飞跃发展。其概要发表在名为“中国农史研究现状——中国农史研究机关访问记”(《东海史学》第22号,1987年。译文载《农业考古》1988年2期。)的报告书中。关心此事者,可参照该报告。 相似文献
18.
司侠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89,(3):62-64
“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当前,严竣的农业现状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最近,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何康的《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一书。该书约22万字,收录了作者1980—1987年期间的讲话和文章26篇。内容涉及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对农业发展战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和教育、乡镇企业、土地管理、水土保持、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水产、花卉、农业环境保护等问题均有论述。我欣喜地捧读之后,感觉获益极大,确实给我不少启迪。我认为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南方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给中国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牵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干扰了中国南方的社会和谐和稳定。枯水季节和年份,又会造成长江干流持续断航,珠江流域持续干旱,而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又会面临地基沉降和海水倒灌的威胁。若不稳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淡水资源补给,上述各种灾变必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史问题点》是日本历史学家西(山鸟)定生代表作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部第一章。《中国经济史研究》全书共分三部,而这一章则可作为全书的绪论,因为全书各部分的主要观点都在本章中得到体现。文中主要概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发展历程,并就有关农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近日偶读此文,略有所思,仅就其中两个问题,在此略陈,不对之处,祈望指正。(一)关于农史研究的方法问题。西(山鸟)先生在总结中国农业史研究概况时提出了这一问题,此处不妨摘录文中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