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花忍冬是一种优良的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通过对金花忍冬种子采集、调制、育苗等技术的探索,培育出了金花忍冬幼苗,可为六盘山林区营造针阔、乔灌混交林提供优良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2.
稠李的播种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李在六盘山林区分布较广 ,常以乔木状混生在林内 ,作为伴生树种组成阔叶落叶混交林存在。但在大面积人工造林中 ,因少种苗 ,没有把这一适生的乡土树种用到营造混交林中 ,笔者通过对稠李种子的采种、种子处理、播种等一系列技术的研究 ,培育了大量苗木供营造混交林需要。总结出了一套稠李育苗方法 ,供参考。1 采种为了保证种子质量 ,采集成熟的种子 ,稠李种子成熟期在 9月下旬~ 1 0月上旬 ,待核果成黑色后采集为宜。2 果实处理核果采回后 ,用水浸泡 ,搓去黑色外种皮和中种皮 ,核 (坚硬的内种皮及种仁 )晾晒干 ,作调运或育苗种子处理用。…  相似文献   

3.
乳源县五指山林区按垂直分布,其林木复合群落有4种类型:1.常绿阔叶林复合群落;2.常绿阔叶树种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林木本群落;3.针阔叶混交林木本群落;4.常绿落叶阔叶矮林复合群落。本文对每种类型的海拔高度、林地土壤和主要树种等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辽东山区5种主要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的AHP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辽宁东部山区5种主要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各林型水源涵养功能为:阔叶混交林林型(Ⅴ)>柞树林林型(Ⅳ)>落叶松冠下更新红松混交林林型(Ⅲ)>红松人工林林型(Ⅱ)>落叶松人工林林型(Ⅰ)。据此,在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应提倡多树种、多层次垂直结构明显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城市群园林绿化程度很高,但一些城市仍缺少乡土树种特色,危及生态系统稳定。长三角地跨北、中两个亚热带,有三类林木群落组成,即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长三角范围乡土树种丰富,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浑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种典型林分类型的树种组成、枯落物持水特性和土壤持水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树种组成复杂程度顺序为核桃楸+花曲柳+五角枫混交林冷杉+白桦+五角枫针阔混交林辽东栎+五角枫天然林人工日本落叶松纯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树种结构稳定性更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核桃楸+花曲柳+五角枫混交林(4 003.38thm-2)冷杉+白桦+五角枫针阔混交林(3 838.54t hm-2)辽东栎+五角枫天然林(3 444.15t hm-2)人工日本落叶松纯林(3 208.85t hm-2)。  相似文献   

8.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8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了各个森林类型乔木层林分密度、物种种类、优势树种、生物量.结果表明,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落叶矮林;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5种森林类型,生物量变化不大;而在海拔1000m以上的3种森林类型,随海拔升高生物量下降,物种则增加.  相似文献   

9.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7.3t/hm2,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生物量最低为166.0t/hm2,在各类型的生物量组分中,树干组分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枝,再次是根,最低是叶。而生态功能的强弱序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阔松混交林>阔杉混交林,木材生产能力的大小序列为阔杉混交林>阔松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5a祖山林场承担的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外业调查基础上,以祖山林区林分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高程下树种结构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祖山林区树种划分为7个树种结构类型,其中针叶纯林3种,阔叶纯林3种,针叶相对纯林3种,阔叶相对纯林8种,针叶混交林4种,针阔混交林3种,阔叶混交林17种。(2)祖山林区平均蓄积量为60.24m3/hm2,单位面积蓄积量≥100m3/hm2的树种结构类型有落叶松林等14个,其中油松-杨树林、椴树-栌树林树种蓄积量可达150m3/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浙江九龙山分布有珍稀濒危落叶树种为主要树种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探明这些落叶树种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进展演替过程中生态位变化规律,选择该地区多脉青冈—鹅掌楸林演替过程中4个不同阶段的代表性群落,进展演替过程中,在群落垂直空间上常绿阔叶树不断挤压落叶阔叶树的生存空间,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对珍稀濒危落叶树种是致危生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2.
毛梾育苗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梾是天然次生林中很好的伴生树种,又是一个形态优美的观赏树种.通过对毛木来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的研究,培育大量毛梾幼苗,绿化、美化城市和林区营造针阔混交林提供优良的阔叶树苗.  相似文献   

13.
长青林业局茅坪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长势好。如何经营利用该区含常绿阔叶成分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不但关系到秦岭南坡及巴山林区此类林分的经营利用问题,而且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陕南亚热带森林景观,保存物种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1986~1988年,我们曾先后四次在茅坪林区进行树种资源调查,现就该地区林分的特点及经营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两种阔叶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广泛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他们生长繁茂,都是经过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本文选择了钩栲林、水青冈、枫香、多脉青冈林为代表,研究了它们的种群结构状况,并探讨了其演替发展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类型林分的种群结构都很复杂,组成林分的乔木树种分别为28种和29种,但前者常绿成分占88. 57%,后者常绿与落叶成分几乎各占一半。并且在海拔1000M 以下,以钩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是稳定的,而在1000~1500M 的范围里,只能形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华山松天然更新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盘山位于宁夏固原市南部,是我国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区,素有“黄土高原明珠”之称,其天然林对周边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之功效是巨大的,华山松是六盘山林区主要天然次生乔木树种之一,目前,六盘山区的天然华山松针阔混交林约0.2万hm2,华山松纯林接近0.13万hm2。本文通过对华山松天然林更新的调查,旨在分析影响华山松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而为其天然更新创造良好的生境,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1 自然概况六盘山属土石山区,地处东亚季风区边缘,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冬季寒冷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评价林分状态特征,为小陇山林区典型林分类型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升和恢复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选取林分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年龄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木健康和林分更新等10个林分状态描述指标,对小陇山5种林分类型进行状态评价。[结果]百花阴崖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栎类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551)处于状态较好等级;百花仙坪王安沟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ω=0. 47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龙门姚坝油松天然林(ω=0. 498)处于状态一般等级;麦积董水沟针阔叶混交林(ω=0. 235)处于状态极差等级。[结论]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能够对小陇山林区典型森林类型进行定量描述,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林分的实际情况,能对林分状态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生长、提升森林质量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沾河林区天然的落叶松林、云杉林、白桦林和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其近熟状态下的林分蓄积和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1)云杉林的蓄积为210m3落叶松林的蓄积180m3白桦林的蓄积148m3阔叶混交林的蓄积59m3,差异均显著(P0.05);(2)云杉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62m3落叶松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57m3白桦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11m3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生长量1.18m3,除云杉林与落叶松林外,差异均显著(P0.05);(3)天然阔叶混交林萌生起源的白桦、柞树、山杨等树种比例较大,造成林分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18.
以伊春林区新青林业局的天然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为研究对象,对群落乔木层的树种组成、生长现状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太行山林区植被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介绍了保护区内分布较为广泛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灌丛及草丛等5种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模拟方法,选择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厚度等7个林分结构因子,建立了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利用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比较了北京密云水库上游8种水源林森林类型,结果表明:1)保持水土功能大小顺序是阔叶混交林>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落叶松林;2)涵养水源功能大小顺序是山杨林>蒙古栎林>桦树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3)改善水质功能大小顺序是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阔叶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