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麦套花生品比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鲁东大地宽幅麦花生套种高产栽培应以中熟大呆品种8130、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小麦等行距一般套种,合东应以早熟大果品种寄花9号、14号等为主,鲁西则应以中熟大呆品种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中熟大果品种8130适宜密度为12~15万穴/hm2,最适13.25万穴/hm2;早熟大果鲁花14号和早熟小果鲁花13号适宜密度为15~19万穴/hm2,最适密度分别为17.53万穴/hm2和19.07万穴/hm2。  相似文献   

2.
青农2号是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以鲁麦14/烟农15//矮秆麦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70。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早熟冬小麦新品种—京花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花9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2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相似文献   

4.
九州农业试验场为了适应市场对早熟、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迫切要求,在1975年育成濑户小麦(?)、竹纸小麦(?)、水田早熟小麦(?)、朝风小麦(?)、南方小麦(?)5个品种,并达到了普及.尤其是1978年育成的朝风小麦,极早熟、优质、高产,较农林61号抗条纹萎缩病和赤霉病,普及尤为迅速;1984年种植面积约8,000  相似文献   

5.
泰山21号(原代号泰山 241)是泰安市农科所利用常规杂交方法,经系谱逐代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分别于2002年8月、11月通过山东省审定和国家审定.杂交组合为[(26744×泰山10号)F1×鲁麦7号]F4×鲁麦18号.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辽棉14刘少明杨桦辽宁省经济作物所111000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以早熟品系辽692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038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于1996年经辽宁省品种审...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 1 7号 (原代号 92 4 1 42 )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临汾 50 64为母本、鲁麦 1 3为父本有性杂交 ,经系谱育种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 ,1 999年 4月由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1 特征特性 济南 1 7号为冬性 ,幼苗半匍匐 ,抗寒性好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属多穗型品种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长势和长相好 ;株高 75cm左右 ,秆强抗倒 ;中早熟 (较对照鲁麦 1 4早熟 2 d) ,熟相好 ;穗纺锤型 ,穗粒数 3 0~ 3 5粒 ,顶芒 ,白壳 ,白粒 ,角质 ,千粒重 3 8~ 4 2 g,综合农艺性状好。2 产量表现 该品种适应…  相似文献   

8.
1 川农10号 近年来,四川省的粮食部门和一些农民喜欢白粒小麦。而四川省由于小麦收获期常常多雨,白粒小麦通常容易发芽而严重影响品质。早熟品种由于提前收获,往往可以避过春雨。小麦新品种川农10号就是这种早熟品种。它是以小麦品系78-5038为母本,85-D.H.5015为父本进行杂交,1997年选育出品系,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国审麦2003004)。  相似文献   

9.
中育 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小麦新品种。 1 990年以中育 3号为母本 ,以鲁麦 1 4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多代选择 ,于 1 995年育成。该品种 2 0 0 0年 9月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 8月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中育 6号属半冬性 ,中早熟 ,半矮秆 ,抗锈 ,抗倒高产品种。该品种幼苗葡伏 ,生长健壮 ,叶片较窄 ,叶色深绿 ,株型清秀 ,抗逆性好。成穗数较多 ,穗长方形 ,长芒 ,白壳 ,白粒 ,籽粒椭园形 ,半角质。成熟期与豫麦 2 1号相近。1 .1 抗病性好 该品种高抗条锈病 ,中抗叶锈病 ,苗期病害 (纹枯病…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麦2号(区试代号:连9791)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鉴94(73)为父本、鲁麦21为母本组配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9月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麦2005004和苏审麦200504;同时进行了该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工作,申请号为20040372.9,公告号为CNA001777E。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淮南地区,小麦由于受生态条件的影响,品质一般较差。从8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把优质作为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苏麦6号,这对解决目前粮食生产非常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满足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将发挥重大作用。1 选育经过苏麦6号的母本6698白是苏州张家港市农科所从安徽11/毛颖阿夫//丰产3号///大半1087的杂交组合中选育的早熟、半矮秆、大穗大粒的高代白皮品系,但其籽粒饱满度较差。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扬州农科所选育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好的…  相似文献   

12.
新麦2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合作,用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为母本,超高产、多抗、中早熟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F_1种子进行离子束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  相似文献   

13.
豫麦34为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其系谱为矮丰3号//豫麦2号。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早熟,抗逆。经多年试验,其产量稳定在7500kg/hm^2左右;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优质小麦标准,生育期仅224d,抗倒、抗干热风,抗条锈,白粉、根腐等多种病害。本文还介绍了豫麦34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双早熟小麦日本广岛附近的中国山地农业试验站最近宣布培育出了一个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叫做"双早熟"小麦.这个试验站从1968年以中国的小麦品种3989号作母本,另一个中国小麦品种4010号作父本杂交后,至今已完成繁育茎秆粗壮、特别早熟的小麦品种的计划.这个小麦新品种的优点是极其早熟,避免了成熟前雨季到来的突然损失.  相似文献   

15.
济麦20(原代号955159)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鲁麦14号为母本,鲁88418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3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4年通过国家和天津市审定,同年获国家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一等奖。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及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品种。2004和2005年被山东省列为首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被河南、河北和天津等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为一体,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烟农5158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高空气球对鲁麦14进行高空诱变处理后.以中选的变异后代品系烟航选2号为母本、烟农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再将其杂交F1材料进行返回式卫星二次搭载处理,通过系谱法选育成的高产优质高白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早熟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3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两优30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与新育成的高产早籼品系潭早3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早熟与高产性能突出,抗病抗逆性较强,广适性好,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凤稻21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以凤稻9号为母本、合系3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兼具早熟、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凤稻14号、15号等大理州原主栽品种,是目前云南省高海拔稻区推广中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之一,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豫麦34为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其系谱为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豫麦2号。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早熟、抗逆。经多年试验,其产量稳定在7500kg/hm2左右;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优质小麦标准;生育期仅224d;抗倒、抗干热风、抗条锈、白粉、根腐等多种病害。本文还介绍了豫麦34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0.
通麦2号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中心1996年以高原913为母本,互麦12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抗条锈、抗旱、优质、高产的春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19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代号96523品系,定名为通麦2号,审定编号:青审麦2007002。这是大通县审定通过的第2个小麦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