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油菜秆>麦秸草>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3.
选用已进行4 a温室夏季种植甜玉米、菜豆及其秸秆还田试验的温室黄瓜连作土壤,于2009年继续进行相同的处理,研究了温室夏季填闲作物及秸杆还田对黄瓜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甜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能减小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夏季填闲及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在秋冬茬表现较明显,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种植菜豆处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填闲作物及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夏波 《西南园艺》2014,(5):41-44
通过对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区县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数据分析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施用腐熟剂的水稻、玉米、油菜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容重和pH值;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分别对水稻、玉米、油菜后茬作物产量提高效果也较为明显,说明秸秆还田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小麦茭白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不同还田处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田面水水质变化及茭白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常规基施化肥为对照,设置秸秆全量还田+基施化肥、秸秆堆肥(秸混肥)还田+基施化肥、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常规基施化肥减量20%5个处理。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处理对茭白采收后土壤pH、全氮含量的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EC值、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秸混肥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茭白产量,但茭白品质改善的效果不显著。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但茭白产量最高。基施化肥减量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茭白产量品质无明显影响。茭白不同生长时期田面水的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面水pH、COD和总磷、全钾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检出限(0.5 mg·L-1),小麦秸秆还田对茭白田面水面源污染无影响。综上,麦茭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可用于培肥土壤、增加茭白产量和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乌兰县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青 《北方园艺》2012,(11):162-163
在柴达木地区,设置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常规施肥+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全量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 3个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与没有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但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相比,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好,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效果最好,3个秸秆处理的后茬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功能秸秆腐熟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的处理与不施用腐熟剂的CK1相比,提高了番茄产量,改善了番茄品质,其中单产增加9.29%,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70%、17.00%、7.01%。此外,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促进了土壤中秸秆的腐熟,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碱解氮增幅为64%~89%,速效磷增幅为60%~90%,速效钾增幅为37%~79%,同时降低了土壤EC值;综上所述,在该区域种植大棚番茄,应提倡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降低1/3左右磷钾用量,并且配合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可以达到番茄稳产、增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论秸秆还田的技术手段及特点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油菜秸秆资源丰富,采用传统还田方法,油菜秸秆分解腐熟速度很慢。为探索油菜秸秆直接还田方法,开展了秸秆腐熟剂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施用有机废物发酵菌曲、腐秆剂,秸秆可提早腐熟,与无油菜秸秆还田相比,减少了稻田杂草生长,降低了水稻发病率,增产效果显著;与油菜秸秆还田不施用腐熟剂相比,施用两种秸秆腐熟剂虽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未达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明理 《中国蔬菜》2016,1(1):96-97
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栽培模式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各种虫害、病菌;同时水稻秸秆、毛豆豆秆、青花菜茎秆和菜叶的还田,使3种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再利用,不仅改善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而且使得周年3种作物的肥料和农药使用量比往常减少20%以上,有效实现了耕地的种养结合,保证了常年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不衰。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国家有关农作物生产药肥双减的政策,山东招远根据当地丘陵山区和作物栽培布局习惯,推广了以下八项措施,在化肥用量不增加甚至减少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苹果产量和品质,受到果农欢迎和认可。1)治酸增粪还田。针对目前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肥施用不足、草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实施土壤酸化治理、增施有机肥、秸秆杂草还田三项技术,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果业生产稳定发展。果园推广使用石灰粉(100 kg/亩)或土壤调理剂、增施发酵后的动物粪便(亩用量不少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秸秆腐熟剂对稻草的腐熟效果,筛选出适宜铜梁县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秸秆腐熟剂,进行了稻草还田施用3种秸秆腐熟剂的试验探索。结果初步表明:(1)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的稻草腐熟速度快、养分转化快,促使和加速了绿萍的生长;不同秸秆腐熟剂处理的稻草腐熟速度无明显差异。(2)秸秆腐熟剂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金葵子牌秸秆腐熟剂比施用京圃园牌秸秆腐熟剂高6g/kg;施用金葵子牌秸秆腐熟剂比施用太阳雨牌秸秆腐熟剂高7.4g/kg。(3)参试的3种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比不施腐熟剂处理增产2.5%~3.1%。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秸秆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护地田间试验的方法,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秸秆用量直接还田对黄瓜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用量还田对黄瓜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中以秸秆施用量为5 000 kg/667 m2最显著,比化肥处理增产15.3%,其次是秸秆施用量为4 0003、000 kg/667m2,分别比化肥对照增产8.43%、7.7%;不同秸秆用量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效N、P、K、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尤以秸秆施用量为4 000 kg/667 m2处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在重庆市江津89个水稻生产重点镇集中成片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推广面积1.15万hm2,施用腐熟剂344t,涉及农户4.2万户。调查分析该项目实施效果,从“作物生长环境,土壤性状及养分含量,提供的大量元素养分量,作物产量,固碳量、固氮量,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农作物秸秆代替化肥,在连作障碍严重的大棚樱桃番茄地上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地温,增加棚内CO2浓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系统,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克服蔬菜地连作障碍,提高产品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增产和增收率分别达33.65%和34.06%。  相似文献   

18.
廖群英 《西南园艺》2012,(8):31-32,34
为了搞好秀山县清溪场镇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于2010年进行了油菜秸秆还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油菜秸秆直接还田种植水稻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增产率为0.5%~11.5%,667m^2净增产值4.8~105.8元。宝地生KS100生物茵扩培剂腐熟剂对油菜秸秆的腐熟效果最好,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腐物发酵茵曲腐熟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作物定植前土壤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炭化还田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作物根际土壤代谢物、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影响作物根际代谢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3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根际3-(4-羟基苯基)丙基-2-烯酸,20-三氢氧化白三烯-B4、甘草黄素等阴离子代谢物含量以及腺苷、氯氮平氮氧化物、焦脱镁叶绿酸A、酰基肉毒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菌酶、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阳离子代谢物含量,均可明显提高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比例,降低酸杆菌门比例。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比例与许多代谢物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部分代谢物对微生物菌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综合来看,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对根际代谢和菌群的影响和变化最大,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后,第一个月内分解速度快,分解率达到51.9%,后期分解作用平缓,全年分解率62.7%;同时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化进程,有机质含量增加2.8%,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1.54%、14.9%、46.9%。玉米秸秆还田达到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