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雪梅 《食用菌》2011,33(3):3-4
栖霞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是苹果最适宜的栽培区和烟台苹果的主产区,素有"中国苹果之都"之称。全市果园种植面积4.3万hm2,每年可产生20多万t修剪枝条。这些枝条过去大多被当柴烧掉或丢弃烂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苹果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主产国的首位。烟台自然条件优越,栽培西洋苹果有120多年的历史,1995年苹果园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6%和13.6%。烟台苹果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名气,也是我国出口苹果最多的地方。特别是80年代以来,红富士苹果已发展到170多万亩,总产11亿kg,成为全国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烟台自1871年引入栽培苹果,距今已有100余年,由于生态环境适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一、生产现状 1988年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已达到130万亩,产量达到4.55亿kg,但是果品质量下降趋势严重,出口量越来越少,1978年苹果出口量曾达到25000吨,1988年仅500吨,基本上被挤出了港澳市场。当前苹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品种老化,更新迟缓:据1987年调查,烟台市青香蕉、元帅、国光、金冠、倭锦等老品种的栽培面积76万亩(占63%),产量3.26亿kg(占94%),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2、栽培技术落后 产量低、质量差;当前苹果栽…  相似文献   

4.
“烟台苹果” 百年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烟台苹果历史悠久,公元1871年美国传道士将栽培苹果引入烟台,使烟台成为我国栽培苹果的发祥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探索和  相似文献   

5.
杨杰 《烟台果树》2023,(4):21-22
<正>苹果产业是烟台最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它关乎烟台市的国计民生。烟台苹果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苹果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重要作用,概括的讲,是因为烟台发展苹果具有九大优势。1传统优势烟台是中国苹果的发祥地,超过150年的苹果栽培生产销售发展的历史,烟台人种植苹果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6.
<正>优良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1871年传教士将西洋苹果(大苹果)引入我国,开启我国大苹果种植的新纪元,烟台也被称为我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在150余年现代苹果发展历史中,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是由品种更新换代所带动。烟台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果业企业持续进行苹果品种更新,引进、选育、推广特色苹果新品种,在新品种带动产业发展、果农致富、  相似文献   

7.
<正>烟台是中国现代苹果发源地,苹果栽培历史最久、基础最好。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名扬四海、驰名中外。烟台苹果的精深加工产品有果汁、果酱、果脯、果胶等七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盟、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台市苹果深加工产业的振兴延长了苹果产业链,构成了苹果种植与企业生产的双向良性互动,为烟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烟台是全国知名的苹果产区,2021年全市苹果栽培面积15.94万hm2,苹果总产量574.64万t (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2.50%),收入287.28亿元。苹果种植对烟台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苹果园土壤生态劣化,气候变化异常,造成果锈、黑点、红点、痘斑、鸡爪纹等影响果面光洁度现象频发,严重年份上述病果率可达15%~20%,造成的降级、减档等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占苹果总收入的10%以上。果面光洁度,果农称之为表光,  相似文献   

9.
《烟台果树》2012,(3):55-56
近日,"烟台苹果"被推至风口浪尖。一个极少数果农使用"药袋"的事件迅速发酵,演变成为对知名品牌"烟台苹果"的质疑,让消费者产生了恐慌心理,也直接导致烟台170余万无辜果农"很受伤"。这则事  相似文献   

10.
烟台苹果面积大,产量高,历史悠久。截至2018年底,烟台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18.84万hm^2,产量达到535.1万t,连续10年位列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榜榜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苹果”。如何确保烟台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烟台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烟台苹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树势衰弱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预防苹果树势衰弱和弱树转壮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苹果是烟台的主要栽培水果,以红色品种为主,优良的黄色和绿色品种较为缺乏。为丰富烟台地区的苹果品种结构,增加黄绿色品种,本研究通过引种和杂交育种方式,筛选出15个黄色和绿色苹果品种,在烟台地区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物候期等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5个品种在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和成熟期方面均存在差异,成熟期从7月中旬至11月上旬,每个品种有各自的特点,均可作为特色黄色和绿色苹果品种在烟台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新植矮砧苹果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矮砧集约栽培种植模式,是近年来烟台地区重点推广的苹果集约化种植模式。依托国家省市补助资金项目,烟台各县市区均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矮砧集约高效苹果园。烟台市农科院苹果研究所组织科研人员,对全市矮砧苹果园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发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田利 《北方果树》2020,(1):47-49,56
自从外国传教士1872年将苹果引入中国烟台以来,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突破300万hm2,成为世界苹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我国北方有相当的农户是苹果生产的受益者,通过种植苹果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小康梦,过上了好日子。通过种苹果积累了财富,起新居,购小车,买家电,改善了生活条件,实现了果农富、果乡美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4.
<正>据地方志记载,1871年,由美国引进西洋苹果与当地苹果嫁接,培育出品质独特、驰名中外的烟台苹果,自此,烟台成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祥地。截止2022年,烟台苹果种植面积248万亩、总产量558万吨,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打品牌,烟台人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5.
目前烟台苹果栽培总面积已发展到270万亩,总产量190万吨。新优品种面积占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产量占70%以上,其中红富士栽培面积170万亩,产量120万吨。与其它苹果产地相比,烟台市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在品种资源、栽培管理技术及产后处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面积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苹果面积出现了两个快速增长期,一个是1985-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苹果面积大体从130万hm^2上升到253万hm^2;另一个是1991-1996年,苹果面积大体从166万hm^2上升到299万hm^2。尤其是第二阶段,苹国种植飞速发展,栽培面积以每年新增20-26万hm^2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烟台是我国栽培苹果最早、栽培管理水平较高、苹果套袋在全国既早又多的地区。虽然近几年苹果套袋已被许多果农所接受,但全套袋栽培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概论如下,供参考。1 给早、中熟品种套袋的利弊 多年来,给早、中熟苹果品种套袋者较少。原因是早、中熟品种价值低,上市时间短、花袋钱、费工、效益低。2001年,凡未套袋的金帅、红星、乔纳金、新嘎拉  相似文献   

18.
正富士苹果品种在长期的栽培中,产生了大量的早熟芽变类型,成熟期较晚熟富士普遍提早,如日本选育出的红王将、红将军、弘前富士,韩国选育出的极早熟富士A,我国科研单位选育出的昌红、晋早富、望山红、早熟富士王、烟农早富、玉华早富等品种。早熟富士系品种由于果实外观近似富士,且成熟期早,深受市场的欢迎,已成为生产上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类型。在烟台地区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现将烟台地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梨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烟台梨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众多。但是受市场和消费者影响,烟台梨起伏波动较大,现将全市梨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总结如下。1烟台地区梨产业发展状况1.1种植面积变化烟台梨发展分三个阶段,从建国到上世纪90年代为发展阶段,90年代到2010年为调整阶段,2010年以后趋于稳定。1980年烟台梨种植面积有0.85万hm2,种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苹果栽培的历史与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苹果属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在苹果属植物中,作为果树栽培的有苹果、沙果、海棠果等多种。据文献记载,我国的苹果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最初称为柰,在汉代的上林苑中所种植的柰,已有三个品种。到了公元3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一带已经大量栽培苹果属果树了。19世纪中叶以后,国外大苹果品种通过西方的传教士引入中国,经过当地群众的选育、繁殖、推广,已有一定的规模。尽管栽培历史短,但发展速度很快。1952年,我国苹果产量只有11.8万吨。2001年苹果面积发展到206.62万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