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切果蔬具有新鲜、营养、卫生和方便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正逐渐发展为现代果蔬消费的重要形式。果蔬营养物质丰富,含水量高,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组织液外流、失水、褐变、腐烂等,严重影响了鲜切果蔬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涂膜保鲜能有效改善鲜切果蔬的新鲜度,延长货架期,高效、天然、无毒的可食性涂膜及保鲜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鲜切果蔬的品质劣变性状,综述了可食性涂膜在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可食性涂膜对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并对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溢彩 《中国果菜》2014,(7):40-41
夏天到了,大量水果蔬菜都上市了。因为天气的原因这些新鲜果蔬非常容易变质,此刻保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小编为你简单介绍如何简单又有效的保存新鲜的果蔬,让您过一个新鲜的夏天。  相似文献   

3.
新鲜果蔬的储藏是一个复杂多变且又难以控制的过程,会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臭氧、超声波、电解水和微波等物理加工技术,可以延缓果蔬的后熟及老化,从而保持果蔬的品质,维持果蔬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本文综述了臭氧、超声波、电解水和微波等物理加工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作用原理和优势,尤其是在减缓果蔬氧化褐变、延长保质期和保持品质等方面的作用,为果蔬保鲜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果蔬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今,果蔬市场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可喜局面,果蔬品种的高档化、多样化、新鲜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然而,又随着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一个新课题——果蔬的贮藏和保鲜,已摆在我  相似文献   

5.
徐莉 《蔬菜》2006,(10):30-31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对果蔬新鲜度和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市场对果蔬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果蔬保鲜方法主要有低温冷藏、气调贮藏、辐照、化学方法和保鲜膜包装等。与其他方法相比,保鲜膜包装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的优点,因此果蔬保鲜膜的研究与应用必将得到充分的重视。一、果蔬采后特点及保鲜膜的保鲜机理采收后的果蔬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依旧在进行着旺盛的生理活动。首先果蔬通过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呼吸热,若呼吸热不及时除去而在果蔬内部或贮藏环境中积累,就会提高果蔬…  相似文献   

6.
切割果蔬保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切割果蔬 (minimallyprocessedfruitsandvegetables)是指新鲜水果、蔬菜原料经分级、清洗、整修、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处理 ,供消费者立即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一种新式果蔬加工产品。也称最少加工果蔬、半加工果蔬、轻度加工果蔬、调理果蔬。切割果蔬的加工与传统的果蔬加工如冷藏、冷冻、干制、腌制等不同 ,其产品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仍然保持生鲜状态 ,具有新鲜、方便、可食率 1 0 0 %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的加快 ,对健康的关注 ,人们的消费模式以及对饮食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营…  相似文献   

7.
荔枝采后病害与颉颃菌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鲜水果、蔬菜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 ,新鲜果蔬贮运过程中约有2 5%的产品因腐烂变质不能利用 ,有些易腐水果和蔬菜采后腐烂损失在 3 0 %以上。果蔬变质腐烂的原因可归纳为 3个方面 :果蔬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 ,病原微生物侵染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 ,三者相互影响 ,但最终是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果蔬采后腐烂 [1] 。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驰名中外的荔枝 ,采后变褐腐烂问题更加严重 ,历来就是生产和贮运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会对荔枝保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从病害角度 ,论述了荔枝贮藏保鲜中病…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省,但随着国内果蔬贸易的不断发展,果蔬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贮藏保鲜是果蔬生产、运输、保值和增值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果蔬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果蔬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品牌优势、合理配套保鲜技术等角度指出了辽宁省果蔬贮藏与保鲜加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辽宁省果蔬贮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具体包括冷藏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照处理等主要果蔬保鲜方法的保鲜条件及保鲜效果。通过综述发现,冷藏贮藏温度保持在0~10℃时对果蔬保鲜效果最好,操作简便,应用较广。为果蔬保鲜贮藏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蔬保鲜运输是保证果蔬品质、减少果蔬腐烂、提高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系统不健全,果蔬流通腐烂率高,损失大,给农户和经营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青海地区海拔高,交通存在较多的不便,果蔬安全流通运输的难度更大。如何更好地进行果蔬保鲜运输,是当前果农和经营者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果蔬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提高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韵涛 《中国果菜》2010,23(1):54-55
气调库的贮藏实际是在冷藏的基础上人为地造成特定环境气体成份。冷藏加气调是果蔬贮藏的双控指标,更能有效地抑制果蔬呼吸、减少水分蒸发、延缓生理代谢推迟后熟衰老进程和防止腐败变质,从而减少贮藏损失,延长保鲜期,使果蔬更长久地保持新鲜和优质的食用品质。只有冷藏加上气调保鲜才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果蔬生理生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对新鲜果蔬的品种、数量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贮藏中长期采用的化学合成保鲜剂的食品安全性提出质疑,使果蔬、肉类食品的贮藏保鲜逐步朝着注重物理方式,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天然品质、食用安全、方便、低能耗贮藏方向发展.自然冷源和湿冷贮藏等物理保鲜方式正是顺应这种发展潮流而逐步得到人们的承认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很快,其中采用降温、降氧、控制二氧化碳及乙烯含量的气调保鲜是世界上果蔬贮藏的最先进方法。本文介绍了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的方法、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及气调库的气密性要求和施工技术。一、果蔬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物流行业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现代物流技术突飞猛进,加速了货物运输,优化了货物储存。果蔬物流具有特殊性,采摘之后的果蔬需要进行保鲜处理,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为了提高果蔬贮藏效率,需要采用物流保鲜实用技术。在物流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研发了新的果蔬物流技术,部分果蔬物流技术面向小规模产品,部分果蔬物流技术面向大规模产品。那么当下我国物流保鲜技术如何呢?《果蔬贮藏及物流保鲜实用技术》一书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果蔬采后保鲜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分析了果蔬贮藏的关键保鲜技术与物流管理要点。该书介绍了农户贮藏果蔬的常规方法与企业大规模贮藏果蔬的现代方法及先进物流技术的操作流程,为技术应用者提供了便利,可以作为果蔬贮藏加工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妞 《中国果菜》2020,(3):6-8,17
微生物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实际应用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中的并不多。本文分析了目前已经应用到果蔬保鲜领域的微生物素种类,有乳酸链球菌肽、溶菌酶、木霉发酵液等,分析了其抑菌保鲜原理及研究现状;并结合微生物素的特点,提出了微生物素在未来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发展趋势,即面对冷藏技术使用不完善的现象,可以开发利用更多的微生物素种类,如纳他霉素、红曲霉素、短梗霉多糖等,为今后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果蔬防腐保鲜一般采取冷藏或冷藏与化学杀菌相结合的方法,但化学杀菌存在化学制剂残留的风险,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果蔬防腐保鲜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微生物防腐保鲜是一种新型果蔬防腐保鲜技术,因安全、无毒、无害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微生物防腐保鲜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其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并...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果蔬保鲜技术,并展望了新型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近一步研究果蔬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果蔬采后热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热处理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果蔬采后热处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果蔬热处理的保鲜机理。  相似文献   

19.
保鲜贮藏是保持果蔬产品鲜活品质和营养价值的主要手段。从事果蔬产品保鲜贮藏者 ,最终目标是获取经济效益。从技术角度探讨 ,影响果蔬产品保鲜贮藏效益的因素主要有 4方面 ,即保鲜设施的整体水平 ;果蔬产品的属性 ;保鲜技术和保鲜效果 ;经营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果蔬在采后贮运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生命活动,消耗营养物质,果蔬品质也在逐渐下降。如采收后不作保鲜处理,由于生理衰老、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等原因,果蔬极易腐烂变质。北方寒地气候冷凉,早晚温差较大,这对当地的果蔬储运极为不利。本文总结了北方果蔬的保鲜储存现状,并针对现阶段果蔬保鲜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