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城变电站是一座35 kV变电站.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10 kV线路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2008年2月20日,该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报警,与此同时10 kV璜溪线速断跳闸.运行人员首先选择处理接地故障,发现10kV安丰线L2相接地.断开安丰线断路器后开始试送璜溪线断路器.这时10kV母线接地报警,显示L1相接地.断开璜溪线断路器后接地报警解除.运行人员判断璜溪线L1相接地.  相似文献   

2.
何连兵 《农村电工》1999,(11):32-32
1 事故经过1.1 1998年10月16日5:36,天气晴朗。湖北省宜昌县35kV桥边农用变电站中控室警铃响,发出10kVⅠ段母线接地信号,三相电压A相10kV,B相0kV,C相10kV。值班员还没有反应过来,喇叭响,桥06开关位置红灯闪光,桥06开关过流跳闸。15:40喇叭又响,桥05开关过流跳闸。然而,10kV母线B相接地仍未消除,B相电压仍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断开桥05开关后,接地消除。  相似文献   

3.
韦明宁 《农村电工》2005,13(5):27-27
农村乡镇简易变电站均为终端变电站,设备较简单,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柱上油断路器、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等。因其结构简单而且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没有系统的保护装置及接地信号装置,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变电站无法显示。我县简易35kV变电站有13座,通过技术改造,安装了10kV线路接地故障信号装置,大大缩短了排除故障的时间。现介绍给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事故经过2018年3月7日,晴,13∶05,我外出发现10 kV线路疾控中心支线L2相导线掉在地上,立即在此警戒并询问当值调控员10 kV线路是否带电,当得知带电后要求当值调控员立即将线路停电,并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前来处理。查看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信息:12∶13,某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L1相接地,12∶15,10 kV B线路过流Ⅱ段保护动作925断路器跳闸,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信号消失恢复正常。这时回忆故障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富阳供电局35kV里山变电所10kVⅡ段母线接地告警继电器KV动作,但现场仪表及监控设备显示Ⅱ段母线电压三相均正常。(后经线路班巡线检查发现为某10kV线路单相接地。)  相似文献   

6.
1事故过程及现象本次送电线路落雷事故,过程大体如下:1994年8月8日晚7点20分左右,220kV福山变电站出线的经由城镇变电站至集贤变电站的35kV送电线路引#~52#杆B相首衔落雷。使城镇变电站35kV集贤线主进断路器及上一级福山一次变电站35kV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自动重合闻动作,重合不成功。城镇变电站中央信号反映为35kVB相接地(B相电压表指示相电压为OV),A、C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据值班员反映,在事故发生的同时,集贤线35kV线路出口处,第一基杆耦合电容器上端与线路阻波器之间引线处发生一大弧光,线路断路器跳闸后即消失。…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15日,某35kV变电所A主送线路故障跳闸,重合不成功,引起35kV母线失压解列动作,并造成变电所B的备用自投装置(A、B变电所相互自投)动作,由于备用线路的后加速保护动作跳闸,造成备用自投装置动作失败,引起全所失电。系统接线见图1。  相似文献   

8.
<正>1事故概况2013年9月,某110 kV变电站一条35 kV线路故障,过流二段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启动,合闸成功。此时断路器发生爆炸,变电站监控显示母线接地。变电站值班人员对故障线路间隔进行巡视检查发现:该线路35 kV断路器C相支柱瓷套管爆裂,部分碎片飞出。瓷套管内的绝缘子飞溅到四周。断路器真空泡联动机构密封盖被炸飞,断路器在合位。随后将故障断路器转为检修状态,组织专业人员对该断路器进行试验检查和故障相的解体检查,试验检查结果如下:断路器A、B两相外观检查无异常,C相下部瓷套管破裂。·绝缘检查,A、B两相对地绝缘电阻无异常变化,C相·对地绝缘下降为零。  相似文献   

9.
某开关为220kV系统线路开关,分相操作机构,跳闸回路有主副两个跳闸线圈,配置了双重化的两套保护,两路控制电源分列运行。设计为系统故障时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同时动作,主副跳闸回路应同时动作,跳开开关。可是当该线路发生了A相接地故障时,两套线路保护动作,但开关却拒动。随后经失灵保护动作,切除该开关所在母线上其它所有开关,将故障点隔离。  相似文献   

10.
10kV配电线路是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范围广,线路发生接地或跳闸时,影响全网安全运行。10kV线路在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维护中应规范,杜绝凭经验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在值班时发现一起10kV线路故障.当时天气晴朗,10kV母线B相接地,同时一条出线过流跳闸,重合复跳,母线仍然接地.拉开另一出线接地现象消除.后来用户来站说,当时10kV终端杆一根拉线被电弧烧断,10kV C相瓷瓶有放电痕迹,变压器、线路无其它任何故障.后试送电,试送成功.笔者认为,当时B相接地,A相、C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由于所在地为重污染区,瓷瓶污染严重,绝缘强度不够而引起放电,又因瓷瓶、架构、拉线连为  相似文献   

12.
陈铮 《湖南农机》2012,(9):114-115
在越级跳闸中,10kV线路越级跳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文章通过对10kV线路越级跳闸的原因分析,探讨如何预防解决10kV线路越级跳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伟  王礼 《农村电工》2006,14(1):31-31
1跳闸事故现象 2005年2月15日14时6分,35kV大黄变电所10kV靳寨线113断路器、鸭王线112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根据查线人员反映,靳寨线31号杆与32号杆之间,由于一辆路面施工吊车的机械臂碰触该线路L3相导线,引起单相接地短路造成断路器跳闸。15时10分,靳寨线路恢复送电。而鸭王线查无原因,15时50分试送电正常。  相似文献   

14.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而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因此允许短时间运行而不立即切除故障,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10kV、35kV线路允许接地运行不超过2h,这主要是受电压互感器和消弧线圈带接地允许运行时间的限制。1接地故障的判断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报出接地信号。区分依据: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不变,而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另两相电压不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用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合闸充电时,断路器三相…  相似文献   

15.
10kV配电系统作为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10kV双电源配电网络相比,供电可靠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农村电网多为单电源,其次输送距离略长而且沿途会有大树等障碍物,遇到雷雨大风天气线路单相接地事故时有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会进一步造成两相接地短路而跳闸,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如果母线发生故障更是影响大量用电客户。  相似文献   

16.
广东德庆35kV线路80%位于高山大岭或丘陵地区,易受雷击,根据对35kV中马线雷害案例的分析,提出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雷区加装避雷器三种防雷措施,有效地降低了35kV中马线雷击跳闸的事故。  相似文献   

17.
金湖县供电公司一座35kV变电所发生一起10kV线路接地故障,该接地故障发展变化具有典型的线路接地故障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多年的电网运行工作中,曾遇到很多次10 kV系统接地的情况,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地选线过程很快找到接地线路.期间,笔者曾遇到过同一母线上的两条线路同时同相接地的故障,之后通过正确使用选线法用较短的时间找到了接地线路.笔者现将该次故障的处理过程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2009年7月8日下午15:00,35 kV祥云变的10kV系统发生L1相接地(该站10 kV母线运行方式为单母分段并列运行),电压显示L1相0.8 kV,L2相10kV,L3相9.8 kV.  相似文献   

19.
丁俭 《农村电工》2003,11(1):30-30
1事故现象我所供电区域内一条10kV线路发生速断跳闸事故,经过对事故线路进行全线巡视,仅发现一台配变U相跌落式熔断器引线烧断并碰触电杆。故障处理后,我们把检查结果汇报调度中心后恢复送电时,线路V相又出现单相接地。调度中心通知第二次巡线,结果仍未发现故障,试送电后仍然是单相接地。通过登杆进一步检查,发现线路V相一只针式绝缘子内部击穿,绝缘子更换后,汇报调度中心恢复送电正常。2事故分析线路在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是相电压。当配变U相跌落式熔断器引线烧断碰杆发生接地故障后,V、W两相对地电压都同时上升为线…  相似文献   

20.
付顶峰  刘燕 《农村电工》2010,18(6):37-37
1 事故经过 2009年9月16日19时22分,某35 kV变电站出现10 kV线路接地报警,待运行值班员检查情况后向调度报告时,主变压器10 kV侧901断路器突然跳闸,全站停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