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茧保护和制种是蚕变为蛹,蛹化成蛾,进而通过蛾交配生产原种的极为重要的变态阶段.这段时期,蛹体或蛾体不再依靠外界供应营养,外界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死蛹率、产卵量及蚕卵的质量.因此,种茧保护期和制种期实施有效的管理技术,将对提高蚕种质量产生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的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温度24~25℃,交配时间是4 h左右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在其它温度下,交配时间少于3 h或超过5 h都影响雌蛾产卵数和卵质。  相似文献   

3.
苏5、苏6原种黑种冷藏浸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生产上常因布局变化或入库原种存在质量问题等,需要增加入库时却已过了冷藏浸酸的入库适期。为使一代杂交种生产不受影响,可采用黑种冷藏方法作为应急措施。关于杂交种黑种冷藏浸酸研究,李伟清等已有报道[1]。笔者等于1999年秋期进行了原种黑种冷藏浸酸试验,探讨符合生产要求的较短冷藏期原种黑种冷藏浸酸的实用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蚕品种1999年春制苏5、苏6原种。12 试验方法取苏5、苏6原种各20蛾,每个品种分设2组冷藏处理,每组10蛾,产卵后都用25℃保护。第1组苏5、苏6各10蛾于产卵后第7天入库,第2组苏5、苏6各10蛾于产卵后第…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贵蚕七号组合原蚕781×57A和7532×826的羽化和产卵性状,进行了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以及原蚕雌蛾产卵速度和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蚕羽化集中,雌蛾拆对后7h盛产卵,产卵快而集中,卵质优良。两原种对交时间在1—4h,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不受精卵减少,产卵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6.
从同批饲育的家蚕中选择成熟度一致的熟蚕.进行蔟中不同阶段温度对茧质的影响试验.给果表明:在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上蔟及蔟中温度保护,夏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1苏12,比春用品种杭7×杭8熟蚕吐丝终了时间短,化蛹提早.当营茧后期低于适温(75°F)范围.显著影响解舒率与解舒丝长;若升高温度.则解舒率与解郐丝长有提高倾向,且能提早化蛹.因此认为.在当前分散养蚕的情况下.蔟中管理应特别注意蔟中后期保温,以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蕈晓丽 《四川蚕业》2013,(4):41-43,52
<正>蚕种场养蚕是以生产蚕种为目的,因而称为种茧育,供种茧育的蚕种是原种。原蚕饲育以产卵量多,卵质优良为主要目标,不仅要求当代蚕生长良好,发育健全,产卵量多,卵质充实,还须顾及次代蚕的强健好养,无病高产,而种茧产质量又受蚕品种、环境条件、饲养技术、蔟中保护、桑树的培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笔者结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家蚕4龄眠起与5龄眠起时推迟饷食以及在5龄第3天进行饥饿处理,调查蚕体的生长发育、产茧和产卵情况,为制定新的家蚕共育模式技术规范以及一代杂交种生产的发蛾调节技术规范等提供试验依据。4龄起蚕推迟8 h饷食对幼虫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质量及蚕蛾羽化率、产卵量和良卵率均没有不利的影响;推迟16 h、24 h饷食,雌蚕的5龄经过延长及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蛹体质量等性状成绩显著下降(P0.05),对雄蚕的影响较小(P0.05)。5龄起蚕分别推迟8 h、16 h、24 h饷食,5龄经过延长,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及产卵量、良卵数量等均显著下降(P0.01)。5龄第3天幼虫分别饥饿12 h、24 h,熟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饥饿48 h后结茧率显著下降(P0.01),雌蚕和雄蚕分别仅为60.67%、42.66%。依据试验结果建议:农村养蚕如采用集中共育至4龄起蚕的模式,为方便共育蚕的分发配送,可适当推迟4龄起蚕的饷食时间,但推迟时间不应超过8 h;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可将4龄起蚕饷食时间推迟8~16 h,调节对交品种发育进度;无论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不宜使旺盛生长期的5龄幼虫遭受饥饿,需预先调节好桑叶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9.
针对桑蚕新品种桂蚕N2日系亲本NJ7、NJZ在原原种、原种繁育时,常规交配4 h产卵性能不够好的特性,设计了交配时间延长到5 h、6 h、7 h的试验,以4 h作对照,比较四个不同处理间有效产卵蛾圈数、单蛾产卵数、不良卵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交配时长对NJ7的产卵性能无影响,但NJZ不同交配时长产卵的有效卵圈数、单蛾产卵数有显著差异,不良卵率无显著差异,交配6~7 h,能增加有效产卵蛾圈、增加单蛾产卵数。  相似文献   

10.
"桂蚕N2"原原种制种中分别交配4 h、5 h、6 h和7 h,调查中系原原种和日系原原种制种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和良卵率。结果表明:延长交配时间能增加有效卵圈数、产卵数、良卵数率,也能提高有效卵圈率和产卵率,但仅NJZ×NJ7交配4 h的产卵率与交配7 h的产卵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4~7 h范围内不同交配时间的良卵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南丹白裤瑶族人有饲养地方家蚕品种南丹白裤瑶蚕制作平板丝的习俗。对南丹白裤瑶蚕使用平板上蔟和使用折蔟上蔟的平板丝吐出率、化蛹率、化蛾率等进行试验调查,并以普通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结果表明:将瑶蚕用平板上蔟吐平板丝时,吐丝量和蛹、蛾期的生命率指标均优于用折蔟上蔟营茧,而两广二号的表现与瑶蚕相反;相同上蔟条件下,瑶蚕相对于结茧吐丝的平板丝吐出率为140.25%,极显著高于两广二号;瑶蚕在折蔟中营茧时,双宫(多宫)茧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试验证实瑶蚕是一个适宜吐平板丝的家蚕地方品种,且好结双宫(多宫)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对原蚕生长发育阶段中败血病发生的规律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分析介绍于后。 1.幼虫期与蛹期败血病发生率调查 1.1.调查品种苏6原种,由江苏省蚕种公司提供。 1.2.调查时间 1997~2000年每年的春蚕期。 调查地点如东县掘港镇掘西村。 1.3.调查方法指定10户作为每年调查的对象,要求蚕农蚕作水平相当,每户每期饲养量不低于40g,每次随机抽查1000头,调查发生败血病的蚕(蛹),计算出发病率。 1.4.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原蚕败血病发生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3.
前报以新九和7532家蚕原种为材料,报道了后期死蛹的种类、发生时期及其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的发生状况,并从病毒学的观点阐述了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为了进一步探明家蚕原种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本文以新九、7532、芙蓉和湘晖原种为材料,从细菌性败血病的角度对败血性死蛹的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蚕品种为新九、7532、芙蓉和湘晖原种,由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多丝量品种在农村原蚕队饲养,由于设施差,饲养水平低,导致原蚕虫蛹健康性下降,繁殖系数低,卵质下降,带毒率高等。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不同环境条件饲养原蚕,对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1991年秋随机抽取我校蚕室内饲养的多丝量品种日_3和中_(5.6)的原蚕5龄起蚕,给两次桑叶后,定蚕头数,每区200头,分别设有自然温度饲养,5龄前期饥饿饲养,5龄后期饥饿饲养区,不良叶饲养区,以及目的温度饲养区(对照区)每区重复两次,每天给桑4次。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温度,5龄前期饥饿,5龄后期饥饿,不良叶等不同环境下饲养原蚕,组配的一代杂交种中_(5.6)×日_3,正反交的产卵量和卵质均低于目的温度的饲养区。目的温度饲养区的健蛹率、产卵量,良卵半分别为97.8%、660粒、99.5%。而自然的温度、饥饿、不良叶等饲养区则分别为88.5~90.08%、516~552粒、86.5~91.12%与目的温度区相比分别降低5.4~9%、15.6~23.3%,4.5~8.2%,因此,农村饲养原蚕在4、5龄期切忌低温多湿,保持目的温湿度,做好桑叶的采摘和贮藏,给以新鲜、成熟的桑叶饲养,防止蚕儿吊食受饥饿,以提高多丝量蚕品种的健蛹率,增加单蛾产卵,提高繁殖系数,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多丝量品种在农村原蚕队饲养,由于设施差,饲养水平低,导致原蚕虫蛹健康性下降,繁殖系数低,卵质下降,带毒率高等。为此,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不同环境条件饲养原蚕对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6.
蚕用营养饲料在原种生产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用营养饲料在原种生产上试验,结果表明有增加产卵量、提高叶丝转化率、提高茧层量、省叶、减少蚕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桑园不同栽植密度对种茧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划的全茧量、茧层量、产卵量和良卵率,适当提高原蚕的四龄结茧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显著提高蚕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8.
家蚕母蛾产卵时间对产卵数量、蚕卵质量和蚕卵孵化整齐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母蛾产卵规律则是蚕种保护及蚕种人工孵化的重要依据。为了给蚕种繁育中母蛾投蛾、收蛾、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处理等提供时间依据,对云南省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两广二号、菁松×皓月和云蚕7×云蚕8等3对品种的12个原原种母蛾产卵情况进行了研究。羽化成熟的蚕蛾按照品种规定形式交配4 h后拆对,母蛾投蛾后1~11 h内每小时调查产卵量,以11h内的产卵量为100%,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原原种母蛾在各个时间段的产卵量存在差异,但是产卵主要集中在投蛾后6 h内,而产卵高峰主要分布在第2~4时间段,第6~10时间段产卵量依次有所减少,而到第11时间段产卵量均有所回升。在调查的12个原原种中,云蚕7A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达到产卵高峰,2 h内产卵量超过总产卵量的50%,4 h超过80%;云蚕8B产卵速度最慢,产卵高峰期为第8时间段,7 h总产卵量超过50%,9 h超过80%。生产上可根据各品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时间确定投蛾、收蛾以及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弟 《蚕桑通报》2003,34(3):39-40
蚕种生产是以获得健康的蛹体,而使蛹体正常化蛾交配,产出优质的蚕卵为目的。后期死蛹是在蛹期保护过程中由于体质原因或创伤而感染发病,造成蚕蛹死亡,往往影响单产,给蚕种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死笼率是原蚕饲育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蚕儿幼虫期强健状况总体现。那么,死笼率的高低是否与原蚕的后期死蛹有一定的关系呢?笔者根据本场2001年春、秋,2002年春3期54A、丰一品种原蚕的死笼率及后期死蛹率的调查数据,作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1死笼率与后期死蛹率的调查见表1,死笼率为种茧调查数据,后期死蛹率为5匾雄蛹(每匾1500头)平均数。2分析与…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桂蚕8号亲本的即时浸酸适宜范围,通过对桂蚕8号亲本锦、绣、壮、丽4个品种的母蛾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交配产卵后的蚕种给予同样的保护条件后进行即时浸酸试验,以两广二号原原种中系、日系品种的浸酸标准作为参考,设置不同的浸酸时长,调查该亲本的催青发育情况及孵化成绩.探讨各品种不同的交配时间点和浸酸时长对该亲本即浸种的孵化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