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观察犬感染传染性肝炎后各器官的病理变化。采集均来自患传染性肝炎(犬腺病毒Ⅰ型)ICH试纸检测阳性的患犬,通过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并分析其病理变化。从病理切片中看到肝窦扩张,淤血明显,肝索紊乱,肝细胞部分稍显浊肿,可见少许双核肝细胞,胆汁浸入小胆管上皮;胆囊黏膜出血、水肿,胆囊壁明显增厚;小肠固有膜水肿,黏膜浅层自溶坏死;肾脏淤血、出血,近曲小管部分浊肿,远曲小管水肿,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袢充血;淋巴结结构正常,血管纤维增生,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组织细胞散在。其中肝脏、胆囊变化最为明显。表明犬传染性肝炎主要侵袭患犬的肝胆、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为病理学研究和治疗的侧重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以肝脏病变、胞肉包涵体为主症的传染病。本病分布广,无季节性,不分品种、性别、年龄的犬都具有易感性,尤以断乳后至未满1周岁的幼犬感染率、死亡率为高。 1、临床症状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40~41℃呈鞍型热型)、厌食,心跳、呼吸加快,呕吐、出血  相似文献   

3.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犬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病毒病。在临床上较多见,最常发生于不到1岁且未免疫过疫苗的幼犬,本病早期症状与犬瘟热、犬钩端螺旋体病等相似,如出现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治愈力还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犬传染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及流行病学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为大腺病毒Ⅰ(CanineadenovirusⅠ,CAV-Ⅰ),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与人腺病毒具有相关抗原,但与引起犬呼吸道综合症的犬腺病毒互不同.双股RNA,直径55~85nm.本病毒对外界环使抵抗力较强,对乙酸、酸、福尔马林、织仿具有抵抗刀,在室温下,pH3~9范围内至少可耐受30min,在干燥的美使中可以存活3~11d,4℃保存于50%中性甘油生理盐水中可存活数年,低温下可长期存活,37℃可存活29d,但在50~68℃下,5min即失活.本病毒在4℃、pH7.5~8.0时,可凝集鸡红细胞.在pH6.5~7.5…  相似文献   

5.
6.
犬传染性肝炎(ICH)是由腺病毒引发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对两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具体表现为呕吐腹泻、眼结膜黄染、弓背站立症状的病犬,通过临床症状、血常规、血清生化和病原鉴别诊断,确诊两例病犬所得疾病为犬传染性肝炎。采取止血止痛、止泻、药物治疗等措施后,两例病犬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传染性肝炎病毒Ⅰ型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特征。病毒含脱氧核糖核酸,其抵抗力相当强,冻干后能长期存活,在0.2%福尔马林中经24小时灭活,60℃三至五分钟可灭活,对乙醚和氯仿有耐受  相似文献   

8.
2003年3~5月份,通过对洛阳地区犬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发现,该地区主要以CAV-Ⅰ引起的犬传染性肝炎散发流行为主,临床观察得出病犬早期眼部有大量粘性分泌物、肝区触诊有明显疼痛反应,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主要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通过定期免疫接种和采取一般的兽医卫生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9.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最近接诊的一北京白犬 ,患病已半年 ,周期性发烧 ,精神萎顿 ,厌食 ,干咳 ,经多方救治仍未见效。后前来求治 ,治疗3d即见效 ,1周后痊愈。1 临床症状及诊断  犬食欲下降 ,体温上升至 4 0℃ ,呼吸、脉搏加速 ,呼吸困难 ,干咳 ,胸部听诊有磨擦音 ,外表黏膜苍白 ,牙龈出血 ,扁桃体肿大 ,结膜发炎 ,流泪 ,角膜干燥 ,被毛无光。根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为犬传染性肝炎。2 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 ,辨症施治。①皮下注射鱼腥草注射液 ,具清热解毒、抗感染的功效 ,2次 /d ;②皮下注射安痛定 ,解热镇痛 ,2次 /d ;③皮下注射瘟毒泻痢停 ,2次 /d ;…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宠物疾病也越来越多,从宠物医院了解的情况而言,犬传染性肝炎发病率也明显提高.该病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幼犬,成年犬很少发生且多为隐性感染,大多数成年犬发病也多能耐过.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发,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对青海玉树地区的30份流浪犬血清样品进行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犬2只,阳性率为6.67%.表明玉树地区流浪犬存在传染性肝炎病毒的感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该地区犬传染性肝炎防控力度,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在超微水平上对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DNA在感染的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胶体金颗粒不仅特异地标记在细胞核致密型包涵体上,而且在细胞质致密型包涵体上也有胶体金颗粒的特异标记,提示细胞质内含有大量ICHVDNA成分,从而为ICHV的细胞质内装配途径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犬传染性肝炎(ICH)微量血凝诊断法(MHA)从试剂、术式和样品处理方面进行了研究。肝脏样品采用60℃加热,3000 r/min离心的处理方法。术式采用总量为0.1mL的3排微量法,即血清样品的第1、2排分别加4单位1型犬腺病毒(CAV-1)和2型犬腺病毒(CAV-2)HA抗原,第3排加稀释液作为血清对照,同时测定CAV-1和CAV-2的HI抗体;检测肝脏和培养物样品HA效价,则用HA增强法,即第1、2排分别加稀释液和CAV-2血清为测定排,第3排加CAV-2和CAV-1两种血清为特异性抑制排。结果60份肝脏样品、80份细胞培养物和60份血清样品全部正确检出,与微量补反(MCF)检验结果全部相符。另外进行了新鲜和醛化人O型RBC比较试验,结果两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犬腺病毒I型(CAV-I)E3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以CAV-I DNA为模板,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犬传染性肝炎LAMP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在63℃恒温下30min内实现目的核酸的大量扩增,在可见光下即可直接观察扩增产物荧光颜色变化来判定结果。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表明,该LAMP检测方法只对CAV-I有特异性扩增,对其他无关核酸无扩增。与常规PCR检测相比,LAMP的检测灵敏度较好,最低检出限为10-7TCID50,是PCR检测方法的100倍。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 LAMP阳性检出率为36%,与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符合率达96.8%,与PCR检测的结果符合率达100%,且快速简便,成本低,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的快速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16.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ICHV)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Serum neutrolization,SN)抗体与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抗体,本研究对8份ICHV免疫的犬血清同时进行了其SN抗体和HI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SN抗体和HI抗体具有正比线性关系SN≈8×HI,并绘制了标准曲线。由于血凝和HI试验不需应用活的试验宿主系统,而且可在3 h内获得结果,操作经济简便,因此可通过测定HI抗体的效价来推算出SN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7.
MDCK细胞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BJ—1株后6h未见明显改变;12~18h胞核肿大,核内形成黑色颗粒样球状体;24h胞核内偶见病毒粒子,36h许多细胞内含病毒、病毒副晶体、形态各异的包涵体和多种板层样结构;48h感染细胞核膜以破损或出芽方式将成熟病毒粒子释入胞浆.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及其病毒抗原在感染细胞内外的定位.结果显示:(1)吸附在细胞膜表面的病毒粒子,主要通过细胞吞饮作用侵入细胞,而吸附在微绒毛膜表面的病毒粒子则可直接“渗入”细胞;(2)在病毒感染不同时用的细胞核内观察到均质型、微粒型、颗粒型、副晶格型、病毒包涵体型及致密型等6种类型包涵体,其中前5种能被免疫金标记,它们是尚未形成病毒粒子的抗原蛋白、病毒装配后剩余的抗原蛋白或ICHV的病毒粒子结晶,致密型包涵体未被免疫金标记,可能是病毒DNA;(3)感染细胞内出现的某些特殊结构均不具有病毒抗原性,其中纤维样结构和管状结构在病毒增殖过程中起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V-Ⅰ)引起的疾病在犬、狐、熊等动物中有很强的致病性。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主要引起犬传染性肝炎和熊、狐脑炎。该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对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就CAV-Ⅰ的流行状况、诊断及免疫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感染犬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给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性研究提供科学参数 ,对 180只附红细胞体中度 -重度自然感染犬 (德国牧羊犬 80只 ,拉布拉多犬 6 0只 ,史宾格犬 4 0只 )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与正常指标比较 ,感染犬体温升高 ,脉搏、呼吸加快 ,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均低于正常 ,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值、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尿酸降低 ,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血糖、肌酸激酶升高 ,谷草转氨酶、血钾、血钠、血钙略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