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的现状,笔者从杂交水稻种子和试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论了造成杂水稻交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本文中提出了应从加强稻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控制种子含水量、加强贮藏期间管理和种子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的现状,笔者从杂交水稻种子和试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论了造成杂水稻交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本文中提出了应从加强稻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控制种子含水量、加强贮藏期间管理和种子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杂交水稻虽然产量高,但这几年农民普遍反应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不高,经常会出现烂种烂芽问题,有的种子发芽低于80%,给农民和种子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造成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途经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很多农户反映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作者主要阐述了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是怎样造成的,从加强稻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控制种子含水量、加强贮藏期间管理和对种子检验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析辣椒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辣椒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唐萍李兵(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沈阳110161)辣(甜)椒,营养丰富,是一年四季人们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近些年来,由于蔬菜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用种量也呈上升趋势;但生产所用种子,发芽率普...  相似文献   

7.
常优1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制种容易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太湖稻区等地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合理灌水,治好病虫。  相似文献   

8.
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信杂粳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广谱广亲和性的认识 ,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典型常规粳稻豫粳 3号为父本 ,测交选配出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信杂粳 1号。该组合克服了籼粳杂交常出现的一系列负效应 ,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特点 ,适于在河南黄河以南中上等肥力稻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西瓜杂交种的质量,确保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根据多年制种生产的经验教训,对西瓜杂交种子纯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3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粳杂3号系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N5088S为母本,粳型恢复系闵恢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大粒多,穗型半直立,适合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介绍了鄂粳杂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稀播壮秧、适时早插,重施底肥、酌施穗肥,科学管水、适度轻晒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1粳杂交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据市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为漓渚乡朱家坞农户供种单位的库存甬优1号发芽率为94.01%、甬优3号93.75%;为市区农户供种单位的库存甬优1号发芽率为93.71%、常优1号为86.75%,全部达到国家标准(80%).可初步判断这次面上反映粳杂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不是劣质种子坑农事件.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我们分析造成晚稻粳杂种子发芽率低、烂种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A”דR254”杂交选育、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2001年引种示范种植,表现出明显的优质、高产及适应性好等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常优1号”生产力水平及其肥料报酬率,笔者进行了优质高产高  相似文献   

13.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育成的三系优质杂粳新品种。综合性状为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性强、制种相对容易等,2002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至2004年苏州市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已成为本地区水稻主栽品种,且随栽培技术成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我市推广势头和农户接受水平正在逐年提高,2003年以来每年示范面积均超过5000亩,但出现育苗发芽率差、出苗成苗率低的突出问题,影响了该优良品种的全面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