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进行科学断奶,防止断奶应激 对仔猪断奶可实行"三维持、三过渡"的原则."三维持"一是仔猪断奶后不直接转入保育舍而是维持在原圈饲养(将母猪转移)一周,然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二是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维持原用饲料(乳猪料)继续饲养1~2周.三是维持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进行并群或调群.  相似文献   

2.
(一)进行科学断奶,防止断奶应激 对仔猪断奶断奶可实行"三维持、三过渡"的原则."三维持"一是仔猪断奶后不直接转入保育舍而是维持在原圈饲养(将母猪转移)一周,然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  相似文献   

3.
在规模化猪场从事过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朋友们都知道,一般在仔猪断奶一周后,都要将分娩舍的仔猪转至保育舍,此时,就要对原本不在同一窝成长的仔猪进行并群饲养,通常是两窝并一群。并群后,由于猪具有确立各自在群体中的地位的习性,就必须通过咬架争斗来决定,这种战斗往往要持续12~24h,战斗结束后,每头仔猪通常是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4.
一批刚断奶的仔猪按计划转入保育舍开始了保育期生活,那么有哪些关键因素可决定该批仔猪是一群健康的还是一群从保育期至肥育期自始至终需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集约化猪场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仔猪断奶后在分娩舍内原圈饲养3~4d左右转入保育舍饲养,仔猪离开母体,由原来的吃奶水和饲料转变为单纯吃饲料,再加上转栏和强弱分群等因素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的应激。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奶至60日龄左右仔猪的饲养阶段称为保育,  相似文献   

6.
保育期仔猪是指断奶到60~75日龄,体重在18~20千克的猪,保育期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1分群与调教刚断奶的仔猪一般在原圈饲养1星期后转入保育舍,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和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群,这样有利于减轻混群应激,减少相互咬斗,有利于生长发育。仔猪赶进保育舍前几天,饲  相似文献   

7.
保育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所以提供健康、均匀的断奶仔猪对保育舍的生产有帮助。 保证每头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初期只能靠被动免疫获得抗体从而增强抵抗力,减少保育期部分疾病的发生。补铁应采用铁剂。  相似文献   

8.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确保育肥猪快速生长的关键,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做好断奶仔猪过渡转舍工作规模化猪场仔猪一般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刚断奶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为使其安全转入保育舍饲养,必须做好饲料、饲养、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过好断奶关。主要措施是:①断奶前3天母猪要限制喂料量和哺乳次数,促进仔猪在断奶前采食较多饲料,帮助仔猪由吃母乳逐渐改为吃固体饲料,以防发生营养性腹泻。②要维持…  相似文献   

9.
王建鹏 《养猪》2012,(4):104-104
2011年3月,笔者所在猪场产房仔猪暴发流行性腹泻,该场实行10日龄早期断奶至保育舍饲养,采用以下饲养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对病弱猪分栏饲养,提高栋舍温度把产房断奶病仔猪按大小强弱进行分栏饲养,并在转猪时提高舍温至28℃(加入保温灯、烧火炉、铺麻袋等措施提高舍温和床温)。2断奶仔猪口服脱脂奶粉+50%的葡萄糖水溶液根据猪群体质的强弱,对部分仔猪口服脱脂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是指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转出保育舍为止,一般指30~70日龄的仔猪。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使断奶仔猪的期末体重增加,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  相似文献   

11.
保育仔猪是仔猪从断奶后到转入生长育肥期饲养阶段的仔猪.处于保育期的仔猪,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而且由于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饲养管理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仔猪由哺喂母乳为主并补喂部分饲料转入到全天候采食饲料.  相似文献   

12.
保育猪简称断奶仔猪,其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特点,所以要精心喂养。那么怎么样才能养好呢?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养好保育猪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调栏对刚进入保育舍的仔猪进行调栏,做到每个栏舍内仔猪大小体重均匀,过瘦小以及患病仔猪需要隔离饲养。  相似文献   

13.
南漳县饲料公司第二猪场是在1995年春季投资兴建、年出栏“杜·长·大”瘦肉型商品猪5000头规模的新场。为了探讨商品猪场断奶仔猪出现的系列问题,采用了断奶仔猪到转入育肥栏前这一阶段的自制高床培育仔猪的保育舍。通过对几批转入仔猪的培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饲养5周-6周,此阶段称为仔猪保育阶段。饲养保育仔猪的工作重点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各种应激因素;采取预防保健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配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日粮,科学饲养。总之要确保仔猪在保育期内有较高的育成率,为以后的生长阶段和育肥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匡宝晓 《养猪》2004,(5):26-26
风险因子各因子的最低风险值(1)发病的危险性保育舍在仔猪转入时的卫生状况全进全出 彻底冲洗 清空漏缝地板下的粪坑 消毒 地板干燥 供暖(24℃)下降断奶前一周每头的教槽料采食量大于470克下降空气质量(断奶后最初4周期间)氨气小于10×10-6;二氧化碳小于0.15% 平均风速小于0.10米/秒;无贼风 无空气紊流 无风从漏缝地板下吹向上方 相对湿度小于85%下降温度(2)断奶后第一周28℃(4周龄断奶)下降断奶后第二周27℃下降饮水供应(2)饮水器易于接近,易于饮用,易于保洁下降断奶后第一周每头平均采食量大于1700克下降断奶日龄大于等于28下降断奶体重大…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断奶仔猪也叫保育仔猪,研究表明,猪要在生长肥育期内生产性能优良,就必须在断奶后尽可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尤其是断奶后第一周的长势,将对其以后的生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保育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差距,其饲养管理的关键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预防疾病,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快速生长,防止落膘,为肥育舍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育肥猪。  相似文献   

17.
仔猪由分娩舍转到保育舍后,由于环境变化、群体变化(并栏、分群)、食物变化(由液态到固态,由动物蛋白到植物蛋白)、饲养管理变化等诸多因素引起综合应激,常致断奶仔猪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等,有人称其为“仔猪断奶后腹泻综合症”。要解决这“综合症”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腹泻的发生,本文就控制断奶仔猪腹泻作一浅显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养猪国,年出栏商品肉猪1亿头左右,最大的40个养猪公司拥有60%的母猪。以下是美国猪场在母猪选育、断奶仔猪管理和饲养方面的一些技术要点。1个别断奶窝内较重的仔猪提前2~3d断奶,使体重较小的仔猪有机会吃到更多的母乳,从而达到较大的断奶体重。据研究,断奶体重超过6.5kg的仔猪比断奶体重低于5.0kg者提前7d达到上市质量。2一条龙饲养即把断奶仔猪直接从母猪舍转移到肥育舍,减少从母猪舍到保育舍这一传统环节,避免了由  相似文献   

19.
高原山地猪场保育猪舍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凯里市宏大良种猪繁殖场保育舍结构、部分环境指标调查分析,探讨其设计合理与否,对仔猪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保育舍设计、选材均较合理,断奶仔猪生长良好,成活率高,值得在贵州推广。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保育阶段饲养管理操作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保育舍工作任务 (1)负责全年断奶——断奶后5周龄保育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治疗工作。(2)确保保育猪成活率达到98%以上,转栏头重24kg以上,料肉比控制在1.55:1以内。(3)保育猪全期食料26kg左右,其中,小猪料不得少于6k。(4)全面做好保育舍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