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毛草莓、东北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种的胚拯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国原产的2个草莓野生种黄毛草莓(FragarianilgerrensisSchidl.)和东北草莓(FragariamandschuricaStaudt)分别与凤梨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杂交,对杂交后的幼胚进行胚拯救。研究了胚发育天数、培养基等对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明确了胚拯救条件:授粉后20~25d,MS培养基加入1mg/LBA、5mg/L2,4 D和0 5g/L水解酪蛋白。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对森林草莓种子萌发成苗的影响及不同基因型"Ruegen"(RE)和"Yellow Wonder"(YW)、不同外植体类型对离体再生频率的影响;另以八倍体凤梨草莓优系及2个凤梨草莓杂交组合种子建立试管苗无性系为试材,同等培养条件下进行叶片离体再生,比较离体再生能力,以筛选离体再生能力高于"全明星"的基因型,优化草莓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培条件下,RE发芽率高于YW,但两者后期成苗速度和成苗质量均差异不显著。叶片的离体再生效率和再生芽数显著高于叶柄。两种基因型RE和YW在相同类型外植体上,其再生效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5个11-3-2、11-4-2、YA-1、SB-8和SB-9等5个凤梨草莓基因型的再生能力比均显著高于离体再生能力高的基因型"全明星"品种,且叶片正面接触培养基的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率和平均再生芽数均高于背面接触培养基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余小玲  何业华  韩景忠  谢志亮  彭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1-9982,9987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草莓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颊和凤冠、红宝石种子为研究对象,采取种皮破坏、种子晾晒和不同发芽温度等处理,以寻求提高草莓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切开种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3个参试品种在21 d的发芽率都超过80%,远高于揉搓处理和未处理的种子;25/20℃(日/夜)条件较适宜草莓种子发芽;晾干种子的发芽率要高于晒干种子,晒干处理会抑制草莓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6.
对草莓野生资源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0种野生草莓的离体培养体系。野生草莓葡匐茎茎尖在MS+BA 1.0mg/L培养基上的芽分化率普遍高于在1/2MS培养基上的,且大多数分化芽有增殖,但1/2MS培养基上分化的幼苗较MS+BA1.0mg/L上的健壮。不同野生草莓需要不同的增殖培养基。1/2MS生根培养基对所有供试野生草莓均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野生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的离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为草莓的离体染色体加倍等育种工作提供野生基因源及前期的材料与技术。【方法】以野生东方草莓匍匐茎的茎尖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无菌苗为材料筛选其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的培养基。【结果】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有利于预防外植体褐化;野生东方草莓可通过匍匐茎的茎尖在MS+0.4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东方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mg/L 6-BA+0.1mg/L NAA,增殖倍数为11.26倍;适合其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3mg/L NAA,诱导根数多、根粗、长度长,可获壮苗。【结论】通过离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建立野生东方草莓离体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8.
南京椴种子的萌发与休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南京椴种子具有深休眠习性,自然界一般需要2-3 a才能萌发。通过对离体胚以及擦伤胚乳、去除子叶和胚根部位胚乳种子的无菌培养,探究胚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离体胚培养4 d,发芽率可达81%;划伤或侧面切除胚乳或切除胚乳基部约1/3部分,胚都能正常萌发,发芽率均在75%以上;而未进行任何处理的种子始终不发芽;用1 000 mg.L-1GA3溶液处理种子6 h,种子发芽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9.
黄毛草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白蜡种子发芽能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胚法和四唑染色法分别测定了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种子的生活力,并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测定了该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为66.0%,离体胚法测定的生活力为70.5%。发芽率测定中,清水浸种21 d或用200 mg.L-1赤霉素浸种60 h后白蜡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分别为60.5%和59.5%。采用相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分别浸种36、48 h后,发芽率分别为49.25%和53.5%,远低于前2个处理的发芽率结果。同批种子采用浸种1 d、再去除果翅的方法测得的发芽率仅为22%。从种子发芽能力各测定法历时天数来看,四唑染色法所需时间最短,约为8 d;清水浸种需要时间最长,为34 d;而离体胚法和赤霉素浸种60 h的处理分别需要15.0、17.5 d。可见,某些单位采用清水浸种1 d即进行发芽试验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赤霉素处理是白蜡种子发芽率测定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盛花期后的第13天、20天、27天、34天、41天收获的黔引普那菊苣种子的标准发芽率、加速老化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生长特性、电导率及脱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盛花期后20 d,菊苣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82.5%,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苗芽长、脱氢酶活性都比较高,电导率比较低,此时收获的种子活力最高。在盛花期后第20~27天收获的种子,其各项指标均持续较高。因此,这段时期种子的活力较高,为收获菊苣种子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倍体野生种草莓的核型,为探讨草莓的起源、进化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草莓属(Fragaria)植物4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vesca L.)、纤细草莓(F.gracilis A.Los.)、黄毛草莓(F.nilgerrensis Schidl)和五叶草莓(F.pentaphylla A.Los.)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纤细草莓的核型为2n=2x=14=10m+2sm+2m*,属1B类型;黄毛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五叶草莓为2n=2x=14=12m+2sm,属1A类型;森林草莓为2n=2x=14=14m,属1A类型。[结论]草莓二倍体及品种核型对称性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供试草莓种的亲缘进化顺序可能为黄毛草莓、森林草莓、五叶草莓、纤细草莓。  相似文献   

13.
禾谷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禾谷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小麦萌发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滤液毒素显著影响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芽和奶器官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核酸、总糖等主要物质的合成积累代谢;根受到的影响较芽大;萌发种子胚乳α-淀粉酶活性也受到抑制,揭示了禾谷镰刀菌毒素影响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合成代高考 芽根器官建成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
草莓叶柄托叶外植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在草莓试管苗继代培养时进行了单个叶柄托叶接种培养试验。在"MS+6-BA 1.0 mg.L-1~2.0 mg.L-1+IBA0.2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柄基部的托叶部位再生了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最高再生试管苗数达12.5株.托叶-1;将单叶柄托叶接种培养法应用于脱毒草莓的继代快繁,草莓试管苗的最高增殖倍数达传统方式的9倍;利用单叶柄托叶接种法继代繁殖草莓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同色兜兰种子非共生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子成熟度及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对同色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150 d的种子在1/4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100 mL/L椰子水、1.0 g/L活性炭和2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播种后90 d萌发率可达70.3%;授粉后240 d的种子在含有0.5%有效氯的次氯酸溶液中处理40 min能最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成熟种子的萌发率从14.3%提高到69.0%。  相似文献   

16.
水稻颖壳叶绿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类型水稻品种为例,对开花后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当天强势粒的颖壳叶绿素含量高于势弱,但开花10d后强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弱势粒颖壳叶绿素含量下降慢,开花后颖壳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籽粒与籽粒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强,弱势粒颖壳最大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最终粒重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在开花授粉后,套不透明袋能显著降低谷粒的千粒重,据此推测,水稻颖壳的叶绿素可能参与了光合作用并对最终粒重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杂交水稻陆两优996种子进行40℃、相对湿度100%高温老化处理,测定种子批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陆两优996制种母本群体终花期后第8~12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变化不大;第18天及以后收获的种子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降低,失去了种用价值;高温老化处理后种子中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第14天以后收获的种子淀粉含量降低较多;CAT活性以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降低最快;第11~17天收获的种子经处理后MDA含量差异不大,第8~10天以及第18天以后收获的种子MDA含量显著高于第11~17天收获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开花习性及人工授粉对结实率的影响。[方法]对鼓槌石斛开花期、果实主要特征及种子进行观察,开展种内人工授粉育种试验,采用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鼓槌石斛开花期为3月上旬~5月上旬,盛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从花芽萌发到完全开放需要36~40 d,鼓槌石斛不同唇瓣中心斑块颜色有4种:分别为棕橘色(RHS 165B)、深黑红色(RHS 187A)、深褐红色(RHS 183A)、深棕橘色(RHS 163A);鼓槌石斛有活力花粉比例在花蕾期为32.6%,开花当天为80.5%,开花15 d后为1.8%,直到花谢花粉仍有活力;于开花第2~3天进行人工授粉,异丛异花授粉结实率达92.9%,同丛异花结实率为58.1%,同株异花结实率为41.2%,而自花授粉结实率为20.2%。[结论]鼓槌石斛花粉在整个花期均有活力,通过种内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大提高鼓槌石斛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几种野生蔬菜种子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野生蔬菜种子进行了不同浸种时间 ,不同催芽温度和发芽势天数要求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野生蔬菜种子发芽的浸种时间 :葡茎苦菜、马齿苋、黄花苜蓿各为 4h,蒲公英、荠菜、车前各为 1 2 h,野苋菜反应不明显 ;适宜的催芽温度为 :黄花苜蓿和车前各为 2 1~ 2 3℃ ,其他几种在适温范围内要求较高温度 ;发芽势天数要求为 :马齿苋、荠菜、黄花苜蓿 2天 ,葡茎苦菜 3天 ,蒲公英、车前、野苋菜 4天  相似文献   

20.
雷竹人工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探索提高雷竹结实率的技术途径,用染色法和加硼酸(H3BO3)培养基法对雷竹花粉生命力进行测定,并对雷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雷竹花粉萌发率低,且活力丧失很快;喷施适当低浓度硼酸有利于花粉萌发;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雷竹结实率;种了败育和种实害虫危害可能是雷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雷竹结实率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