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2月11日在42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一项十分重要的决议,从1990年开始,把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并开展广泛的国际活动,我国简称“国际减灾十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世界突发性灾害,诸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梅啸、风暴(台风、龙卷风、旋风)、洪水、森林火灾、虫害  相似文献   

2.
每年10月2日,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减灾日”,世界各国都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十年减灾”活动。  相似文献   

3.
减灾是国际上的一件大事。联合国有国际十年减灾活动,并规定每年10月2日为国际减灾日,各国都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可见减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减灾呢?自然界的自然灾害是很多的,还有许多人为的灾害,各国的情况不同,减灾的重点也不能一样。 我国自然灾害很多,以水旱灾害为最,据统计,一般年景它们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60%以上。此外,还有风、雹、霜冻、大雪、地震、泥石流、塌方等等灾害。各种传染病又往往与自然灾害相联。 分析我国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产生情况,可以看出它们与山区的关系很大,也可以说主要由山区产生。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由于  相似文献   

4.
《云南林业》2000,21(6):2-2
今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第11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青年与教育”,特别关注森林火灾。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护林指挥部、林业厅、灾害防御协会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际减灾日”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并在昆明市东风广场举行了万人签名。这是我省一次规模较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它必将对我省的森林防火工作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森林火灾能引起联合国组织和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充分说明了森林火灾是全球性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事实也是这样,如在森…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7日,是第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规定,“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干旱的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大通过了会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为 :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2 0 0 2年国际减灾活动主要有三个目的 :1.提高全球对于山区成功减灾努力的认识 ,有了这些已存的经验 ,使易受伤害的山区人民受益。2 .进一步提高减灾意识 ,使减轻灾害及易损性的新旧方法都能共享。3.强调减灾工作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 ,能使各地社区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致命摧毁 ,尤其对于山区来说更为重要联合国发布200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张英杰  相似文献   

7.
2月2日,2011“国际森林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森林论坛第九届会议上正式启动,主题是“属于人民的森林”. 联合国在2011“国际森林年”将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设立2011森林年网站,发布使用森林年徽标,设立森林新闻发言人或信使,表彰森林英雄奖,发行纪念邮票,制作发行公益广告和宣传片,举办森林电影节、艺术摄影比赛和展览活动,开展一系列媒体宣传和其它公众活动.  相似文献   

8.
挑战荒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九四年的六月十七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正式文本完成该公约的产生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成就标志着人类共同采取行动与荒漠化斗争揭开了新篇章同年十二月第四十九届联大通过决议从一九九五年起每年的六月十七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是...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5月7~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在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大会上毕忠镇同志做了题为“中国的森林火灾和减灾措施”学术报告。5月8日,在中国科协关心与支持下,...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1月10日,联合国代表大会第53次会议确定2002年为“国际山地年”(IYM),并指定联合国所属的世界粮农组织为推动这一活动的领导机构。是实施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倡导的《21世纪议程》这一重要的长期战略体系中的一个行动。“国际山地年”的总目标是,通过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确保山区居民的生活幸福。具体地说:一是通过在山区的保护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山区居民当前及今后的生活幸福。二是提高和丰富全世界人民对山地生态系统非凡作用的认识。三是宣传与保护山区社会的文化遗产。四是关注山区时有发生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