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野生紫斑百合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多倍体新种质。【方法】以野外采集的野生紫斑百合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处理野生紫斑百合试管苗不定芽,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野生紫斑百合的诱变效果,并通过形态、气孔和细胞学观测鉴定变异植株。【结果】用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为0.3%,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变异率达到10.0%;用秋水仙素混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浓度为0.7%,诱变率达到46.67%。通过鉴定,初步筛选出了野生紫斑百合的四倍体植株。【结论】秋水仙素的浸泡法和混培法均可诱导获得野生紫斑百合的多倍体,但以混培法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 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对刺果甘草染色体倍性诱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刺果甘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05%、0.1%和0.2%的秋水仙素处理甘草种子16、20、24h,进行刺果甘草多倍体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以0.05%秋水仙素处理16h刺果甘草染色体的诱变率最低为7.5%,0.2%秋水仙素处理24h时刺果甘草染色体诱变率最高,为88.64%;在0.1%秋水仙素处理种子24h得到刺果甘草四倍体(4n=4x=32),此时刺果甘草染色体诱变率可达42%.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在园林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园林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多倍体育种成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目前,秋水仙素人工化学诱变仍然被认为是多倍体育种中最有效、成绩最为显著的一条途径。本文对近年来秋水仙素在国内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从化学诱变作用机理、诱变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野生有斑百合多基因型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方法及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多倍体鉴定技术,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野生有斑百合预培养7 d的无菌萌动种子(2n=2x=24)为材料,用不同含量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种子下胚轴明显膨大作为变异植株早期鉴定的标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核DNA含量,并结合染色体计数法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探讨在相同的种子萌动状态下,不同含量、不同浸泡时间的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并初步建立了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和鉴定技术流程。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可有效地诱导野生有斑百合萌动种子的染色体加倍,其中以浸泡处理36 h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44.43%;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叶片肥厚且增宽、叶色深绿、叶表面轻微褶皱、叶柄粗壮、生长缓慢等特征。研究还发现,植物外部形态变化不仅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存在,而且在不同基因型的四倍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下胚轴的膨大作为早期筛选多倍体的有效指标,同时结合直接测定细胞中DNA含量和计数染色体数可快速有效地培育出野生有斑百合同源四倍体植株。本研究建立的离体多倍体诱导流程除可应用于有斑百合种子多倍体的诱导外,也可为其他野生百合种子离体染色体加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多倍体诱导及种球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提高冬枣和酸枣组培苗诱变效率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枣和酸枣组培苗丛芽和茎段为试材,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研究了预培养、暗培养、二甲基亚砜和活性炭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诱变处理的组培苗丛芽和茎段进行4d的预培养、15d的暗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1 5g/L的活性炭或1 0%二甲基亚砜均可有效提高诱变频率,茎段诱变率最高达26 67%,丛芽诱变率最高达36 67%。  相似文献   

8.
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传统的种植方式及西番莲品种本身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西番莲育种及其育种的改良尤为重要。由于西番莲染色体数目少,且未发现有自然的多倍体变异,所以西番莲多倍体育种是可能的。传统的多倍体育种依靠秋水仙素来完成,但秋水仙素存在很大的不足,许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探索,如用除草剂类的Oryzalin取代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来诱导植物多倍体,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对Oryzalin在西番莲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期望取得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牛膝多倍体的诱变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变牛膝多倍体,增加新的药用种质资源,为培育牛膝新品系奠定基础。以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的诱变牛膝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处理时间,多倍体的特征及其多倍体的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碱浓度为0.2%时处理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诱变率达51.7%。变异株与对照株相比,变异株的生长变缓,叶片增宽变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根尖压片表明,对照株的染色体数为:2n =2x=42,变异株为2n=4x=84。  相似文献   

10.
秋水仙素诱变湖北百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程  田鑫  李性苑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117-3122
以湖北百合(Lilium henryi Baker)鳞片为材料,将鳞片接种于4种不同配方的芽诱导培养基中,筛选出最佳配方,用此配方诱导出丛生芽,以丛生芽为诱变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将浸透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的脱脂棉覆盖在新芽上,分别处理24、36、48 h。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6-BA 1.0 mg/L+NAA 0.5 mg/L,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率达20%。植株外观形态及气孔鉴定结果显示,多倍体植株叶片厚且增大,叶色加深,气孔的长、宽明显变大,保卫细胞密度减小。根尖染色体鉴定显示,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为48条(2n=4x=48),而二倍体的植株染色体数为24条。  相似文献   

11.
绿花椰菜多倍体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姬丹丹  赵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99-2899,2982
用改良L.D.Cua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了绿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h)多倍体育种.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幼苗对秋水仙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用0.2%秋水仙素处理绿花椰菜幼苗72 h,死亡率低,变异率高,诱导效果好.多倍体绿花椰菜在形态、生理学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上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诱导细叶百合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具有优良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并为百合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性状优良的杂交亲本,以细叶百合种子(2n=2x=24)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细叶百合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最高,达30%.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8.四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减少,气孔增大;前期生长势缓慢,叶片短缩增宽,叶色加深;后期生长健壮,叶片增大明显.通过对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变异植株形态、气孔的观察测定以及染色体倍性鉴定,成功获得了细叶百合的多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3.
东方百合Tiber多倍体诱导及其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2%的秋水仙素处理15 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3.3%.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6.7%.对多倍体植株进行组织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达到1.5,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通过葡萄的离体培养,对多倍体葡萄诱导及其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中诱导葡萄多倍体,以20 mg/L秋水仙素加入附加有0.01 mg/L 6-BA的MS培养基中包埋腋芽诱导染色体加倍效果较好。不同品种对秋水仙素的敏感反应不一,以红提为亲本诱导获得染色体加倍率分别为66.1%、64.6%的诱变株系 H0120-1和H0120-3。诱变株与原二倍体红提比较,具有多倍体的部分特征特性;诱变株与原二倍体红提气孔平均大小、气孔指数无明显差异,但诱变株存在20.8%的特大气孔。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良桑树现有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本研究采用秋水仙素对桑树的冬芽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经植物生长形态和染色体倍性检测,诱导后的对象已初现多倍体特征,表明采用秋水仙素对桑树冬芽多倍体诱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金线莲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将诱变植株进行繁殖。结果表明:以700 mg/L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处理15 h诱变率最高,达53.00%;以500 mg/L浸泡法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以700 mg/L涂抹法涂抹在金线莲茎节处诱导效果较好,诱变率为35.00%;3种多倍体诱导的效果顺序为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诱导普通番茄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番茄的三个品种为诱变材料,用0.2%秋水仙素溶液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秋水仙素诱变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诱导效果以及变异株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结果显示3个普通番茄品种均获得了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条叶百合的离体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条叶百合的抗性,对其进行多倍体改良,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附加2.00%二甲亚砜诱变离体培养条叶百合小鳞茎。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效果好,直径1.4cm鳞茎变异率达100%,直径0.7cm鳞茎变异率达92%。经对4株疑似多倍体诱变株系的染色体检测,仅有1个变异株系中含有48条染色体,4倍体细胞占63%,对其切割分离和纯化培养,最终获得1个四倍体株系(2n=4x=48)。除观察到正常的染色体外,株系1、株系3和株系4约30%左右的细胞中含有数目不等的B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四倍体葡萄深受市场的欢迎,但目前葡萄四倍体品种数量较少,遗传背景狭窄.因此,四倍体诱导研究对于葡萄育种和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采用浸泡单芽茎段法和混合培养法对京秀葡萄进行组培诱导,以探索秋水仙素浓度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变异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对诱变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浸泡单芽茎段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