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Johne和Hothinghow于1895年首先发现此病,因此又称为Johne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带来重大损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防治措施。我国在80~90年代农业部作为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本病又称副  相似文献   

2.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Johne和Hothinghow于1895年首先发现此病,因此又称为Johne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带来重大损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防治措施。我国在80~90年代农业部作为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本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牛、羊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4.
用HJS培养基从具有副结核病史的3个奶牛场,人工迫杀46头牛作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获得菌株6株,分离率为13%。  相似文献   

5.
1984年以来,应用研制的牛副结核菌苗先后在三个牧场共接种1062头牛,经6年的田间观察,注苗牛未发生临床副结核病;而未注苗的423头牛中,因副结核病淘汰44头,其中临床病牛12头。在此期间,扑杀34头注苗牛和28头未注苗牛。在注苗牛中,1头在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切片上见到少量副结核菌,1头有细胞病理变化;在未注苗牛中,16头在肠或相应淋巴结组织切片或培养物中见到副结核菌,4头有细胞病理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本菌苗抗感染力为91.76%,抗发病力几乎达100%。鞍山某奶牛场经7年菌苗接种,副结核病检出率由注苗前(1983年)的8.83%~降至0.34%(1990年)。达到了净化的目的。注苗后200~300天,大多数牛出现 CF 抗体,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消失。注苗后20天即可产生变态反应,到一个月阳转率达100%,其后一直持续在94.33%左右,至67个月仍高达86.67%。  相似文献   

6.
7.
BA-ELISA诊断牛副结核时,因出现亲和素非特异性吸附和成牛血清中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抗体而干扰诊断结果。本文在这两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异,表明稀释液中加鸡血清和Tween-80,同时增加洗涤液中离子强度,能排除亲和素的非特异性吸附;血清经一定浓度的草分枝杆菌悬液吸收处理后,能排除非特异性抗体引起的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两种副结核菌苗对感染本病的牛群进行为期六年的予防效果试验。将三年内的新生幼犊分为3个组,随机选犊,第一组(全菌苗组)注射工81头,第二组(分段苗组)注射183头;每头各于胸垂皮下注苗0.5ml,第三组(对照)175头,不注苗。注射年龄一月龄内。  相似文献   

9.
牛副结核ELISA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牛副结核病ELISA诊断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抗原。被检血清以高压粉碎草分枝杆菌吸收原进行吸收。该方法的敏感性76%,特异性97%,通过对2483头奶牛进行检测,检出率为6.1%,并与常规的补反和变态反应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牛副结核ELISA可以替代补反,做为检测牛副结核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其中奶牛是布氏杆菌病最易感动物,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引起奶牛场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以及奶牛流通的增加,原在牧区流行的布氏杆菌病在内地也悄然上升。由于该病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效益并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有效地对该病进行防治和净化极为必要。现将奶牛场进行布氏杆菌病的防治与净化关键性措施概括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副结核检疫中的非特异性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犊牛接种各种分枝杆菌,然后以副结核PPD进行变态反应试验,观察各分枝杆菌感染对副结核变态反应的干扰;从各种分枝杆菌感染牛群采取血清进行副结核ELISA检测,以观察各分枝杆菌血清对牛副结核ELISA的干扰。结果:多种分枝杆菌,特别是鸟胞内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的感染可干扰副结核变态反应;部分结核牛血清干扰副结核ELI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BA-ELISA诊断牛副结核时,因出现亲和素非特异性吸附和成牛血清中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抗体而干扰诊断结果,本文在这两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异,表明稀释液中加鸡血清和Tween-80,同时增加洗涤液中加离子强度,能排除亲和素的非特异性吸附;血清经一定浓度的草分枝杆菌悬液吸收处理后,能排除非特异性抗体引起的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牛副结核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提纯的牛副结核分支杆菌重组蛋白MAP0862-2154c作为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的包被抗原,兔抗羊IgG作为硝酸纤维素膜质控线的包被抗体,金标羊抗牛IgG点喷到玻璃纤维素膜上,制成用于检测牛副结核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用牛的副结核标准阳性血清与检测试纸条反应,在检测线处出现红色反应带,而滴加阴性血清的试纸条检测线处未出现反应条带,上述2种血清在质控线处均出现红色反应条带;试纸条可检出牛副结核抗体的最低抗原包被浓度为400μg/mL;试纸条不与牛结核病、牛布鲁氏菌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试纸条37℃保存9d后的检验结果与4℃保存的检验结果相同。所制备的试纸条具有灵敏、特异的优点,稳定性良好;10min左右即出结果,操作简便,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副结核分枝杆菌 C_2株胞浆蛋白经 Sepharose 4B和 Molselct CM-50柱分离提取出5种成份.进一步以ELISA 和 BA-ELISA 方法分析各成份的抗原性,并与三种分枝杆菌高免血清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认为 S ⅡCM①的抗原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牛副结核分枝杆菌(MAP)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以MAP的IS900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MAP特异性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经反应条件优化,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见测量为0.53 pg;与其他病原菌无任何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与行业标准的符合率为100%。该LAMP检测方法可以用于MAP的常规检疫。  相似文献   

16.
牛副结核ELISA中两种亲和抗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在牛副结核ELISA中采用的亲和层析抗原,收到了较其它抗原更为满意的结果。该抗原的最大优点是特异性较好,但不足的是经盐酸-甘氨酸(pH2.8)解吸附后,其抗原性有所减弱,致使抗原的包被量反而大于过G200凝胶柱抗原,而且通过一次亲和层析柱收获的抗原量也是很有限的,给大批制备抗原带来一定困难。考虑到目前的牛副结核ELISA主要是排除牛草分枝杆菌以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最佳的预防副结核病的候选疫苗,本研究评价了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培养上清、MAP细胞壁和MAP灭活菌体的免疫保护效果。将16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20只,分别为PBS组、菌影(Ghost)组、弗氏不完全佐剂(IFA)组、上清+Ghost组、上清+IFA组、细胞壁+Ghost组、细胞壁+IFA组和灭活苗组,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后在不同的时间点采集小鼠尾静脉血,利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三免后以5×10~8cfu/只剂量进行腹腔攻毒。结果显示:细胞壁+IFA组小鼠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p0.001),细胞壁+Ghost组次之(p0.00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IgG1的滴度均高于IgG2a (p0.001);细胞壁+IFA组和细胞壁+Ghost组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和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01);细胞壁+IFA组IL-2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实验组(p0.001),细胞壁+Ghost组次之(p0.01);细胞壁+IFA组小鼠的肝脏、脾脏和小肠组织的荷菌量显著少于其它实验组(p0.01),细胞壁+Ghost组次之(p0.05),表明MAP细胞壁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机体的免疫反应倾向于体液免疫,且细胞壁对攻毒小鼠的保护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反刍动物副结核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84年用牛副结核菌株P_18、Tepse、P_10研制的热灭活菌苗,对牛进行了皮下注射菌苗免疫的田间试验。经过6年的观察,仅在注苗后200~300天出现一过性补体结合反应,一般持续3个月可消失;注苗后20天开始产生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到一个月阳性率达100%,持续6年仍高达86.67%;注苗后的牛从未发生过临床副结核病。病理组织学  相似文献   

20.
牛副结核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为了探讨牛副结核灭活菌苗免疫牛的细胞免疫状态,进行了本试验。1 供试牛 系在生后7d内接种牛副结核灭活菌苗(本所研制)牛。2 方法 对供试牛在注苗后15 d(5头)、30d(8头)、2个月(10头)、6个月(15头)、9个月(16头)、12个月(19头)、18个月(20头)、24个月(11头),颈静脉采血,ANAE染色法染色;同时对生后未免疫牛15d(5头),30d(8头)、2个月(6头)、3个月(5头)、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