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几年来,吉林省中西部屡屡受到沙尘暴侵袭,沙尘侵袭频数增加,而且持续时间长,为历史罕见。沙尘暴引起沙漠扩张,造成环境污染,对吉林省中部产粮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扬尘天气天空能见度下降,造成公路交通肇事次数明显上升,无线通讯和收视系统受到干扰。另外,沙尘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系统疾病,沙尘在行走途中会把细菌和病毒带到其它地区,造成疾病传播。沙尘暴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安全,防御和治理沙尘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1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因素1 1沙尘物质来源我省西部处于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边缘及延伸部分,2个沙地分布在具有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沙尘暴造成的危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防治沙尘暴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沙尘暴防治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因此,正确认识沙尘暴的来源、路径、危害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对今后制定防治沙尘暴的思路和措施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沙尘暴监测结果的分析,在长期指导防沙治沙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沙尘暴不可能彻底根治,但可以通过大规模建设以灌木为主的地表植被,进行预防和治理,再配合农业、牧业、水利及农村能源等综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沙尘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沙尘暴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而近几年来,人们忽视其自然规律,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活动,造成了新一轮的生态干扰,在研究领域方面也过分地偏重沙尘暴的危害防治。阐述了沙尘暴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效应:具有促进生物体繁殖扩散、提供丰富的矿质营养源、沙尘粒子的中和作用和吸附作用;2环境效应:沙尘粒子对海陆两地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气候效应:沙尘粒子的"阳伞效应"、"冰核效应"和"铁肥料效应"。提出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沙尘暴生态环境效应与科学治理方面的工作,这对于正确认识沙尘暴、界定沙尘暴的防治目标和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探索沙尘暴”科学考察活动。参加考察的20多位专家指出,目前造成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沙尘不是来源  相似文献   

5.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在足够的风力造成不同范围和强度的沙尘暴大气过程中,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提出以地球空间下垫面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认为植被覆盖度、类型、植物生长季相等同自然气象因素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有制约的作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落叶林分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低而近地面抗风能力差,尤其在落叶季节地面多为裸露,加之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干燥松散,西北风强烈,沙尘迭起,造成沙尘暴大气频繁发生.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和发展常绿针叶林的营造,减少就地起沙(尘),提高抗风降沙尘能力,是减弱沙尘暴侵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省沙尘暴来的早,频率快,间隔短,强度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沙尘暴?”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和呼唤。 一、增强人们防沙治沙的信心和力量 群众对沙尘暴的危害痛心疾首。我们要进一步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懂得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科学地掌握自然规律,研究防沙治沙的科学对策。鼓舞干部、群众抗沙、治沙的勇气和力量。还要使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3月-5月,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  相似文献   

8.
《园林科技信息》2005,(4):46-46,41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沙尘暴也是自然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的坐凳,高42.5cm,宽50cm,人坐上去非常合体解乏。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已经成为近年来公众常见的词汇。到底什么是"沙尘暴",它与"沙暴"和"尘暴"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沙粒与尘粒的粒径分析、比较,结合风力作用下沙粒和尘粒的运动特点,辨识了沙暴、尘暴和沙尘暴的区别与联系。结果表明:沙暴指粒级0.05~2mm的沙粒形成的风暴,尘暴指粒级0.002~0.062 5mm尘粒形成的风暴,沙尘暴指粒级0.002~2mm沙粒和尘粒形成的风暴;它们发生的机制具有相似性,但运移形式和影响范围不同,因而其危害方式、程度和防治对策亦有所差异。由于沙暴(沙物质源中不可能没有小于0.05mm的颗粒物)、尘暴和沙尘暴在理论上是按粒径大小来区分,只有专门监测机构才可以严格将三者分开,因此,对于普通公众,在不能明确是沙暴还是尘暴或是沙尘暴时,可统一称沙尘暴。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研究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布、作用,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土壤生态条件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面。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Serious land degradation exists in the marginal areas of North China,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transition between semi-arid and sub-humid climate zones, which is a relatively narrow belt with 100-250 km in width and about 2 000 km in length. The annual rainfall varies between 300-400 mm.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before 2000), most of the land in the region had been used for grazing and dryland cropping. As land-use is intensifying, particularly since 1970s and 1980s, desertification has accelerated. Our case studies in 2000 indicated that: (1) Sand-dust storms are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 strong winds and dry weather, but their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are mainly related to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The El Nina/El Nino effect is strongly implicated. (2)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result in sufficient sand-dust sources to create a hazard. Large-scale land conversion for cropping, deforestation, ir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have all c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两期沙化土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文本数据,建立了沙化土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沙化土地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可视化优势,对其在沙化土地动态监测、沙尘暴预警、防沙治沙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该系统在盐池县围城造林工程规划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地实施监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土壤蓄水能力对工程营造林地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不同造林措施涵养水源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工程营造林对减少地表径流和消减泥沙的作用明显.2004~2007年工程营造林地累计固土量为64 814.71 t,累计固定肥力约10 085.2t;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是水源涵养的主体(累计贡献率为69.3%),人工造林和配套荒山造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强沙尘暴降尘对北京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2年3月袭击北京的强沙尘暴降尘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沙尘暴降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大量粉砂粒,也带来了可作为天然有效化学肥料的大量有效养分和交换性离子,丰富了北京土壤的有机质、全N、大量元素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提高了北京土壤的潜在肥力;强沙尘暴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大量可溶性盐分和重金属微量元素污染物,影响了北京土壤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沙尘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既有增加降雨、减缓气候变暖、提高海洋浮游生物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等功能,同时也有污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危害农林业及交通等副作用,所以沙尘溯源是荒漠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沙尘溯源研究历史及其现状,介绍了物理、化学、同位素等研究方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沙尘溯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展望,目的在于探寻沙尘溯源研究途径,为我国沙尘暴预报、沙尘源区健康管理、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保护民勤绿洲、防治荒漠化、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特别对防治沙尘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的调查分析后认为:干旱、大风和沙尘暴、低温冻害、地下水位下降、林业有害生物、人为干扰活动等是影响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胁迫因素,由此提出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有以法治区、强化宣传、就地保护、水资源治理、科学研究、社区共管和加大投入等。  相似文献   

17.
EOS-MODIS数据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美国EOS系列卫星及其MODIS数据在遥感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MODIS数据在林业上进行资源监测、火灾监测、荒漠化和沙尘天气监测、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展望,并与应用AVHRR遥感监测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灾情评估是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开展沙尘暴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分析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体系的思路,包括建立评估协调机构、加强部门合作,综合应用多种灾情评估方法、构建完善的灾情评估系统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表尘是城市地表分布最广的污染载体之一,密切关系着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持久性强、潜在长距离运输的特点,地表尘中多环芳烃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潜在的、隐蔽的危害。文中综述国内外城市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包括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暴露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等,探讨多环芳烃在多种介质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并建立数学模型为城市生态风险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甘肃民勤荒漠区植物物候相的持续特征和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勤荒漠区1974年以来的36种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物候频数的统计方法,划分5个物候相,分析物候相的持续特征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植物的活动期物候相持续日数平均为212天,绿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较长,花色期物候相持续日数最短;花色期、挂果期和绿色期3个物候相不同植物之间相互重叠;旱柳的活动期物候相最长,火炬树和芦苇的活动期物候相最短,胡杨和火炬树的绿色期物候相最短,芦苇的秋色期物候相最短;荒漠区不同植物的花色期以及挂果期差异很大。在花色期物候相中,开花始期较早的植物开花末期也相对较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