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即3个钙水平(3.0%、3.5%和4.0%)和3个维生素D_3添加水平(0、2 500和5 000 IU/kg)。选取6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81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料蛋比、破蛋率和软壳蛋率极显著降低(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和维生素D_3添加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平均蛋重增加,脏蛋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蛋壳比重极显著升高(P0.01),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重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蛋壳强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蛋鸡胫骨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胫骨强度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胫骨钙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粮钙水平为4.0%时,胫骨强度显著高于饲粮钙水平为3.0%和3.5%时(P0.05)。4)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钙和磷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血浆钙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与3.0%钙组相比,4.0%钙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 0.05)。结果显示,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粮钙水平有利于蛋鸡生产性能,但维生素D_3缺乏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停产;饲粮添加2 500 IU/kg维生素D_3既能满足产蛋后期蛋鸡对维生素D_3的需求,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缺磷日粮添加有机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脂代谢、磷利用率及回肠微生物组分的影响。选取健康、产蛋率相近的32周龄海兰褐蛋鸡1200只,试验采用2(低磷和高磷)×4(不添加有机酸、日粮分别添加5 g/kg柠檬酸、富马酸、丁酸)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分8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共进行12周(包含2周预饲期)。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柠檬酸显著提高蛋重(P0.05),缺磷日粮组显著降低蛋重(P0.05),有机酸和日粮磷水平对产蛋率、蛋重和料蛋比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磷缺乏日粮(不添加有机酸)显著降低蛋壳厚度(P0.05),且有机酸和日粮磷水平对蛋壳厚度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日粮添加有机酸显著增加蛋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日粮磷水平和有机酸对蛋鸡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磷缺乏日粮显著降低蛋鸡胫骨灰分和钙的含量(P0.05),磷缺乏日粮添加柠檬酸显著提高蛋鸡胫骨磷含量(P0.05)。日粮添加柠檬酸和富马酸显著提高蛋鸡回肠乳酸杆菌含量(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缺磷日粮添加柠檬酸和丁酸可提高蛋鸡产蛋率和蛋重,改善料重比。缺磷日粮添加有机酸可以提高蛋壳厚度及蛋鸡胫骨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钙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钙磷及胫骨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产蛋率一致的480 d高龄褐壳蛋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蛋鸡饲喂5种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的日粮,各组日粮钙水平分别为3.5%、3.7%、3.9%、4.1%和4.3%,试验共进行10周。结果显示:日粮钙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钙水平由3.5%升高至4.3%时,破蛋率表现为显著线性下降(P0.05)。日粮钙水平对鸡蛋蛋壳样色和哈弗单位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钙水平的升高,蛋黄颜色、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0.05)。日粮钙水平对血清钙和磷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胫骨强度随日粮钙水平的升高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9)。胫骨中灰分、钙和磷含量随日粮钙水平的升高无显著的线性或二次曲线相关(P0.05)。结论 :日粮钙水平对高日龄产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率无显著影响,但钙水平达到4.3%时可以提高蛋壳质量。高日龄褐壳蛋鸡的适宜钙水平至少要达到3.9%才能降低破蛋率和提高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4.
磷源与磷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钙、磷、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磷源(磷酸氢钙(DCP)、磷酸一二钙(MDCP)、磷酸二氢钙(MCP)和植源性磷酸氢钙(PDCP))与添加水平(0.1%和0.2%)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钙、磷含量及钙、磷、氮排泄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8个处理组,分别为4种磷源DCP、MDCP、MCP、PDCP的低磷(0.1%)添加组和高磷(0.2%)添加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选取480只5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含量0.14%),各处理组除磷含量不同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均相同,试验期20周。试验期间每天以重复为单位记录产蛋数和蛋重,每周记录耗料量,并计算平均产蛋率、平均产蛋量和料蛋比;于第10周周末和20周周末翅静脉采血,用以测定血清中钙、磷含量;每5周全收粪法收集各组粪便,以测定粪便中钙、磷和氮含量。结果表明:1)磷源、磷水平、磷源与磷水平交互对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但均表现为,磷源PDCP、MDCP和MCP不同程度优于磷源DCP(P0.05),0.2%磷水平优于0.1%(P0.05)。2)磷源、磷水平、磷源与磷水平交互对蛋鸡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磷源、磷源与磷水平交互对蛋鸡血清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与DCP组相比,PDCP组钙(P0.05)和磷(P0.01)排泄量均显著降低,MCP组磷排泄量显著降低(P0.05)。磷源对氮排泄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0.1%磷水平添加组相比,0.2%组蛋鸡钙排泄量显著降低(P0.01),磷排泄显著增加(P0.01);磷源与磷水平交互作用对蛋鸡磷排泄有显著影响(P0.01),对氮排泄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基础日粮(NPP为0.14%)中添加0.1%~0.2%磷水平可满足蛋鸡生产性能需要,以磷源PDCP和MDCP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大豆酶解蛋白(ESM)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设计,3种饲粮营养水平,分别为正对照[PC,代谢能(ME)水平为11.22 MJ/kg,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5%]、负对照1(NC1,M E水平为11.01 M J/kg,CP水平为15.0%)和负对照2(NC2,M E水平为10.80 M J/kg,CP水平为14.5%); 2种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0和5 g/kg)。选择52周龄罗曼粉壳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呈降低趋势(P=0.07),料蛋比呈升高趋势(P=0.06);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料蛋比呈降低趋势(P=0.05),合格蛋率显著增加(P0.05)。2)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黄颜色呈降低趋势(P=0.09);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颜色极显著升高(P0.01)。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NC1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 PC组蛋鸡的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1和NC2组(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CP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升高(P 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总能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PC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总能表观利用率(P0.05)。4)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空肠隐窝深度呈升高趋势(P=0.06),空肠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呈升高趋势(P=0.09),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升高(P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表现为在NC2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形态、提高饲粮CP和粗脂肪利用率来促进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提高,部分缓解了饲粮营养水平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为对象,评价饲用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5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32头4~5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每种磷酸盐设5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共9个处理(0添加组共用)。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死亡率等指标在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5~35天,MDCP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试验第15~35天和第1~35天,随着饲粮磷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2)不同磷酸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对仔猪饲粮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MDCP组饲粮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DCP组(P0.05);0.10%、0.15%和0.20%无机磷添加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3)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血清磷、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在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试验第35天时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M DCP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M DCP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低于DCP组(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血清CT含量在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磷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96%、102%和115%,平均值为104%。4)不同磷酸盐和不同无机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股骨、胫骨和掌骨的骨骼断裂强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股骨灰分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255%。综上所述,以试剂级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100%,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设定血清指标和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4%和25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不均衡饲喂方式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血浆、粪便和胫骨钙含量的变化来解释该方式对蛋壳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试验选取288只70周龄、体况健康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正常钙水平常规饲喂方式组(NCA组)和正常钙水平不均衡饲喂方式组(NCD组)饲喂钙含量为3.5%的正常钙水平饲粮,低钙水平常规饲喂方式组(LCA组)和低钙水平不均衡饲喂方式组(LCD组)饲喂钙含量为3.0%的低钙水平饲粮;其中,NCA组和LCA组每天08:00和14:00平均投喂全天耗料量的饲粮,NCD组和LCD组每天08:00和14:00分别投喂全天耗料总量1/3和2/3的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与常规饲喂方式相比:1)不均衡饲喂方式显著降低产蛋后期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P0.05),而对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2)不均衡饲喂方式显著提高蛋壳厚度、蛋壳重量和壳重比(P0.05)。3)不均衡饲喂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蛋鸡夜间胫骨钙含量(P0.05),并且有提高胫骨骨密度的趋势(P=0.060)。4)不均衡饲喂有降低蛋鸡粪便中钙含量的趋势(P=0.075),在蛋壳钙沉积上与饲粮钙水平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见,采用不均衡饲喂方式能够提高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降低骨钙动员,并且通过提高蛋鸡夜间对饲粮中钙的利用来促进蛋壳钙沉积,改善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8周龄海赛克蛋鸡192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采用2×2×2正交试验设计(L827) ,两水平非植酸磷(0.38 % ,0.16 %)、两水平植酸酶(300U/kg,0)、两水平纤维素酶(0.1 % ,0)。结果表明 :300U/kg植酸酶可显著提高日粮粗灰分、粗蛋白、钙、总磷和铜的表观利用率(P<0.05) ,显著提高了胫骨折断力(P<0.05) ;0.1 %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日耗料量(P<0.05) ,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P<0.05)和钙的表观利用率(P<0.01) ;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提高植酸磷和铜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加性效应(P<0.05);0.16 %非植酸磷水平已能满足蛋鸡产蛋需要  相似文献   

9.
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相关指标的影响。选取25周龄罗曼褐壳蛋鸡67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酸化剂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5%酸化剂显著提高了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 P<0.05);添加0.20%酸化剂显著降低了料蛋比( 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酸化剂显著增强了试验第30和60天的蛋壳强度( P<0.05);添加0.20%酸化剂显著提高了试验第30和60天的蛋白高度( P<0.05)。3)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的添加对试验第30和60天消化道pH没有显著影响( P>0.05),但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食糜中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 P<0.05),并显著降低了消化道大肠杆菌的数量( 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酸化剂显著提高了试验第30和60天钙与磷的表观代谢率( P<0.05)。饲粮添加酸化剂可改善产蛋鸡饲料转化效率、鸡蛋品质;提高蛋鸡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钙、磷表观代谢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5,(11):1835-1839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豆粕饲粮下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常规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 000只280日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分别为基础饲粮组、0.1、0.2、0.3和0.4mg/kg酵母硒添加水平组,试验期40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3~0.4mg/kg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和平均蛋质量(P0.05),并显著降低料蛋比和破蛋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3~0.4mg/kg酵母硒分别提高了血清总蛋白(P0.05)和降低了血糖含量(P0.05),各酵母硒添加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P0.05)和钙(P0.05)水平,且以0.3mg/kg添加组钙、磷水平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改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P0.05),且以0.3mg/kg酵母硒添加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高,但各试验组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蛋鸡饲粮中添加0.3mg/kg酵母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酮戊二酸对生长肥猪生长性能、氮平衡、钙磷代谢及骨成分的影响。选择84 d健康、体重接近[(40.08±0.56)kg]的杜×长×大商品猪8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kgα-酮戊二酸,试验共进行4周。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酮戊二酸对平均日增重有提高趋势(P=0.08);与对照组相比,酮戊二酸组对猪只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酮戊二酸对生长肥猪氮摄入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粪氮排泄量有降低趋势(P=0.09),氮沉积量有升高的趋势(P=0.07)。试验组尿氮排泄量、总氮排泄量及氮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氮表观消化率及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对钙磷摄入量及尿磷排泄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降低了粪磷和粪钙排泄量(P0.05),钙沉积量有升高趋势(P=0.06);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磷沉积量和钙磷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粪钙和尿钙排泄量(P0.05)。日粮添加酮戊二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股骨灰分、磷、钙含量及骨密度(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组对胫骨成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酮戊二酸可以降低尿氮和总氮排泄量,提高钙磷利用率,同时提高股骨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酮戊二酸可以改善生长肥猪氮、钙和磷的代谢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粮钙、磷水平对雏雁生长性能、胫骨性能、血液指标和钙、磷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钙、磷水平分别为0.45%、0.65%、0.85%、1.00%及0.15%、0.25%、0.35%、0.45%,选取400只1日龄灰雁,随机分为1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灰雁,每组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试验期为28 d,测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性能及饲粮钙、非植酸磷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1)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随钙、非植酸磷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钙、非植酸磷交互作用对灰雁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2)胫骨灰分随钙、非植酸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着钙、非植酸磷水平的升高,胫骨强度先增加后降低。3)当饲粮钙水平在0.65%和0.85%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0.45%和1.00%的饲粮钙水平(P0.05);当饲粮磷水平在0.15%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25%、0.35%和0.45%的饲粮磷水平(P0.05)。4)钙、磷代谢率最佳时的钙、磷水平分别为0.65%和0.35%。可见,过高过低的钙、磷水平均可降低雏雁的平均日增重;高钙、高磷不利于钙、磷的沉积,反而会导致骨骼灰分含量和钙沉积量减少,胫骨强度降低;高钙低磷或低钙低磷均会导致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不利于钙、磷的沉积;当钙水平为0.65%、磷水平为0.35%时,即钙、磷比为1.86∶1时,钙、磷代谢率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在产蛋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0.025%低聚木糖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27日龄(61周龄)健康罗曼粉商品蛋鸡4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025%低聚木糖的试验日粮。试验持续16周(63~78周龄)。结果:低聚木糖组产蛋率比对照组平均提高2.12%(P0.05),料蛋比比对照组平均下降3.74%(P0.01),采食量、产蛋量及蛋重无显著差异。试验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05%、12.43%和9.66%。试验表明:产蛋后期蛋鸡日粮中添加0.025%低聚木糖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产蛋量,降低料蛋比,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改善产蛋后期的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磷酸一二钙(MDCP)对AA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胫骨强度、骨骼中钙、磷代谢和盲肠微生态的影响以及在饲粮中完全替代磷酸氢钙的适宜磷酸一二钙添加水平。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AA肉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K)以磷酸氢钙(DCP)补充饲粮非植酸磷,试验组以MDCP补充饲粮非植酸磷,试验1组至试验4组饲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60%、80%、100%及120%,即T1、T2、T3和T4。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42 d。于试验第19~21天和第39~41天进行代谢试验,于第21、42天分别进行生产性能、血液、盲肠微生物等指标测定和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试验组均显著提高21 d和42 d肉鸡的生产性能(P0.05),其中试验2组欧洲指数最高;2)除试验1组钙表观代谢率外,其他3个试验组21 d钙、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42 d的钙、磷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3)试验1组21 d胫骨的钙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磷和最大应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42 d胫骨的钙和磷含量较对照组和试验1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4)试验1组21 d血磷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4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5)肉鸡盲肠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21 d肉鸡盲肠微生物有明显差异,聚类分支距离较远,42 d肉鸡试验组的微生物多样性较对照组丰富,其多样性明显高于21 d。综合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添加MDCP磷源的量为DCP磷源量的80%时,肉鸡1~21和1~42 d的生产性能,血液、骨骼指标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有助于肠道微生物的稳定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饲粮锌和钙水平对蛋鸡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和钙,研究了饲粮锌和钙水平对蛋鸡不同组织中九种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脏、胰脏和胫骨中锌含量对饲粮锌水平的反应比其它组织敏感。高锌饲粮使血液钙、镁、锰、铜和磷含量,输卵管磷和钾含量显著降低。高钙饲粮使血液铜,肝脏锌、铜、锰、镁、磷、钾和钠含量,胰脏铜含量,肌肉锌含量,胫骨镁、锰、铁、铜和钾含量显著降低,但使血液和肺脏磷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研究其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高峰期组织器官锌沉积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择20周龄540只健康产蛋高峰期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锌25 mg/kg),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50、75、100和125 mg/kg锌(以一水硫酸锌为锌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24周。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京红1号蛋鸡33周龄末血清锌含量(P0.05或P 0.01),但对46周龄末血清锌含量无显著影响(P 0. 05)。2)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极显著影响了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肝脏锌含量(P 0.01),且肝脏锌含量随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对骨骼肌和胰腺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胫骨指标(胫骨重、无脂胫骨重、胫骨灰分重及胫骨锌和胫骨灰锌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极显著影响了京红1号蛋鸡46周龄末粪便锌含量和锌表观利用率(P0.01),粪便锌含量随着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锌表观利用率则随着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各因素,以一水硫酸锌为锌源,产蛋高峰期京红1号蛋鸡基础饲粮(含锌25 mg/kg)中锌适宜添加水平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碳酸氢钠对蛋鸡饲粮干物质、总能、钙和磷代谢率的影响。选用10周龄京红褐壳蛋鸡100只为试验动物,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和0.3%的NaHCO3等质量替代基础料配方中的食盐(Ⅰ、Ⅱ和Ⅲ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碳酸氢钠后,能提高育成鸡饲粮干物质利用率和总能表观代谢率,其中添加量为0.3%的试验组饲粮总能表观代谢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0.01);碳酸氢钠对饲粮干物质利用率无明显影响;对照组的钙、磷存留率均极显著地低于其它各试验组(0.01);蛋鸡饲粮中的碳酸氢钠添加量以0.1%~0.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432只产蛋率、体重相近的27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00 mg/kg、400 mg/kg 5%牛至精油,试验期4周,期间自由采食、饮水。试验结束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添加牛至精油对产蛋率、平均蛋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200 mg/kg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牛至精油能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但对蛋壳指数、蛋壳厚度、蛋黄指数及蛋黄颜色没有显著影响,对蛋白指数、浓蛋白重量、稀蛋白重量、稀蛋白指数、浓稀比、蛋白高度及哈氏单位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牛至精油显著增加血浆中球蛋白及钙离子含量(P0.05),400 mg/kg组血浆中总蛋白、无机磷以及铁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提示,蛋鸡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提升蛋壳质量和血浆中球蛋白、钙离子含量,添加量为200 mg/kg时可以降低料蛋比。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3周龄生产性能相近的"京红1号"商品蛋鸡48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5%预混料中不含锰),对照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 mg/kg硫酸锰(以锰计),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80 mg/kg蛋氨酸锰(以锰计),预试期1周,正试期9周。结果表明:1)4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提高了3.23%;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60、80 mg/kg蛋氨酸锰组的哈夫单位、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哈夫单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42%及10.33%(P0.05),蛋壳强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13%及17.05%(P0.05),蛋壳厚度比对照组均提高了8.57%(P0.05);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蛋白高度及蛋黄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3)80 mg/kg蛋氨酸锰组蛋鸡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降低了25.12%;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对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钙、磷、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蛋氨酸锰添加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白蛋白和钙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蛋氨酸锰可改善蛋品质,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增钙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以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蛋鸡生产过程中饲粮钙的增加模式以及钙的添加量。选取18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增钙时间点分别为18周龄以及产蛋率为5%、50%和90%时,各时间点增钙方式分别为:Ⅰ组2.00%、2.20%、2.40%和3.75%;Ⅱ组2.00%、2.50%、3.00%和3.75%;Ⅲ组2.00%、3.00%、3.75%和3.75%;Ⅳ组2.00%、3.75%、3.75%和3.75%。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Ⅲ组蛋鸡产蛋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产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2)Ⅲ组胫骨强度、胫骨重、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3)蛋鸡产蛋率达50%时,Ⅰ组和Ⅱ组血钙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产蛋率达90%时,Ⅳ组血钙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当蛋鸡产蛋率达5%、50%和90%时,饲粮钙水平分别为3.00%、3.75%和3.75%有助于提高蛋鸡产蛋率,改善体况和稳定骨骼质量,同时不造成钙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