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肠炎沙门菌感染对空肠形态学的影响,研究选用济宁百日鸡阴性个体为试验材料,用肠炎沙门菌进行接种,分别在接种后第1、3、7、14、21和35天采取其空肠组织和盲肠内容物,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对感染后7个不同时间点济宁百日鸡的空肠绒毛和隐窝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7个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盲肠内容物肠炎沙门菌的含量。结果表明:感染后7个时间点,对照组肠绒毛长度增加程度均大于试验组,且在接种后第1天,试验组绒毛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感染后第35天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隐窝深度均大于对照组,接种后第3天与第7天,对照组与试验组隐窝深度差异显著(P0.05)。感染后第1、7、14、21天对照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均显著大于试验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肠炎沙门菌感染与鸡营养代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选择2日龄肠炎沙门菌阴性济宁百日鸡作为试验动物,口服灌注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7、14、21、28和35天分别采集试验组、对照组盲肠内容物并进行稀释涂布,测定各样品含菌量。提取试验组个体肠道内容物中肠炎沙门菌总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肠炎沙门菌毒力因子invH、sefA、lpfC在感染宿主后不同时间点盲肠内容物中的表达,探究在感染宿主中毒力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invH、lpfC与sefA三种毒力基因感染宿主后第7、14、21、28、35天的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毒力基因在感染宿主后的表达量下降,比感染前下降了3个数量级。表明感染宿主后,肠炎沙门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肠炎沙门菌感染对鸡盲肠组织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选用2日龄肠炎沙门菌阴性寿光鸡和SPF白来航为试验材料,用肠炎沙门菌进行接种,接种后第1、3、14和21天采集盲肠组织样品提取DNA,进行甲基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3天和第14天,寿光鸡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和试验组甲基化水平均降低,且第21天对照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第1、3和14天;感染后各时间点,SPF鸡盲肠组织甲基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甲基化水平均有所升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肠炎沙门菌感染抑制盲肠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这种抑制作用受遗传背景和感染后时间的影响,为今后基因组甲基化在沙门菌感染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血型狼山鸡免疫性能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200只狼山鸡半同胞家系群分为对照组(80只)和肠炎沙门菌攻毒组(SE组)(120只),1日龄嗉囊灌注107 CFU的肠炎沙门菌,7 d后采集雏鸡脾脏、盲肠以及血液,筛选狼山鸡半同胞中B13和B21血型个体,测定B13组和B21组盲肠载菌量及血液IgY、IgM、IL1β和IFNγ等免疫指标,并对不同血型狼山鸡TLR4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和SE组B21血型狼山鸡各项免疫指标均优于B13;SE组2种血型狼山鸡TLR4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LR4-MyD88-NF-κB1信号通路中,除NF-κB1外,B21血型个体其余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13血型个体,而TLR4-TRIF-IRF3信号通路中,除TLR4外,其余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13血型个体。综上,B21血型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与提高干扰素表达协同方式抵抗肠炎沙门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过检测鸡感染肠炎沙门菌(SE)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氧化损伤与SE感染的关系。将90只1日龄肠炎沙门菌阴性SPF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只接种PBS,试验组50只接种肠炎沙门菌菌液。分别于接种后第1、3、7、14及21天进行屠宰,收集血清,检测血清中SOD、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3、7及21天,试验组SOD及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表明,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均存在波动性。由结果可知,肠炎沙门菌感染后鸡血清SOD、GSH-Px活性增强,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过氧化物的能力,保护了细胞免受损伤。同时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波动变化表明机体对SE感染的氧化损伤调控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肠炎沙门菌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感染后会出现发热、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属于无宿主特异性但是具有侵害性的病原菌。该病原菌不仅能使家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使人食物中毒,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为探讨ATP5G3和ND2基因对蛋鸡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的表达调控,本试验选取17周龄海兰褐蛋鸡5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接种0.3 ml肠炎沙门菌菌液,对照组接种等量PBS。感染后1、3、5、7、14 d分别采集照组和试验组肝脏组织,检测ATP5G3和ND2在肝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海兰褐鸡感染肠炎沙门菌后,试验组ATP5G3和ND2的表达量均在5 dpi开始高于对照组,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 <0.01)。初步揭示了肠炎沙门菌在宿主感染后影响ATPase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机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98-102
为了探讨奶牛胎衣不下对子宫内膜先天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产后第1天和第7天,对9头胎衣不下的奶牛和10头正常分娩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每周收集子宫内容物进行需氧菌分离培养;在产后第1天和第7天,检测所有奶牛子宫内膜TLR1/6、TLR2、TLR4、TLR5、TLR9、NOD1、NOD2、CD14和MD2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无论奶牛有无胎衣不下,在产后21 d内大肠杆菌是子宫内容物中最常见的细菌;产后第7天与第1天相比,胎衣不下的奶牛子宫内膜TLR2、TLR4和CD14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正常分娩的奶牛在相同时间段上述受体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产后1周胎衣不下的奶牛子宫内膜TLR2、TLR4和CD14的基因表达减少可能与子宫感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新孢子虫急性感染对小鼠体内不同器官中Toll样受体3(TLR3)表达的影响,试验将培养、纯化的新孢子虫Nc-1株速殖子通过腹腔注射途径感染5周龄C57BL/6小鼠(8×106个速殖子/只),感染后第2天和第8天分别采集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脑,通过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各器官中TLR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感染组小鼠脾脏和肺脏中TL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 05或P0. 01),其中脾脏中第2天和第8天TL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倍或9倍,肺脏中TL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4倍;肝脏和心脏中TL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2倍,但差异均不显著(P0. 05),脑中TL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新孢子虫急性感染可上调小鼠多个器官中TLR3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食物中毒马不同组织器官中TLR3、TLR7、TLR8和TLR9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食物中毒马和健康马(对照组)胃、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盲肠和骨髓中TLRs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食物中毒马胃、肝脏和十二指肠中的TLR3、TLR7、TLR8、TLR9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所检测的食物中毒马的9个组织器官中(除肺脏外)TLR9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食物中毒可引起马胃、肝脏和十二指肠的变化,推测TLR9基因在机体抵御食物中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containing 1,NOD1)在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血液中NOD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变化.试验分为3组,鸡白痢沙门氏菌组、肠炎沙门氏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1、3、5、7 d检测NO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的1~7 d,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表达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的波浪形变化,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NOD1 mRNA的水平,在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后的3和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5、7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均可促进鸡血液中NOD1基因的表达,NOD1基因可能参与了机体抗沙门氏菌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第1和3天(即3日龄和5日龄)采集雏鸡血液样品,采用ELISA比较两组雏鸡血清中IL-1、IL-6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天雏鸡血清中IL-1(P=0.003)和IL-6(P=0.001)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至5日龄时和对照组无差异;雏鸡血清中IFN-γ(P=0.033)含量则是到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肠炎沙门菌对雏鸡血清中IL-1(P=0.010)和IL-6(P=0.008)含量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三黄鸡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IFN-γ共同参与了由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鸭疫里默氏菌的可能致病机制,本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鸭盲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对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进行测量和统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盲肠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肠道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肠绒毛脱落、淤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增生;统计结果表明,2 d时,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组的肠黏膜厚度(383.58μm)显著低于对照组(643.39μm)(P0.05);2和5 d时,感染组的肠绒毛高度(173.04和168.68μ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5.79和276.54μm)(P0.05);9 d时,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3.42)显著低于对照组(5.34)(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2和5 d,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4、MD2、MyD88、TRAF6、NF-κB、IL-4和IL-8 mRNA的表达量上调。说明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可导致盲肠的肠黏膜组织物理损伤和炎性病变,且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该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家禽对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遗传免疫效应,本研究选用济宁百日鸡阴性个体为试验材料,用肠炎沙门氏菌进行接种,分别在接种后第1、3、7、14和21天称重屠宰,采集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组织样品并称重。试验结果显示,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能抑制鸡体重的增加,但不显著。而对脾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接种菌后第7天,其器官指数在肠炎沙门氏菌接种后降低0.04%;接种后第21天,试验组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胸腺在接种后第21天前,细菌对其影响较小,但在接种后第21天,器官指数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雏鸡体重和免疫器官的影响,这些作用因接种后的不同时间而有差异,为今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家禽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中国地方三黄鸡为实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生长和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攻毒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 CFU肠炎沙门氏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d1和d3(即3日龄和5日龄)记录雏鸡体重和采集脾脏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两组雏鸡脾脏样品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日龄时对照组雏鸡体重与出雏重相比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发生增重停滞,而攻毒组雏鸡体重显著低于出雏重(P=0.018)和3日龄对照组体重(P=0.026);攻毒后d3,对照组体重极显著高于0日龄体重(P=0.000),并且与攻毒组鸡的体重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而此时攻毒组鸡的体重亦增加并超过0日龄体重(P=0.051)。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后,雏鸡脾脏中TLR4(P=0.023)和TLR15(P=0.000)m RNA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其中TLR15 m RNA表达的上调持续至5日龄(P=0.000);肠炎沙门氏菌对雏鸡体重、脾脏中TLR4和TLR15 m RNA表达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0),且雏鸡体重和脾脏TLR4 m RNA表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471,P=0.000)。综上所述,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的体重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脾脏中上调的TLR4和TLR15 m RNA表达参与了三黄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国蒙古马不同组织中TLR3、TLR7、TLR8和TLR9的表达情况,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和骨髓中TLRs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TLRs基因在被检测的10个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TLR3在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与TLR3相反,TLR7、TLR8和TLR9均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TLR7和TLR8在胃中的表达量最低,TLR9在空肠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免疫器官中,TLR7、TLR8和TLR9在脾脏中的表达量高于骨髓,而TLR3在骨髓中的表达量高于脾脏。在各肠段中,TLR3、TLR7、TLR8和TLR9在盲肠中的表达量高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并且均是TLR3和TLR8的表达量高于TLR7和TLR9的表达量。综上所述,TLRs基因mRNA转录水平在蒙古马各组织器官中差异较大,可能与其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了AA肉鸡感染沙门菌后6h和1、2、3、5、7d的胸腺、脾、法氏囊和小肠中Nod1基因的表达量,分析Nod1基因在沙门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在转录水平探讨沙门菌感染对Nod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鸡白痢沙门菌组,肠炎沙门菌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在4个器官中Nod1基因的表达量在2种沙门菌感染后的一定时间内均出现了上升,表达量达到高峰的时间分别为2d(胸腺)、5d(脾脏)、2d和3d(法氏囊)及5d和7d(小肠)。结果表明,2种沙门菌感染均可激活Nod1基因表达,提示Nod1基因可能与鸡的抗感染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检测和评价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在抗球虫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以RT-PCR技术从鸡盲肠扁桃体中克隆获得了ChGM-CSF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其长为435 bp。将试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于12、22日龄时用E. 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免疫,分别于设定时间每次取5只鸡采集盲肠扁桃体,以鸡β-actin为参照建立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hGM-CSF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在第1次免疫后的第1天(13日龄,P<0.05)和第2次免疫后的第7天(29日龄,P<0.01),试验组ChGM-CS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第1次免疫后的第9天(21日龄)和第2次免疫后的第3天(25日龄)ChGM-CSF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提示ChGM-CSF参与了鸡体的抗球虫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探讨ChGM-CSF的生物学活性及作为鸡球虫病基因工程疫苗佐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及相关炎症因子在脑损伤中的调节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正常大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大鼠和黄连解毒汤预防大鼠脑组织中的TLR9表达及相关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只-1)、试验组[n=30,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菌液0.5 mL·只-1(2.4×109CFU· mL-1)]、黄连解毒汤预防组[n=30,每只按12.6 mL·kg-1剂量提前6d灌服黄连解毒汤,处理当天再分别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菌液0.5 mL·只-1(2.4×109 CFU· mL-1)].除对照组外,试验组和预防组又分6个小组,每小组5只大鼠.分别于处理后的3、6、9、12、18、24 h随机处死1小组试验组和预防组大鼠及1只对照组大鼠,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TLR9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TLR9在大鼠正常生理状态下有少量表达,感染大肠埃希菌后,TLR9的表达出现明显变化,且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明显.在感染后3h时TLR9表达量较正常生理状态下显著增加(P<0.05),在6h时开始显著增加,12h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和试验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抑制TLR9的表达对细菌所致的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研究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培养物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太湖黑猪×杜洛克杂交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ATC,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腹泻率显著减少(P0.05);终末体重试验组高出对照组7.62%,试验组料重比比对照组低12.93%;对照组结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盲肠沙门菌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肠沙门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盲肠与结肠乳酸杆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30 d,试验组猪瘟(HC)、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及猪口蹄疫(FMD)抗体高于对照组(P0.05),45 d后试验组HC抗体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RRS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 d后试验组FMD抗体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ATC能够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增强其体液免疫应答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0只7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对照组)和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组和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108 cfu/kg凝结芽孢杆菌。连续饲喂7 d后,第8天进行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分别给C组和D组雏鸡灌服0.5mL6.25×107cfu/只的肠炎沙门氏菌,而A组和B组灌服0.5mL无菌PBS,感染后观察一周。试验开始后记录雏鸡不同时间点的体重变化,同时在各时间点采集盲肠内容物,进行菌落计数。结果显示,攻毒后C组和D组雏鸡的体重均出现下降情况,但D组雏鸡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但同一时间点,四组雏鸡之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时间点,A组和B组雏鸡盲肠内容物中均未分离到肠炎沙门氏菌,而C组和D组雏鸡在感染后第1天开始即可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随着感染天数增加菌落数呈减少趋势,且D组的载菌量均显著低于C组的载菌量(P<0.05)。综上所述,凝结芽孢杆菌能够缓解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雏鸡体重下降,并有效减少盲肠中肠炎沙门氏菌的载菌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