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B群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所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病毒毒力的增强,其症状已由原来神经麻痹型为主渐变为内脏肿瘤型为主。本文统计了两批肉种鸡发生MD的临床病变数据,以期为免疫、病理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一、发病前情况见表1。表1鸡群发病前情况二、发病情况A群于106日龄首先出现一只典型神经麻痹型马立克氏病病鸡。随后,鸡群食欲减退,鸡只逐渐消瘦,舍内地面散落羽毛增加;B群相继发病,情况见表2。表2两群鸡发病情况自第一例MD病鸡出现后,即实施诊断跟踪检测。对死亡鸡只和疑为MD的鸡只…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笔者于吉林农业大学附属兽医院遇见一例蛋种鸡群发性肿瘤病,对送检患鸡常规剖检,心血涂片及肝、脾、肾触片镜检均未见细菌;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上亦未见细菌生长;按马立克氏病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琼脂免疫扩散实验,结果发现被检样品孔与中心孔之间形成了清晰的沉淀线,并与周边己知标准抗原的沉淀线相互融合;心脏、肝脏、脾脏、肌胃、腺胃、卵巢、皮肤的肿瘤结节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见肿瘤组织由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及马立克氏病细胞等多形态的淋巴样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危害养禽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笔者2005年3月19日对泰州市农户散养肉鸡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确诊是马立克氏病致鸡死亡。具体诊断过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可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受害鸡群对白痢、球虫病、新城疫等敏感性增高,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5.
2019年5月盐城市某蛋鸡养殖场发生疑似马立克氏病病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严重消瘦,肢体麻痹;剖检可见单侧坐骨神经肿大,肝脏和脾脏上出现弥漫性肿瘤;羽囊浸液琼脂扩散实验中,受检羽髓与阳性血清孔之间有沉淀线;PCR扩增获得马立克氏病毒特异性目的条带。确诊该病例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可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受害鸡群对白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2005年3月18日某农户家散养20鸡中有12只发病,其中7只已死亡。并且周围农户家散养鸡最近也不同程度的出现相似情况。症状基本相似,都出现头部下垂及斜颈,嗉囊扩张及张口呼吸,步行困难,眼结合膜苍白,最后倒地死亡,死亡后两腿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相似文献   

8.
1 马立克氏病概况 Josef Marek博士于20世纪初在匈牙利首次介绍了马立克氏病.该病可以导致鸡皮肤,内脏器官(肝脏、脾脏、肾脏,心脏,生殖腺)和神经组织(翅膀、腿、眼、呼吸道神经、眼的细胞过滤系统)等产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对确认鸡马立克病的肉种鸡群采取检测死淘鸡,整顿鸡群,注射克马灵药,及早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综合治理后种鸡产生水平恢复接近健康鸡,病种鸡恢复后育雏试验表明,24周龄成活率达92%以上,没有发生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0.
种鸡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白血病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鸡群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中有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其中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是较为常见的危害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我镇一养殖户从我市某一种鸡场购进肉仔鸡2000只,养至25日龄开始发病,有零星死亡,到40日龄共计死亡420只,期间用任何药物治疗都不见效果。41日龄带22只病、死鸡到本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病鸡体形消瘦,饲料报酬低下,使养户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某鸡场爆发马立克氏病的情况。一、鸡群症状该场饲养的江西鸡于12周龄时开始出现病鸡,并陆续死亡,发病至18周龄期间,累计死亡率达80%。病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消瘦,呆立,虹膜浑浊,部分出现痉挛,麻痹,有的病鸡可见劈叉姿势。二、剖检变化连续几天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累计剖检数达15…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鸡的传染性肿瘤疾病,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此病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表现出症状多发生于3月龄以上的鸡,2013年2月,昌吉某散养户发生一起以消瘦、腹泻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 (MDV)多发于 2月龄以上的鸡 ,是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其特征是在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等部位形成由多形态淋巴细胞构成的肿瘤病灶。由于MDV遍布世界各地 ,随着养鸡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未经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患病后 ,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贵州省福泉市某养殖场鸡群死亡病因,采集病鸡的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同时采用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组织病料进行相关病原核酸检测。结果:病鸡组织中未分离出细菌;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滑液囊支原体均呈阴性。结论:确诊病例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某饲养户饲养乌鸡 45 0 0只 ,从 2 8日龄开始延缓到 1 1 0日龄陆续死亡 ,共死亡 781只 ,死亡率 1 7.3% ,病乌鸡消瘦 ,腹泻 ,共济失调 ,后期麻痹、瘫痪 ,最后衰竭死亡。养殖户本人及其它两个基层单位诊断为饲料中维生素或钙磷等缺乏 ,经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随后送我处就诊。2 实验室诊断2 .1 剖检变化 病死鸡剖检可见病鸡消瘦、胸骨突出。腺胃肿胀 ( 4 /1 2 )、呈圆球状、较硬 ;剪开腺胃见切面外翻 ,胃壁增厚 2~ 3倍 ;腺胃粘膜潮红 ,有出血点 ,个别有黄豆大小的溃疡 ;乳头增大、顶端溃烂。肝脏肿大 ( 7/1 2 ) ,边缘钝圆 …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的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麻痹、虹膜褪色变性、皮肤、性腺、脏器等组织发生淋巴细胞增生、浸润,形成肿瘤为特征,最后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是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本病是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AA肉仔鸡眼型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朱瑞良(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1993年山东某AA肉仔鸡场暴发一种以眼睛流泪,视力低下,虹膜褪色,瞳孔边缘不整齐,甚至萎缩成小孔,肌体消瘦,死亡率高为主的疾病,经诊断为眼型马立克氏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肉仔...  相似文献   

19.
马国君  苏颖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1):40+42-40,42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病毒,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鸡内脏、外围神经、性腺、皮肤、虹膜、肌肉等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60%不等,甚至全群淘汰。患病鸡群残次鸡增多,饲料报酬低下,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就一例麻鸡的马立克氏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闽候县竹岐镇某养殖户饲养1000余只肉鸡,3月龄时开始发病,每天死亡3~4只,用磺胺类药、庆大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2002年7月到我站就诊,此时鸡群已死亡200多只,淘汰部分病鸡后,仅剩100余只。该批鸡仅注射过新城疫疫苗。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二、临床症状病鸡消瘦,拉黄绿色稀粪,鸡冠歪倒一侧,精神不振。三、剖检变化头部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肌表面有条状出血;肝表面布满粟粒大小的白色结节,凸出表面,按压有弹性;脾脏肿大呈三角形;肾脏肿大;肠道浆膜有点状出血;胰腺有出血点。四、实验室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