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2010级在校本科生在专业选择、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有关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招生、学科设置、学科交流发展等方面提高该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一系列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及宣传,注重实践课程,进行“学科交叉、重点教学”,增设职业测评环节,以期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的实施为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明确提出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科人才.结合新工科背景,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必要性;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展"森林生物经济科学与技术"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 优势;介绍了目前该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特...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施双语教学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面临很多问题和存在一些争议。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词汇积累量少;二是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改革首先应重视教学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在"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针对生态学学科的特点,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加强教学保障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案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逐步明显,全球一体化进程改变了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学生培养体制。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优秀国际人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9所农林院校和3所综合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各校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学分体系、学科设置、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北京林业大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思路:应根据自身的特色与条件,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优化学分体系与课程设置,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学习进程选择等方面的自主性,最终提高专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新时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广大涉林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系统梳理了林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林...  相似文献   

7.
林科高等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草原与林业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北京林业大学主动融入新农科建设大局,深入探讨新林科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路径,形成了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的"北林思考",积极开展了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的"北林实践",并对推动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即编制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林业院校"双一流"建设;壮大和完善林科学科体系;在全国实施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示范点建设;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推动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热潮的兴起,其办学方向、教学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众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以人文社科类、商业金融等学科为主的项目居多,涉及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合作项目较少,相应的研究也不多。本文以中国教育部批准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4所高等农林院校共同举办的涉林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通过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从人才培养与项目管理、林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学生服务与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了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在林业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与影响。通过对超过550余名项目学生(其中毕业生340名)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并在中加高校长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的合作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研究认为,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开透明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优质互补的教学计划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林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师资队伍的重点建设。同时,研究认为,项目管理者需要厘清林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阶段性总结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有效地实行整改措施,并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根据林业院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借鉴国际前沿技术、加强教材建设,同时突出农林特点、彰显林业院校优势,开拓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化视野;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英语教学、开设课程专题、邀请专家讲座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形式方面,尝试以学术报告等形式推动学生互动考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本课程教学改革拓宽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途径,为新时代林业院校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农林院校在生态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所开设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省内其他科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相类似,陷入"大一统"、无特色、同质化的窘境。尤其是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广东省农林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即未充分发挥生态学学科优势,生态旅游特色不明显;受学科地位影响,专业发展空间狭小;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生源质量呈下滑态势。这都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流失严重,而行业内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巨大。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旅游管理升级为一级学科,这不仅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且有利于促进省内各科类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差异化发展。因此,首先,广东省各科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应遵循共同准则,即打破"大一统"发展格局,构建突出各科类院校自身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体系,积极发展二级专业;发挥各科类院校自身优势,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差异化发展,避免人才培养目标的雷同;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拓展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领域,增加实习时间。其次,广东省农林院校应抓住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依托生态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旅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明确以培养生态旅游型人才为主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在旅游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生态酒店经营与管理""生态景区规划与开发"等新专业;探索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行业内就业率,为广东省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加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内科研环境不断改善的背景下,国际科研人才纷纷回国创业,成为促进国内科研发展的强心剂和培养国内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所创建的国际合作平台除了开展创新性工作之外,还是促成国内外科研实质性合作、加速国内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实践基地.依托国际合作平台,通过采取准确定位机构发展目标、明确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注重科研训练环节等措施,加强了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国际化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创新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科研训练项目,积极探索国际化培养新模式,以促进创新型青年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长期建设中“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995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被确定为“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1999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林业经济管理博士生,2003年首批取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第一、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第四名。目前学院设有经贸、财金、统计、工商、管理工程5个系;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工商管理二学位以及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贸易、统计学、会计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重点专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实地调研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适应就业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从专业培养模式、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硬件保障条件、专业发展前景以及专业的认可度和自豪感等7个纬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对现行人才培养机制的看法和评价进行了了解;并对现行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专业知识、专业学习培养的能力、专业素质、实践机会4个方面,对现行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基于调查结果,提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机制的完善措施,即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自主互动型实习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创设专业认知实景模拟教学模式,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在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有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情况等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悖林"就业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党政机关和非农林企业为主,专业对口就业意愿偏低,就业地域偏向一线城市和其他大中城市;而且农林牧渔行业的实际薪酬与学生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之所以出现明显的"悖林"倾向,主要是受社会结构多元化和独立化的发展特点、人力资本在传统农林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的边际产出差异、经济社会在各行业和不同区域的非平衡发展路径、专业人才培养的供求总量失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采取以下对策:调整和优化专业发展定位;实施大类招生;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生意愿丰富培养形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培养的人才要达到的具体状态。由于评价主体不仅有受教育者,还有用人单位,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相应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教育过程部分和教育结果部分。该文根据受教育者对现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过程的意见以及21世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分别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考核、师资以及第二课堂6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过程部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以及特质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结果部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实践教学是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为例,探讨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首先,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国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可以促进我国实践教学的变革,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涵、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的平台。因此围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建设内容,提出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首先,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应组建专业的教辅团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最后,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扩大了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校木结构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了木结构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木结构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木结构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教学与产业和科研进行融合;同时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木结构及其相关专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搭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现代林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河南农业大学对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第一,把握林学特色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第二,拓展专业办学方向,优化林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设林业信息化、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林业等专业方向;二是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育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并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第四,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实施"导师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等,逐步形成"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重点开展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改革、构建以核心知识为链条的林学特色专业综合实习模式、建设高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提升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林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在农林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开展了无人机方向在农林类专业上的实践探索,以培养大批无人机相关人才,满足社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要。福建三明林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实施"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无人机方向)专业和现代林业技术(无人机方向)专业,不断地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室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无人机研发以服务现代林业需求,提高无人机扩展应用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目前,无人机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技术服务不断扩散,引领了"校企行"协同创新发展。探讨无人机与农林业专业建设的有机融合,可以为无人机在农林业生产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有序进展,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开拓办学思路,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思考并践行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研反哺教学的专业建设思路指导下,通过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多元化的教学科研平台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步构建了材料工程、家具工程和木结构建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块,探索性地采取导师制和末位淘汰制的激励型人才培养机制,大胆探索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国际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