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苏北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0日龄体重相近的草母鸡180只,随机分为林地散养、低网床上平养两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210日龄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每组共12只鸡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并比较屠宰性能和肉质等指标。结果显示:散养鸡肝脏重、肌胃重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鸡(P0.01);散养鸡的腹脂率、腺胃重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鸡(P0.01);散养鸡的胸肌黄度、腿肌红度、腿肌黄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鸡(P0.05或P0.01);散养鸡的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鸡(P0.01)。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对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有一定影响,散养方式提升了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试验以快速型、中速型、优质型 3种青脚麻鸡商品代为试验材料 ,分别在笼养、平养和放养 3种方式下饲养 84d ,测定其常规肉品质和部分屠宰性能。结果表明 :(1)鸡种对肉pH值、胸肌率、半净膛率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嫩度、活重、全净膛率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2 )饲养方式不同对肉色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而对pH值和失水率影响不显著 (P >0 .0 5 )。在屠宰性能方面平养鸡的肉用性能整体较高 ,笼养鸡次之 ,放养鸡最差。 (3)性别对活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失水率、pH值、嫩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京星黄鸡103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9日龄京星黄鸡103公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为20只鸡。对照组(笼养组)为笼养,试验组(散养组)为林下散养,2组饲粮一致。试验鸡120日龄时,对2组的屠宰性能、肉品质、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散养组的腹脂率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腿肌率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笼养组的活体重和胸肌率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2)散养组的胸肌亮度值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黄度值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1)。3)笼养组的胸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γ-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散养组(P <0.05或P <0.01)。4)散养组的胸肌十四烷、正十九烷、3-甲基十五烷、苯甲醛、十二醛、正十八醛和正十七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或P<0.01),正己醛、反式-2-癸烯醛、癸醛、1-辛烯-3-醇、2,6,10-...  相似文献   

4.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年龄6月龄左右的努比亚黑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2组,育肥期65d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屠宰率、净肉率以及羊肉中蛋白质、粗脂肪、18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舍饲组(43.6%)高于放牧补饲组(38.35%)5.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而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放牧补饲组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羊肉中微量元素铁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47.02%,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铜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64.71%,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努比亚黑山羊采取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方式羊肉主要营养指标相当,其中放牧补饲育肥羊肉中所含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更丰富。山羊适度放牧补饲育肥是目前一种可行的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肉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性。选用24头杂一代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垫料未加菌种组(试验Ⅰ组)、垫料加菌种组(试验Ⅱ组)、水泥地板平地干清粪组(对照组,CK),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分别测定各组肉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钙、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Ⅱ组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干物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净肉率显著升高(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剪切力与熟肉率试验Ⅰ、Ⅱ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剪切力、肉色、pH值与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中总鲜味氨基酸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31%、2.77%,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7.
8.
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公雏360只,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采食含有豆油(SO,对照)、鸡油(CO)、亚麻油(LO)和鱼油(FO)的饲粮,油脂添加水平前期(1~21日龄)为3.0%,后期(22~42日龄)为3.5%。结果表明:1)FO组肉仔鸡42日龄体重(BW)、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SO和CO组(P0.05)。2)与SO组相比,21日龄时CO组的胸肌率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FO组的胸肌率显著降低(P0.05)。3)与SO组相比,CO和FO组的滴水损失显著增加(P0.05);CO和LO组胸肌肌肉的pH45 min和ΔpH显著增加(P0.05);CO组屠宰后45 min亮度(L*45 min)值显著增加(P0.05),FO组L*45 min和屠宰后24 h亮度(L*24 h)值显著降低(P0.05);LO和FO组屠宰后45 min红度(a*45 min)值显著增加(P0.05),CO组屠宰后24 h红度(a*24 h)值显著降低(P0.05);CO和LO组屠宰后45 min黄度(b*45 min)和24 h黄度(b*24 h)值显著增加(P0.05),FO组b*24 h值显著增加(P0.05)。4)与CO组相比,LO组21和42日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O组相比,42日龄LO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O组相比,CO组42日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可见,与SO相比,CO不影响肉仔鸡生长性能,可致肉色变差和滴水损失增加;FO降低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可改善肉色,但肌肉滴水损失增加;LO不影响肉仔鸡生长性能,可调节血浆脂质代谢,并改善肉色。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放牧和舍饲)对苏尼特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的3月龄苏尼特羊24只,平均体重为(20.16±1.5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羊。对照组(舍饲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放牧组)采食天然牧草。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苏尼特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胸围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舍饲组苏尼特羊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3)舍饲组的背最长肌亮度(L*)值、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背最长肌pH24 h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4)与放牧饲养相比,舍饲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瘤胃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舍饲显著提高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用1800羽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鸡进行90d试验。处理1为笼养(对照组),处理2为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①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②笼养和放养对肌肉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无显著影响;全期放养(处理2)的肌间脂肪、嫩度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而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青贮饲料饲喂肉羊的效果,试验选取60只12月龄、体重相近(35.3 kg±1.5 kg)的健康荆楚黑头羊(暂定名)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饲粮中不添加青贮饲料(对照组),B组添加玉米秸秆青贮,C组添加全株玉米青贮,D组添加全株玉米+饲料桑青贮。试验持续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饲喂试验结束后,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B、C、D组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P<0.05,P<0.01),而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C组和D组羊的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2)C组和D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P<0.01),而B组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3)各组间羊肉的p H值、剪切力、滴水损失和熟肉率以及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C组和D组的n-6/n-3值极显著低于A组(P<0.01),而D组的饱和脂肪酸(SFA)占...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3)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大约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选择2015年春夏季出生、生长发育良好、体重28 kg左右的大约克仔猪139头,其中,62头常规饲养,77头饲养在美国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站内,当体重达100 kg左右时结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饲养和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常规饲养的大约克胴体直长和胴体瘦肉率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分别高5.40%(P0.01)、10.00%(P0.05),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皮脂率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高32.16%(P0.05);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L、b、b24、24 h肉色、背最长肌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分别高15.19%(P0.01)、26.53%(P0.05)、46.74%(P0.01)和13.07%(P0.05)、9.90%(P0.01)和7.48%(P0.01);对于每100 g背最长肌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较高,分别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高7.43%(P0.05)、10.20%(P0.01)、10.71%(P0.01)、8.70%(P0.01)、6.45%(P0.05)、78.95%(P0.01)、24.44%(P0.01)、16.90%(P0.01)、13.25%(P0.01)、11.11%(P0.01)、10.53%(P0.01)、12.16%(P0.01)、8.78%(P0.05)、6.72%(P0.05)、7.43%(P0.0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猪分别高1.94%(P0.01)、1.34%(P0.01)。对于肌内脂肪中的油酸,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比常规饲养的大约克高12.03%(P0.01),而对于亚油酸含量则常规饲养的大约克比测定站饲养的大约克猪高49.95%(P0.01)。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饲养方式对不同体重柯乐猪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柯乐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放牧组和圈养组进行饲养,分别选取90 kg、100 kg和110 kg三种体重段的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组柯乐猪在90 kg体重段熟肉率与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和高于110 kg和100 kg体重段(P0.01);90 kg体重段屠宰率和瘦肉率最高,分别为77.79%和45.57%,屠宰率极显著高于100 kg体重段(P0.01),瘦肉率显著高于110 kg体重段(P0.05);90 kg体重段脂肪率较低,为33.29%。圈养柯乐猪瘦肉率和脂肪率呈负相关,瘦肉率最高时脂肪率最低,110 kg体重段屠宰率最高,为77.54%,90 kg体重段滴水损失与熟肉率分别为2.02%和68.33%,滴水损失低于同体重段的放牧组,熟肉率高于同体重段的放牧组。综合屠宰率、瘦肉率、脂肪率及滴水损失等指标整体分析,放牧组的屠宰性能与胴体品质优于圈养组,其中90 kg体重组屠宰性能最佳,100 kg体重组胴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拴系与散栏饲养方式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拴系式饲养与散栏饲养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量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220±9.78)kg、(9±0.57)月龄、健康无病的16头西门塔尔杂交改良育肥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拴系式饲养为对照组,散栏饲养为试验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84 d。结果表明:散养组眼肌面积、熟肉率及肉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拴系组(P<0.05),而宰后1 h pH值以及肾脂和大网膜脂肪重均显著低于拴系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饲养模式(笼养和散养)对湘黄母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0日龄湘黄鸡母鸡共120只,集中育雏至6周龄后,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笼养模式60只、散养模式60只。试验期为23周,试验结束计算其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之后每组随机挑选10只母鸡进行屠宰并采集肉样,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分析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模式鸡群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散养模式下的湘黄母鸡肌肉剪切力、肉色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模式(P<0.05),而肉色黄度(b*)、亮度(L*)值和失水率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5),但是两种饲养模式湘黄母鸡肌肉pH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正相关(P<0.001);剪切力与腹脂率显著负相关(P<0.05);a*与剪切力显著正相关(P=0.021),与pH、b*显著负相关(P<0.05);L*与胸肌率、剪切力、a*显著负相关(P<0.05),与b*和失水率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笼养和散...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减轻呼伦贝尔草原压力的羔羊舍饲育肥方式。选择50只日龄相近、体重为(17.00±1.55)kg的呼伦贝尔羯羊,随机分为5组(4个舍饲组和1个放牧组)。在4个舍饲组中,CK组饲喂基础日粮,AS组、LE组、VE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苜蓿皂苷、3 000 mg/kg甘草提取物、400mg/kg维生素E;放牧组(GZ组)限时放牧4h并补饲精料。试验期60d,试验结束后羔羊全部屠宰。结果表明:GZ组羔羊30~60 d日增重显著高于CK组(P0.05);CK组羔羊的背膘厚度以及肾周脂肪重量显著高于GZ组(P0.05);GZ组羔羊的肌肉色泽(L*_(48 min)、H°_(48 min)、a*_(24 h),b*_(24 h)、C*_(24 h))显著高于CK组(P0.05);添加剂组(AS组、LE组、VE组)羔羊的肌肉色泽(a*_(24 h)、C*_(24 h))显著高于CK组(P0.05)。综上所述,呼伦贝尔舍饲羔羊脂肪沉积较放牧补饲羔羊高,但肉色差;抗氧化剂的添加明显改善了舍饲羔羊的肉色,提高了肉品质。建议对当地呼伦贝尔羔羊进行舍饲育肥,并合理添加抗氧化剂替代传统放牧饲养,来减轻草原压力,提高舍饲羔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1 h和pH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_(1 h)和pH_(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肉鸡养殖数量最多的国家,FAO统计表明我国2001年快大型肉鸡和黄羽肉鸡年出栏量均达到20亿只.传统的肉鸡饲养主要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这种饲养方式鸡只与粪便直接接触,易发生球虫病,空肠弯曲杆菌发生率较高,并且鸡舍内空气氨气浓度和吸入颗粒物较高,严重影响禽肉产品的安全性.因此,国内很多企业逐步采用网上饲养或笼养代替地面平养,而南方黄羽肉鸡更多的采用立体笼养.由于不同饲养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较大差异,养殖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将对生产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