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对苎麻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了检测分析,以对苎麻根系分泌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探索。以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为浸提剂浸提"湘苎3号"、"多倍体1号"、"中苎1号"、"湘苎7号"和"R057"根际土壤,浸提液通过过滤、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组分分析。"湘苎3号"、"多倍体1号"、"中苎1号"、"湘苎7号"和"R057"根际土壤乙酸乙酯浸提液中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4.77%、3.94%、3.48%、3.86%和4.19%,正己烷浸提液中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6.93%、5.58%、5.54%、7.11%和6.29%。苎麻根际土壤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浸提液中分别检测并鉴定了20、12种物质,主要包括烷烃类、酯类、酸类等,含量相对较高的有棕榈酸、油酸酰胺、2-甲基二十烷、正二十七烷等。其中棕榈酸是典型的化感物质,其对苎麻生长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镉、砷复合污染对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湘苎7号生长及吸收积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中砷浓度增高,苎麻株高、茎粗、生物量等下降。苎麻各部位镉、砷含量大小依次是根叶茎。在镉5 mg/kg、砷50 mg/kg处理下,中苎1号、湘苎3号根内镉含量有所增加,中苎1号、湘苎3号、湘苎7号茎内镉含量降低;四个苎麻品种根、茎内镉积累量降低,叶内镉含量及镉积累量均增高。在镉5 mg/kg、砷100 mg/kg处理下,苎麻根、茎、叶内镉含量及镉积累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中苎1号、多倍体1号和湘苎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法,设置常规灌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CK)、持续干旱6 d(Persistent droughts 6 d,PD_6)、持续干旱12 d(Persistent droughts 12 d,PD_(12))和持续干旱24 d(Persistent droughts 24 d,PD_(24))4个处理,探索干旱持续天数对苎麻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苎麻长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苎麻萎蔫程度与干旱胁迫持续天数呈正相关。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从生长速度、叶片SPAD(叶绿素含量)值、根系活力的下降程度来看,3个品种受到的影响大小为:多倍体1号中苎1号湘苎7号;从影响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来看,在PD_(12)处理下,多倍体1号POD值达到了峰值,而中苎1号和湘苎7号与干旱程度呈现出正比例关系。胁迫持续天数越久对苎麻的影响越大,且不同苎麻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在持续干旱条件下,3个苎麻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湘苎7号中苎1号多倍体1号。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频繁刈割对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湘苎7号分株、生物量及败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湘苎3号、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分株数先增加后降低,湘苎7号分株数上下波动,4个苎麻品种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且频繁刈割引起苎麻败蔸。在频繁刈割下,苎麻败蔸率为中苎1号多倍体1号湘苎3号湘苎7号。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当归对自身以及黄芪和工业大麻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在0.001、0.005、0.010 g/mL 3种浓度处理下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自身和黄芪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合成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005 g/mL处理可提高工业大麻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化感效应指数分析表明,当归有明显的自毒作用,其对黄芪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工业大麻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建议生产上用工业大麻和当归轮作,以缓解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系)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土壤微生物量排序依次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不同品种间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非根际微生物在品种间(系)差异不显著;苎麻根际微生物量大于非根际,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品种(系)纤维产量存在差异,以品种"中苎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圆叶青增产19.5%;苎麻品种经济性状指标、产量与主要微生物数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能说明不同苎麻品种间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商品有机肥对苎麻农艺性状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2017~2019年于湖南农业大学国家麻类阳光板温室,采用土壤盆栽试验,选取3个苎麻优质品种(多倍体1号、湘苎3号和中苎1号),种植基肥为商品有机肥,共计6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多倍体1号,CT1;不施肥+湘苎3号,CX3;不施肥+中苎1号,CZ1;试验组:有机肥+多倍体1号,YT1;有机肥+湘苎3号,YX3;有机肥+中苎1号,YZ1)。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下,3个苎麻品种在快速生长期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升高;代表微生物活性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明显呈现出YT1> YX3> YZ1> CT1> CZ1> CX3的变化趋势;施用有机肥各处理与各对照处理相比,除均匀度指数(E)外,其他4个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施用有机肥增强了苎麻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其中糖类、氨基酸类、胺类、羧酸类的增强最为明显,达到显著水平(p <0. 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T1与CT1、YZ1与CZ1相比,YT1和YZ1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和代谢功能均得到增强;YX3与CX3相比,有机肥的施用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对第一主因子中碳源的利用,抑制了对第二主因子中碳源的利用;有机肥除对苎麻植株茎粗、株高和单株分株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肥与AWCD、Mclntosh指数(U)及碳源氨基酸类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与均匀度指数(E)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与丰富度指数及其他5类碳源呈显著相关(p <0. 05);有机肥与苎麻农艺性状呈现一定关系,其中与单株鲜皮厚和单株叶片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 <0. 01),与单株生物量、单株鲜皮厚和单叶面积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 <0. 05)。因此,有机肥有助于提高苎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强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有利于改善苎麻农艺性状,促进增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以中苎1号、湘苎2号和湘苎3号为材料,研究苎麻对镉(Cd)胁迫的响应及其吸收铅(Pb)、铜(Cu)、锌(Zn)和镍(Ni)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均有较强的Cd耐受能力(耐受Cd的阈值为11.7mg·kg^-1),其中湘苎3号耐受Cd的能力最强,在Cd添加量为0~100mg·kg^-1时,其有效株为15.7—29.0株/m^2、生物量为0.67~1.01kg·m^-2、原麻产量为55.4—76.8g·m^-2,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大,3个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均显著增加,最高可迭61.5mg·kg^-1与49.6mg·m^-2,表明苎麻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并未达到Cd的超富集植物的水平;Cd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对Pb、Cu、Zn、Ni等重金属的吸收因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异,中苎1号对Pb、Ni吸收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湘苎3号对Zn、Ni吸收则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但土壤Cd添加量对3个品种吸收Cu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苎麻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进入食物链,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备选植物,但镉胁迫对苎麻吸收Pb、Cu、Zn、Ni等重金属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镉污染环境中镉在苎麻植株各部分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种植于镉污染农田的40份苎麻品种中,筛选农艺性状相差较大的8个品种进行植株各部分及土壤镉含量测定,发现苎麻植株各部分平均含镉量的总趋势为:麻壳>原麻>根>骨>叶,其比例为8.4032.68752.56812.21781,同时比较不同品种植株各部分镉含量差异发现,1号品种(湘苎二号)茎的平均含镉量可达其根的4.7037倍,可达其叶的3.0189倍,另比较地上部平均含镉量和根际土的差异发现,5号品种(宜春红心麻)地上部平均含镉量可达其根际土的5倍左右,可使根际土的含镉量相对田间土壤降低80.84%,本试验揭示了苎麻具有很强的富集镉的能力,同时不同品种以及植株不同部位富集镉的能力相差很大,为苎麻治理重金属镉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种植于镉污染农田的40份苎麻品种中,筛选农艺性状相差较大的8个品种进行植株各部分及土壤镉含量测定,发现苎麻植株各部分平均含镉量的总趋势为麻壳>原麻>根>骨>叶,其比例为8.4032.68752.56812.21781,同时比较不同品种植株各部分镉含量差异发现,1号品种(湘苎二号)茎的平均含镉量可达其根的4.7037倍,可达其叶的3 0189倍,另比较地上部平均含镉量和根际土的差异发现,5号品种(宜春红心麻)地上部平均含镉量可达其根际土的5倍左右,可使根际土的含镉量相对田间土壤降低80.84%,本试验揭示了苎麻具有很强的富集镉的能力,同时不同品种以及植株不同部位富集镉的能力相差很大,为苎麻治理重金属镉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一号(Tri-1)和新品系R057四个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密度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间,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差异显著,且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  相似文献   

12.
湘北丘陵区旱地苎麻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在湘北丘陵区旱地对11份苎麻种质和1份对照种质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和评价。通过3年7季麻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1份苎麻种质中,中苎1号(7 788 kg/hm2)、多倍体1号(6 770.55 kg/hm2)、湘苎X5(5 313 kg/hm2)、湘苎X3(5 254.5 kg/hm2)的产量明显高于湘苎2号(CK)。最后筛选出适合丘陵区种植的高产种质为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  相似文献   

13.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咖啡是热区重要的多年生经济作物,长期的连作产生了严重的连作障碍,已成为影响咖农增收、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采集咖啡园病株根际土壤,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其4个浓度的水提液(0、0.50、1.00和2.00 g/mL,分别表示为CK、T1、T2和T3)对咖啡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明晰咖啡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为克服咖啡连作障碍提供科学和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水提液导致其幼苗根系表皮细胞变小、排列更加紧密,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根系细胞壁及内膜系统逐渐被破坏,形成空腔;初生木质部细胞的木质化程度逐渐增加。根系鲜重、干重、总根长、根体积、根尖数、总根表面积以及根系活力均随根际土壤水提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T2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P<0.05),T3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根际土壤水提液浓度的升高,根系木质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T1处理与CK相比,木质素含量增加29.53%,差异显著,T2、T3处理木质素含量分别增加42.38%、66.52%,差异均达极显著;T2、T3根系相对电导率分别增加34.40%、58.30%,差异均达极显著。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土壤水提液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T2处理与CK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61.75%,差异显著。MDA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均随着土壤水提液浓度升高而升高,T3处理与CK相比,SOD活性增长56.77%,差异显著;POD活性增加96.28%,差异极显著。综上可知,发病咖啡植株根际土水提液中存在自毒物质,破坏咖啡幼苗根系结构、抑制根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苎麻在镉胁迫下变化差异性,以对镉积累能力不同的3个苎麻品种"中苎1号"、"华苎5号"、"川苎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5、25、50 mg/L镉胁迫对苎麻生物量、叶片SPAD值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会抑制苎麻生长和光合作用,株高、生物量、SPAD值、光合参数都受镉胁迫而下降;不同品种苎麻受镉胁迫时生长变化不一致,苎麻对镉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中苎1号""川苎8号""华苎5号"。低浓度(5 mg/L)镉胁迫对苎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中苎1号"的生长在中、高浓度(25~50 mg/L)镉胁迫下显著被抑制,"华苎5号"和"川苎8号"生长受镉浓度变化影响低于"中苎1号",生长较稳定;不同浓度镉对苎麻光合特性各参数值影响不一致,参数值变化幅度与镉浓度相关性不大,苎麻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限制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个品种对镉胁迫时光合参数响应反应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以中苎2号嫩梢水培扦插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氯化钠(NaCl)处理下测定其株高、根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和根的相对电导率,以研究苎麻在盐胁迫下的耐性。结果表明:试验材料在NaCl浓度高于2.0 g/L时全部死亡;在NaCl浓度低于0.8 g/L时,苎麻植株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未加NaCl处理);在NaCl浓度处于1.2~2.0 g/L时,苎麻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且处理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在NaCl浓度低于2.0 g/L时,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苎麻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增加,尤其在处理浓度为2.0 g/L时,其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低盐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苎麻水培苗的生长;高盐处理致使苎麻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葫芦瓜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以葫芦瓜茎、叶、根水浸液分别处理葫芦瓜种子时,对种子萌发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抑制作用为茎>叶>根。在幼苗生长实验中,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其苗高、单苗鲜重、根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上升,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经对幼苗进行生理生化作用测定,在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POD活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增高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芳  曹晓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268-2273
以黄瓜、西瓜作受体材料,研究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对受体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幼苗根长、苗高和苗干重存在化感促进或抑制效应。对指标进行综合效应分析,发现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化感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及受体差异性,一定浓度水浸液处理对受体种子萌发阶段、幼苗生长阶段及整体生长有促进作用,但西瓜较黄瓜对浓度敏感,0.02 g/mL南瓜根系及根部土壤水浸液对黄瓜化感促进强度最大,0.04 g/mL处理下,表现为化感促进强度降低或微弱抑制作用;0.02和0.04 g/mL南瓜根系水浸液及0.04 g/mL根部土壤水浸液对西瓜则表现为强烈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8.
“湘苎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听从“湘苎1号”自交种子~(60)Co—γ射线辐射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质高产苎麻新品种,我们于1990年引进“湘苎5号”进行试种,两年结果表现“湘苎5号”在桃江麻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苎麻(Boehmeria nivea L.)品种中苎1号(Zhongzhu No.1)、多倍体1号(Tri-1)和湘苎3号(Xiangzhu NO.3)株高、茎粗、分株数、有效株率、鲜皮厚度、鲜皮出麻率6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鲜皮产量、原麻产量在2017-2019年变化特征和趋势,并对苎麻产量构成因素与苎麻产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年田间试验中3个苎麻品种的鲜皮产量和原麻产量变化趋势不同。随着年份增加,湘苎3号的原麻产量和鲜皮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苎1号的鲜皮产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原麻产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多倍体1号则是鲜皮产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与中苎1号相近,而原麻产量则变化趋于稳定。3个苎麻品种鲜皮产量的变异系数按照大小排列为:湘苎3号>多倍体1号>中苎1号,分别为12.43%、6.00%和4.83%;原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湘苎3号>中苎1号>多倍体1号,分别是10.01%、9.63%和6.62%,3个苎麻品种的株高、分株数、有效株率与原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按大小顺序依次为分株数(r=0.71)>株高(r=0.62)=有效株率(r=0.62);苎麻的株高、茎粗、分株数和有效株率与鲜皮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0.48、0.72和0.64。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稻壳水浸提液对小麦(Triticu maestivum L.)和小麦田伴生植物大巢菜(Vicia sativa L.)、日本看麦娘(Aloecurus japonicus Steud.)生长与生理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皿法分别研究了水稻稻壳水浸提液对小麦及其伴生植物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40 g/m L以上浓度水稻稻壳水浸提液处理后,小麦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受到显著抑制,日本看麦娘根长、大巢菜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稻壳水浸提液胁迫下3种受试植物叶片POD活性与MDA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它们共同作用,加速了受试植物叶片的衰老。据此认为稻壳水浸液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其对小麦及其伴生植物的影响将有助于稻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