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胡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对胡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分类、鉴定以及育种都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对目前国内不同时期选育的96份胡麻品种进行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评价其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比较形态学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图,都得到了预期的试验结果,两者都可以用于胡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对于国内胡麻育成品种之间的划分总体一致,但在具体类别中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可能是因为SRAP标记在DNA水平上反映了更多的的差异,而形态标记的基因型与SRAP标记检测出的位点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子标记确定外源种质产生的玉米分离群体的QTLV.Kozumplik等玉米分子标记有助于植物育种者和遗传学者确定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研究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以加速选育计划的成功。与单基因紧密连锁的许多分子标记,特别是与各种病虫害抗性基因连锁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糯稻种质资源和品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显示加强糯稻资源保护和利用、新品种选育迫在眉睫;基于当前水稻育种技术基础,提出了糯稻育种方法和技术的新思路;通过分析糯稻产量、米质相关的研究现状,指明了研究成果的高效利用策略;展望了中国糯稻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中国糯稻遗传育种应适应当前耕作制度、市场和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杂交利用方面详细论述了甘蔗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据史志、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结合研究经历,回顾分析了四川甘蔗的引种选育、本地品种搜集选育、自主创新选育、自育品种推广扩散、育种方法与技术研究等情况,探讨了四川甘蔗育种的方向和重点、育种方法与技术和种质资源等的研究。建议: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以果蔗、糖果兼用蔗、糖蔗、牧草蔗、能源蔗为育种方向,侧重果蔗、糖果兼用蔗和能源蔗的品种选育;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育种新方法探索为辅、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并进为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几年湖南省棉花育种情况的总结,介绍了湖南棉花生产应用的历史成就和巨大影响,分析了当前棉花育种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湖南省棉花育种须以种质资源创新与评价、棉花分子育种、常规棉品种选育、适合轻简化品种选育、杂种优势技术,抗病性研究与新材料创制及应用为主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作物抗寒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热区地处热带北缘,经常遭受寒流侵袭,寒害已成为限制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最严重逆境因子之一,对中国热带作物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积极开展热带作物抗寒育种研究,选育抗寒高产优良品种已成为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从中国热带作物抗寒种质资源收集、抗寒新品种选育、以及抗寒机理研究进展等方面论述了国内热带作物抗寒育种研究进展与成效,指出当前中国热带作物抗寒育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及生产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分类、生化成分、DNA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展望,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QTLs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转基因研究5个方面,对国内外花生分子育种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当前花生分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II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有效划分。文章最后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秀珍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是近年来的菌中新贵。从秀珍菇遗传特性、种质资源研究以及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自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等综述了秀珍菇遗传育种的现状及进展。开展秀珍菇种质资源收集,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评价和利用研究,对秀珍菇种质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秀珍菇种质资源,促进秀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开展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途径、方法及玉米窄基因群体的改良、引入玉米综合群体的改良、热带亚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互导、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黑麦属基因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麦(Secale L.)是丰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遗传变异、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迄今黑麦属在系统分类、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小麦育种中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以上四个层次,概述了黑麦属在分类、分布、核型带型分析、黑麦染色质的鉴定、重复序列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和利用黑麦改良小麦的育种实践等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当前如何深入开拓和利用黑麦属基因资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专用型甘薯品种选育的效率,满足多元化消费市场的实时需求,本文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的育种实践经验,探索了利用早代定向筛选与联合鉴定技术选育专用型甘薯品种的方法。首先依据品质相关农艺性状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充分利用中间亲本的轮回改良策略加快品质相关基因资源的聚合速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品质性状精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完成高花色苷、高胡萝卜素等鲜食专用型株系的筛选,实现杂交子代早代的精准鉴定。在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的基础上,将传统“五圃”选育法中的复选圃、鉴定圃、高鉴圃环节整合为联合鉴定圃,将鲜薯的增产、稳产潜力以及抗性的考察整合到联合鉴定圃与品比圃鉴定环节完成,从而在4~5年时间内完成杂交子代的精准鉴定,极大地提高育种效率。育种实践证明,改良后的技术对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切实可行。随着关键农艺性状相关有效分子标记的开发,该育种技术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育种与种子功能研究室现设以下11个研究岗位: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分子育种,东北特早熟育种,东北早熟育种,东北中、晚熟育种,黄淮海中、北部地区育种,黄淮海南部地区育种,长江中下游地区育种,热带、亚热带地区育种,菜用和特用育种,种子生产。该研究室开展大豆遗传育种理论技术研究和材料创制,培育适宜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满足大豆产业发展对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是1998年农业部批准成立建设的国家级玉米科学研究中心,中心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下设品质改良、分子遗传、转基因、资源与育种、信息学5个实验室以及海南、昌平2个试验站,其任务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玉米种质,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全国玉米科学研究水平。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9人。研究方向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基因工程与应用,分子育种技术与应用,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新品种选育与利用。近年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科学》2006,14(6):F0002-F0002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是2003年在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玉米研究力量的基础上依托农作转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成立的玉米科研中心。中心下设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功能基因组学、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转基因与分子育种、品种选育、栽培生理、玉米信息7个研究室以及海南、昌平和廊坊3个试验站,  相似文献   

20.
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丰富,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分析了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提出了几点育种研究对策:育种工作者应将种质资源工作放在战略位置;合理制定育种目标,确定合适的选育方向;加强新技术应用;育种与成果转化并重,调动育种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