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三麻的高产栽培,恰当协调芝麻群体与个体矛盾,使之处于相对统一的最佳状态,研究芒麻的产量形成及构成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科研工作者曾先后作过一系列的工作。如杨曾盛在1963年曾分析过品种大叶绿的产量构成因素[‘j,何嵩山、严文涂、胡立勇等[‘,‘,’懒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作过研究,熊和平、潘其辉等[’·’1对产量构成因素作过分析。但由于这些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因而所探讨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为止尚未见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论述。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资料,试图对这一内容作…  相似文献   

3.
为更加清晰的揭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与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对主栽的4个水稻品种不同发育阶段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并对收获时田间产量因子进行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膜下滴灌水稻的产量与株高、穗长、实粒数、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苎麻(Boehmeria nivea L.)品种中苎1号(Zhongzhu No.1)、多倍体1号(Tri-1)和湘苎3号(Xiangzhu NO.3)株高、茎粗、分株数、有效株率、鲜皮厚度、鲜皮出麻率6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鲜皮产量、原麻产量在2017-2019年变化特征和趋势,并对苎麻产量构成因素与苎麻产量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年田间试验中3个苎麻品种的鲜皮产量和原麻产量变化趋势不同。随着年份增加,湘苎3号的原麻产量和鲜皮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苎1号的鲜皮产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原麻产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多倍体1号则是鲜皮产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与中苎1号相近,而原麻产量则变化趋于稳定。3个苎麻品种鲜皮产量的变异系数按照大小排列为:湘苎3号>多倍体1号>中苎1号,分别为12.43%、6.00%和4.83%;原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湘苎3号>中苎1号>多倍体1号,分别是10.01%、9.63%和6.62%,3个苎麻品种的株高、分株数、有效株率与原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按大小顺序依次为分株数(r=0.71)>株高(r=0.62)=有效株率(r=0.62);苎麻的株高、茎粗、分株数和有效株率与鲜皮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0.48、0.72和0.64。  相似文献   

5.
亚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麻单位面积的原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保苗株数与单株生产力所构成,而构成单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株高和茎粗。这些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文对多年亚麻栽培研究中所积累的试验资料和数据,进行原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统计,以探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亚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亚麻单位面积的原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保苗株数与单株生产力所构成,而构成单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株高和茎粗。这些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文对多年亚麻栽培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总贡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祖平 《杂粮作物》1998,18(4):23-26
通径分析结果,玉米行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62的总贡献也最大;影响玉米产量第2重要因子是千粒重,它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对R^21的总贡献分别为0.7824和0.1962;排第3位的是穗行数,P01=0.4667,P01r10=0.0427。  相似文献   

8.
玉米行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2=0.9438),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的总贡献也最大(P0.2r20=0.36);影响玉米产量第二重要的因子是千粒重,它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对R2的总贡献分别为0.7824和0.1962;排列第三的是穗行数,P0.1=0.4667,P0.1r10=-0.0427。  相似文献   

9.
陈国秋 《杂粮作物》2000,20(3):25-26
本文采用相关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子对谷子产量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以及它们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的总贡献,为谷子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试材选用1996年谷子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结果,共13组数据。试验为6行区,行长8m,行距0.5m,随机设计,3次重复。收获时调查各品系的小区穗数,测小区产量。室内考种查穗粒数,测千粒重。1.2 方法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和相关的方法求得两组观察值间的相关系数,然后采用下列方程组求解通径系数。P1y+r21P2y+r31P3y=r1yr12P1y+P2y+r3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折合每667 m2一次性基施纯氮4 kg条件下,尿素处理产量为436.41 kg/667 m2,几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在457.10~495.87 kg/667 m2之间,均高于尿素处理,其中以双友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紫苏理想株型,系统分析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贵阳和开阳2个试验点种植209份来源于主要生态区域的紫苏材料,采集主要农艺学性状指标,分析各性状值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单株穗数(X4)、主穗果数(X6)、千粒重(X7)为紫苏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两个试验点的回归方程为:Y贵=-5.972 8+0.025 0X4+0.194 0X6+2.647 8X7,Y开=-11.453 1+0.019 4X4+0.212 9X6+4.557X7,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各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回归关系求极值,得出其理想株型:贵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9.25~30.21g,理论产量约为2 475kg/hm2;开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4.81~25.17g,理论产量约为2 040kg/hm~2。  相似文献   

12.
对31个苎麻组合(品种)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作成份和聚类分析有3个主成份对变量的贡献达87.27%。31个组合(品种)被分为5类,组合、品种以及高产优质组合均可通过聚类分析相互分组。产量构成因素可归纳为单蔸生产力、出麻率和皮厚因子。主成份和聚类分析可为杂交亲本选配和组合筛选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31个苎麻组合(品种)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作成份和聚类分析有3个主成份对变量的贡献达87.27%。31个组合(品种)被分为5类,组合,品种以及高产优质组合均可通过聚类分析相互分组。产量构成因素可归纳为单蔸生产力,出麻率和皮厚因子。主成份和聚类分析可为杂交亲本选配和组合筛选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主要环境因子与苎麻产量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强光和高蒸发量增加株高却减少了有效株数,不利高产优质;生长中后期总日照时数较多则利于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和产量提高并降低麻含胶率;雨日和雨量较多能增加有效株,提高支数;较高相对湿度使茎粗,皮厚,有效株,鲜皮出麻率及产量和支数提高,原麻含胶率下降。总辐射量大抑制除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发育,造成低产劣质,土壤有机质,氮,磷,及铁,硼含量与茎粗,皮厚和出麻率呈负相关,虽略利于优质却降低产量;水解  相似文献   

15.
高温、强光和高蒸发量增加株高却减少有效株数,不利高产优质;生长中后期总日照时数较多则利于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和产量提高并降低原麻含胶率;雨日和雨量较多能增加有效株,提高支数;较高相对湿度使茎粗、皮厚、有效株、鲜皮出麻率及产量和支数提高、原麻含胶率下降。总辐射量大抑制除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发育,造成低产劣质;土壤有机质、氮、磷、及铁、硼含量与茎粗、皮厚和出麻率呈负相关,虽略利于优质却降低产量;水解氮对优质高产均不利。钾、锰、锌与株高呈正相关、与有效株呈负相关,不利高产优质和原麻含胶率的降低。土壤容重和PH与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呈正相关,有益高产优质,而总孔度的作用相反。土壤毛孔度和比重都有利优质,但前者与株高呈负相关、与有效株呈正相关,后者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对两年两品种五播期的试验资料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不同生态型品种间一般比年份间差异要大:①半冬性的“西引2号”产量三要素两年均以有效穗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千粒重次之;而春性的“沪麦4号”则以实粒数作用为主,有效穗次之。②不同品种随播期变化趋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适宜播期也不同。在本试验播期范围内,半冬性的西引2号播种以10月29日为宜;而春性的沪麦4号则以11月12日最佳。  相似文献   

17.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棉12号(常规种)和苏杂16(杂交种)为材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数学模拟,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留叶枝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皮棉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苏棉12号和苏杂16两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分别为每公顷3.95万株和3.21万株.通径分析结果,构成棉花产量诸因子中,总有效成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铃重次之.  相似文献   

18.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苏棉 1 2号” (常规种 )和“苏杂 1 6” (杂交种 )为材料 ,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数学模拟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留叶枝条件下 ,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密度水平下 ,皮棉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苏棉 1 2号”夺取高产的适宜密度应为 3 95万株·hm2 ,“苏杂 1 6”适宜密度为 3 2 1万株·hm2 。通径分析结果 ,构成棉花产量诸因子中 ,总有效成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铃重次之。  相似文献   

19.
20.
再生稻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析了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水稻灌浆期和成熟期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再生稻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成熟期,且灌浆期不同组合间的差异大于成熟期。不同组合间在同一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再生稻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则呈显著负相关。此外,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