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光照优化管理对半开放式垫料平养黄羽肉鸡生产性能、鸡冠发育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将90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0只。对照组采用持续光照模式,试验组(试验1~4组)采用白天自然光照,夜间补光18L∶6D、强度10 lx的光照优化模式。试验组(试验1~4组)的饲粮能量水平与对照组分别相差-0.42 MJ/kg、-0.21 MJ/kg、0 MJ/kg、0.21 MJ/kg。试验期50 d,分为1~21日龄和22~50日龄两阶段。结果显示,①在光照优化条件下降低日粮能量水平,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但有提高日增重的趋势;②在光照优化条件下,能量水平在标准日粮的基础上提高0.21 MJ/kg,肉鸡的全期日增重提高5.25%;③两种光照模式对鸡冠发育无显著影响。④与对照组相比,光照优化组的褪黑激素水平提高了27.59%(P<0.05),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升高的趋势。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光照优化管理可促进肉鸡褪黑激素的分泌,降低肉鸡能量需求,而继续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进一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鬼针草可溶性颗粒对CCl_4致岭南黄肉鸡急性肝损伤保护程度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岭南黄肉鸡270只,随机分为6个组(健康对照组、鬼针草可溶性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联苯双酯组及肝损伤模型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各重复组均饲喂基础饲粮,饲养至30日龄开始试验,试验期为7d。采用CCl_4致鸡急性肝损伤试验为动物模型,检测分析鸡血清中的AST、ALT、SOD水平以及肝匀浆中MDA、GSH-Px含量,评价药物对鸡肝损伤的临床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鬼针草可溶性颗粒可显著降低鸡血清ALT和AST水平(P0.05和P0.01),显著提高血清SOD水平(P0.05和P0.01),显著提高肝匀浆中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P0.05和P0.01)。由此可见,鬼针草可溶性颗粒对CCl_4致岭南黄肉鸡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24):32-35
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AA+商品肉鸡作为研究对象,将1 350只AA+肉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只AA+肉鸡,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预饲期7 d,试验期38 d。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45 d时,试验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9.54%和7.67%,均有显著差异(P0.05),料肉比降低1.08%,出栏率提高1.24%(P0.05);(2)试验组粪便发酵氨气滴定试验中的N含量为对照组的28.21%,差异极显著(P0.01);(3)试验组血清TC水平、血清GLB水平分别提高了7.85%(P0.05)和9.59%(P0.05);血清TG、TP、ALB差异均不显著(P0.05);(4)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增收0.59元/只,提高25.76%。  相似文献   

4.
旨在用岭南黄羽肉鸡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周期对肉鸡抗应激、免疫和胫骨特性的影响。选用360只0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4种光照制度,即连续光照(23h光照:1h黑暗,23L:1D)、短光照(16L:8D)、短光照间歇(12L:3D:2L:3D:2L:2D)和模拟自然光照,试验期63d。结果,自然光照组63日龄鸡的总抗氧化能力(P=0.08)、新城疫抗体效价(P=0.07)和法氏囊指数(P=0.06)比其他3个组有提高的趋势;3个短光照组42日龄鸡的肌酸激酶水平比连续光照组有降低的趋势(P=0.09);短光照间歇组21日龄鸡的胸腺指数(P=0.06)、21(P=0.09)和42日龄鸡(P=0.06)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有大于其他光照组的趋势;其他指标不受光照制度的影响(P0.05)。这些结果说明,岭南黄羽肉鸡生产中采取自然光照或短光照间歇更有利于其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其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膨化亚麻籽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膨化亚麻籽用于肉鸡日粮提供依据,试验将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2.0%、3.8%和5.7%)膨化亚麻籽的日粮,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分别于肉鸡21,28,35,42日龄时采血测定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指标,分析了膨化亚麻籽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血清中白蛋白含量,试验鸡21,28,35,42日龄时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中总蛋白含量,试验鸡21日龄时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而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试验鸡35,42日龄时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血清三酰甘油含量,试验鸡21日龄时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在35,42日龄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试验鸡21,42日龄时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28,35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血糖含量,试验鸡21,28,35日龄时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42日龄时对照组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说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7%的膨化亚麻籽饲养6周,可以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对于白蛋白、总蛋白和三酰甘油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脂多糖(LPS)应激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抗炎功能的影响。饲养试验将1 000羽1日龄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粉剂丁酸钠(Na B)及250、500、750 mg/kg包膜丁酸钠(CNa B),试验为期50 d。应激试验分别从对照组、Na B组以及生长性能最佳组(250 mg/kg CNa B组),每重复随机选6只鸡,按2×3因子试验设计,以应激种类(生理盐水和LPS)和饲粮类型(0、500 mg/kg Na B和250 mg/kg CNa B)作为主效因子,各组1/2鸡只于53、56和59 d腹腔注射大肠杆菌LPS(0.5 mg/kg BW),剩余鸡只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为期10 d。结果表明:1)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LPS注射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酸含量(P0.05)。LPS注射下,Na B组和CNa B组中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LPS注射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了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LPS注射下,Na B组和CNa B组血清和肝脏S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LPS注射和饲粮添加丁酸钠对肝脏GSH-Px活性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2种剂型作用效果相类似。3)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LPS注射组极显著提高53和59 d血清铜蓝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1);LPS注射下,Na B组和CNa B组53 d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LPS应激条件下,丁酸钠能改善肉鸡营养代谢,维持机体抗氧化功能,增强抗炎功能,且500 mg/kg Na B和250 mg/kg CNa B(有效含量为75 mg/kg)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硒水平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快大型黄羽肉鸡饲养中期的最适硒水平。选用22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 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组1(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组(硒含量0.037 mg/kg),试验组2、3、4、5饲粮则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75、0.15、0.225、0.30 mg/kg硒,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硒对试验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各硒添加组血浆、红细胞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硒对试验鸡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硒适宜水平为0.337 mg/k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良凤花肉鸡公鸡9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高粱型饲粮(高粱组)、高粱型饲粮+复合酶(高粱+复合酶组)、高粱型饲粮+益生菌(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型饲粮+复合酶+益生菌(高粱型+复合酶+益生菌组)。试验期56 d,分为试验前期(1~28日龄)和试验后期(29~56日龄)。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各试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和试验全期(1~56日龄),除高粱+复合酶组外,其余各试验组肉鸡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高粱组肉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56天各组之间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第28天,除高粱组外,其他各试验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56天,各试验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用高粱替代玉米,显著降低了良凤花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在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能获得与对照组相当的生长性能,在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玉米须多糖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1日龄体质健康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800、1600 mg/kg玉米须多糖,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须多糖的各个试验组42日龄肉鸡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显著提高(P 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由此可见,玉米须多糖可以改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在肉鸡饲粮中添加800 mg/kg玉米须多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5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0羽鸡,公母各半。采用单因子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5 g/t杰富宝125(PT125TM)和50g/t百富宝(BFB)。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蛋白酶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蛋白酶后21 d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试验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试验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 d肉鸡血清T-AOC活性试验Ⅱ组显著性高于试验I组(P0.05)。结果表明,在肉鸡饲粮添加不同蛋白酶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多肽菌素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体水平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以验证多肽菌素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能力。4万只1日龄科宝500肉雏鸡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 000只。对照组按原有免疫和用药程序7日龄、14日龄及21日龄均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免疫;试验组鸡只在7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免疫,并在13~15日龄饲喂添加多肽菌素(400 g/t)的日粮,20~22日龄饲喂添加多肽菌素(300 g/t)的日粮。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试验组28日龄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球蛋白与白蛋白比值(球/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75%、15.17%、11.45%,谷草转氨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6.2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肉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比对照组提高19.89%,差异显著(P0.05),禽流感病毒抗体效价比对照组提高6.9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肉鸡脾脏指数比对照组提高17.05%,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胸腺指数比对照组提高11.89%,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肉鸡日粮添加多肽菌素,可以显著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及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94只1 dAA肉仔鸡,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每组各设5个重复。对照组施行连续光照(23L:1D),试验组先施行短光照,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对照组、试验组除光照制度外,其余条件均一致。肉鸡在35 d、47 d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方面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7~21 d、21~47 d试验组的腿肌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1~47 d试验组试鸡腹脂重、腹脂比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试验场与养户处开展2个试验。一是试验场试验:随机选择长天龄三黄肉鸡1 600只,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全程使用常规饲料(36~75日龄使用饲料粗蛋白17%),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小鸡阶段(1~35日龄)、大鸡阶段(76日龄至上市)使用常规饲料,中期阶段(36~75日龄)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但其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上市肉鸡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中鸡使用饲料粗蛋白质14%,其上市肉鸡只鸡利润最高,比对照组高了1.15元/只;二是养户试验:随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养户8个,分成4组(对照组1、对照组2、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2个养户,每个养户大约8 000只鸡。其中对照组1、试验组1限量饲喂,对照组2、试验组2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限量喂料)上市肉鸡出现较多"啄毛"鸡,次鸡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使用低蛋白日粮条件下,不宜采取限量喂料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体重[(38.40±0.80) g]相近、健康的1日龄哈伯德公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8%和0.11%Nisin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8%和0.11%Nisin显著降低了肉鸡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P0.05),有提高肉鸡42日龄体重的趋势(P=0.087)。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8%和0.11%Nisin有提高肉鸡屠宰率的趋势(P=0.066),各组间其他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Nisin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0.11%Nisin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11%Nisin组肉鸡21和42日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8%和0.11%Nisin显著提高了肉鸡21日龄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42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0.11%组肉鸡21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42日龄空肠s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Nisin可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调节机体免疫性能,促进小肠绒毛发育,从而改善生长性能,且以0.08%添加水平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240只817肉仔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g/吨植物甾醇(5%含量)。试验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为期42d。试验结果表明:①在817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200g/吨植物甾醇,可以显著提高817肉鸡的平均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且试验组817肉鸡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3.4%;②试验组817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817肉鸡饲粮中添加200g/吨植物甾醇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提高肉鸡成活率,并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鲜桑叶对湘西黄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鲜桑叶对血糖、血脂、抗氧化及免疫力的调节功能;试验选取15头1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湘西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组为饲粮中添加10%和20%鲜桑叶,不添加鲜桑叶为对照组,试验期为60d,结束时尾静脉采集血液,用于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0%添加组血清中GLU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0%添加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UREA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鲜桑叶对湘西黄牛血清中TG、VLDL、TP和LDL的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湘西黄牛血清中MDA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Ig A、Ig G、Ig M、补体C3和C4的浓度与CG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鲜桑叶能有效降低试验牛血清中的GLU、MDA的含量,调节动物机体血糖和抗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AA~+白羽雄性商品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按照NRC(1994)标准推荐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饲喂降低3%粗蛋白水平的日粮,前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蛋氨酸(DLM)、0.22%L-赖氨酸(Lys)和0.1%DLM+0.22%Lys的日粮,后期各试验组肉鸡饲喂分别添加0.1%DLM、0.26%Lys和0.1%DLM+0.26%Lys的日粮。试验分为生长期(1~21日龄)和育肥期(22~42日龄)两个阶段,共42 d。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极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显著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极显著或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和抑制羟自由基(·OH)含量(P0.01,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肝脏中GSH-Px和T-AOC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肝脏中T-AOC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P0.01)。提示低蛋白日粮添加必需氨基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抗氧化性能,前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2%Lys,后期必需氨基酸添加水平为0.1%DLM+0.26%Lys时抗氧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高活性酵母对岭南黄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洪奇华 《中国家禽》2003,25(20):8-9
300只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用3%活性酵母替代3%豆粕。饲养试验结果表明:0~49日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成活率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74%(P<0.05)、8.91%(P<0.05)和5.00%(P<0.05),试验组料蛋比比对照组下降11.25%(P<0.05)。代谢试验表明:能量表观利用率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5%(P<0.05)和6.84%(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肉桂油对肉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黄霉素,试验组分别添加50、100、200和300 mg/kg的包被肉桂油(以肉桂醛计),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和200 mg/kg试验组14日龄血液中单核细胞的比例上调(P0.05);试验组21日龄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且呈线性正相关(R~2=0.824),试验组42日龄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且呈线性正相关(R~2=0.625);试验组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LPS刺激指数上调(P0.001)。与正对照组相比,50 mg/kg试验组14日龄血液中单核细胞的比例上调(P0.05);试验组21日龄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P0.05);试验组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LPS刺激指数上调(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包被肉桂油有利于促进肉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研究比较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对豆粕中14种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的异同。选用35日龄AA肉仔鸡、岭南黄和广西黄肉鸡各72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第1组:AA鸡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AA鸡饲喂70%基础日粮+30%豆粕,第3组:岭南黄鸡饲喂基础日粮,第4组:岭南黄鸡饲喂70%基础日粮+30%豆粕,第5组:广西黄鸡饲喂基础日粮,第6组:广西黄鸡饲喂70%基础日粮+30%豆粕。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采用TiO_2作外源指示剂,运用联立方程组法测定豆粕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AA鸡和岭南黄鸡对豆粕的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广西黄鸡对豆粕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高于AA鸡(P0.05),而与岭南黄鸡差异不显著(P0.05);广西黄鸡对豆粕的苏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高于AA鸡和岭南黄鸡(P0.05);广西黄鸡对豆粕丙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低于AA鸡和岭南黄鸡(P0.05)。综上所述,慢速型黄羽肉鸡和AA肉鸡在豆粕表观回肠消化率上有差异,而快速型黄羽肉鸡在豆粕的表观回肠消化率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