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种信息     
《作物杂志》1985,1(1):38
晋谷1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1971年用红母鸡咀作母本,垣曲黄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78~1980年在晋东南地区40多处试验,平均亩产506.1斤,比晋谷2号增产12.7%。1982年在长治市北呈公社上村大队油菜茬复播,亩产668.1斤,比对照晋谷3号增产45%。 晋谷13号全生育期115天,在晋东南中……  相似文献   

2.
晋麦63号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旱性强、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1995-1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晋麦33号平均增产10.18%。1995-199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三年平均产量3843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和晋麦33号平均增产3.5%。截止2001年底累计推广39.55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新品种介绍     
丰抗13号丰抗13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与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合作,用北京14号作母本,抗引655为父本杂交,于1980年育成。1980—1981年度参加北京市中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7斤,比对照种农大139增产6.2%。1981—1983年参加华北北部冬麦区中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3斤比对照种增产13.8%。1981—  相似文献   

4.
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代材料经连续多代选育的吕旱133、1989-1991年参加山西省产川旱地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97.2kg对对照平均增产16.5%,1991年度在晋中、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地区7点次,比晋麦16号、17号、15号三个不同对照增产8.2-30.7%。1992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命名为晋麦44号。该品种突出表现为抗冻、耐旱、耐干热风、穗大、粒多、丰产、抗病,尤其是干旱年份稳产性极  相似文献   

5.
宝丰7228     
由河南省宝丰县农科所用75(14)3与抗辉县红杂交育成。从1983年引入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高水肥组试验,连续2年17个点次试验,有14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2年平均比晋麦11号增产8.7%。该品种株高85厘米左右,秆矮抗倒,分蘖力强,亩穗数多。白粒,籽粒较小,千粒重35—40克。抗性较好。比晋麦11号晚熟1—2天。在运城水头以南亩产8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w.w03为母本、w.w0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6年参加内蒙古极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亩产477.8 kg/亩,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8.7%;2007年参加内蒙古极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亩产539.9kg/亩, 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5.1%;2009年参加河北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99.2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548.3,增产9.2%;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1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439.0kg,增产12.6%;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5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499.0kg增产18.1%;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506.1 kg /亩,比对照增产14.1%;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病性好,根系发达抗倒性强。籽粒深厚,商品性好,适宜密植,生育期106天d,适宜在≥2000℃极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冀承单3号玉米是我所用冀71l作母本,承18作父本,杂交育成。1985年3月通过审定、定名。一、产量情况据有关资料统计,1981~1984年11点次区域试验,冀承单3号平均亩产384.7公斤,比嫩玉1号平均亩增产71.55公斤,增产22.8%。生产鉴定1984~1985年共26点次,分别平均亩产357.35公斤和446.6公斤,比对照增产15.1%及33.5%。在围场县1985~1987年大面积生产实践中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8.
由河北省作物所用(弗立塔×石34)与品37杂交育成。从1982年引入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中水肥组试验,连续3年28个点次试验,有26个点增产,2个点略微减产,3年平均比晋麦11号增产11.7%。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秆矮,整齐度高,抗倒力强。成穗率高,穗子较小,白粒,硬质,千粒重38—40克。抗青干,抗病性较好。比晋麦11号晚熟1—2天。我省运城、临汾地区亩产600斤以上的中水肥地  相似文献   

9.
1 品种来源郑白糯6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质专用玉米育种室利用郑白糯06为母本,郑白糯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单交种。 2 产量表现在2003年东南区鲜食玉米区试中,平均鲜穗亩产 807.7kg,比对照种增产16.7%。在2004年东南区鲜食玉米区试中,平均鲜穗亩产752.9kg,比对照种增产9.6%。两年平均鲜穗亩产780.3kg,比对照种增产13.2%。  相似文献   

10.
玉米白粒三交种“兴获三交”,是黔西县种子公司为了克服“兴玉1号”制种产量低,种子顶土力弱的缺点,用单交种“兴玉1号”作母本,用“获白”自交系作父本组配而成。1981年冬季在云南元江进行比较试验,亩产735斤,比“兴玉1号”增产13%。1982年在黔西县进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819斤,比“兴玉1号”增产7.7%。1983年在黔西县扩大试验示范224亩,验收11个点11.85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1.
宽叶长果系中国农科院麻类所1970~1981年以广丰×巴长4号杂交选育而成。1977~1979年,在长江流域区试,平均亩产368.7公斤,比对照广丰长果增产17.03%;1980年在湖南省南县明山乡种84亩,平均亩产351.6公斤,比对照广丰长果增产24.39%。 宽叶长果属中晚熟类型。株高360厘米左右,茎粗1.45~1.80厘米,皮厚1~1.2毫米,群  相似文献   

12.
优 746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用 - 32 A为母本 ,与科恢 746组配而成。其父本科恢 746来自复交组合 :云粳 /泰引一号//圭 6 30 ///特青 1号。1 产量表现1 995年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栽培试验亩产达 6 37.9kg,比汕优 6 3增产1 3.8%。 1 995~ 1 996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 5 2 .1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0 .6 6 %。1 99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 0 3.4kg,比汕优 6 3增产 1 3.2 %。 1 997年 5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从 1 996年开始引种。 1 996年大区丰产栽培试验亩产 5 5 1 .5 kg,比对照汕优6 3增产 1…  相似文献   

13.
冀棉8号     
冀棉8号组合为冀邯5号×[(岱字45×紫花)F_2γ_2],是河北石家庄地区农科所1978年育成。1982~1984年连续三年参加黄河流域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1.5公斤,比对照鲁棉1号增产17.3%。1983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85年种植700多  相似文献   

14.
《作物杂志》1985,1(3):10
来源:198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通过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而育成的普通春小麦。其组合是77k·314y/中7606w//引1053。 产量表现:据北京1983~1984两年品比试验,均比对照(中7712)增产,平均折亩产671.9斤,增产6.3%。1984年在河南黄泛区农场晚播品比试验中,折亩产636.7斤……  相似文献   

15.
浚单18号是浚县农科所以自选系248作母本、浚9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03010)。该品种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并获得高产。1产量表现1.1河南省试验结果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07.7kg,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32.0%,居第一位。1999年、200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24.9kg和503.6kg,比对照豫玉23号分别增产7.3%和9.8%,均居第一位。2001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556.1kg,比对照豫玉23号增…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选种在增产上是有巨大作用的。据苏联研究结果,格鲁吉亚一号二号品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达36—77%;未经选种的三年生茶树,平均亩产鲜叶(一芽二叶)164斤,而在同一环境条件和管理下经选种的三年生茶树亩产鲜叶270斤。据我国祁门茶叶试验站研究,祁门槠叶种(祁门代表种)一个芽叶(一芽二叶)平均重量为0.44克,而祁门栗漆  相似文献   

17.
中晚粳品种寒丰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选育株型好,生育期中等,耐寒性强,又能抗稻瘟病的品种是后季稻育种的重要课题。1974年秋用垦桂/科情3号//黎明复交,经二次海南岛异地加代,F_5时进行初步产量鉴定,亩产1001斤,比对照嘉农15增产2%,但仍有分离。以后又进行株系提纯,其中以7号株系产量最高,亩产1080斤,比对照嘉农15增产5.4%。1980~82年参加上海市后季  相似文献   

18.
丽麦16号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丽水白壳三月黄作母本,与代139杂交,于1980年育成。1981~1982年,地区区域平均亩产456斤,比浙麦1号(九○八)增产30.7%。1985年全省区试平均亩产493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水稻氮、磷、钾的利用率,获得水稻高产,1979年完成水稻球肥深施肥效试验。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1980年对5.84亩“汕优二号”应用球肥深施中攻技术,收干谷8249斤,平均亩产达1412.5斤,比对照田块(4.36亩)的“汕优二号”增产17%,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晋油1号”冬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我省当地农家品种“汾阳油菜”中系选育成的一个优良品种。经我所1980——1983年3年品比试验,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8.9%,1979——1983年经我省25个点(次)区域试验,4年平均亩产275.9斤,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1.2%,1983年在平遥、孝义县的9个点生产示范33亩,平均比当地油菜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