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盆栽狗牙根(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品系)、矮生天堂草以0、0.4%、0.8%、1.2%、1.6%五个土壤盐浓度进行处理,对其K+、Na+离子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盐浓度水平下,狗牙根体内K+、Na+离子含量茎叶大于根系,茎叶是K+、Na+离子累积的主要部位;K+/Na+比茎叶大于根系,说明茎叶耐钠性大于根系;随着盐度水平的递增,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K+、Na+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增大,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矮生天堂草.由此初步认为,狗牙根抗盐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矮生天堂草.  相似文献   

2.
狗牙根种质资源研究与改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既是应用最广泛的暖季型草坪草,也是优质牧草。我国拥有丰富的狗牙根种质资源,分布遍及黄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我国的狗牙根种质资源评价与改良工作水平还很低。通过对狗牙根种质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抗逆性、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概括和归纳,简要评述了狗牙根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狗牙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凌瑶  张新全  刘伟 《草业科学》2012,29(6):993-998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种遗传改良的根本。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具有丰富的植物学形状和遗传多样性,是狗牙根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本研究从野生狗牙根的形态学水平、细胞学、蛋白质水平、分子标记技术及育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雅安当地野生狗牙根(代号Y)、荣经县城郊野生狗牙根(代号R)、生产上推广的三倍体狗牙根Tifway(代号T)3种不同来源地的狗牙根试验材料,分别剪取同一枝条不同茎段的狗牙根材料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同一枝条不同来源地和不同部位茎段的狗牙根节数和分蘖数经方差分析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来源地的狗牙根生物量的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各种狗牙根材料用第1扦插茎段效果优于用第2扦插茎段,同时结合狗牙根外部形态进行综合评价可知,雅安当地的野生狗牙根材料在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狗牙根种质资源营养生长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研究选取水平扩展系数、水平生长速率、垂直生长速率、单位周长匍匐茎数和最长匍匐茎长度5个指标,对不同地理分布的33份国内外野生狗牙根种源和源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22份狗牙根品种之间的营养繁殖差异进行初步评定,以明确中国狗牙根种质的营养繁殖。结果表明,国内外狗牙根之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35.10%~82.31%,平均为57.26%,国内狗牙根种源之间差异较大,且国内种源变异范围大于国外狗牙根品种,国内狗牙根种源和育种材料的垂直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国外品种;相关指标间除垂直生长速率外都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57;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聚类,55份代表性狗牙根种源(品种)被分为3大类,即匍匐茎快速繁殖型、中间型和匍匐茎慢速繁殖型,其中,匍匐茎快速繁殖型均为中国本土种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长在田园土和植被砼2种生境下的5个品种狗牙根及野生狗牙根叶表皮微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下狗牙根叶表皮上气孔形状、大小、密度和表皮毛、乳突等附属物。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狗牙根品种及野生狗牙根对植被砼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与适应,上下表皮乳突明显较田园土的增多,并且有些狗牙根品种叶表皮的气孔器周围乳突有规律的排列,使气孔器凹陷在其周边的细胞里面,使气体扩散阻力增大,有利于降低蒸腾,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与田园土上生长狗牙根相比,植被砼上狗牙根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增高的有喀什狗牙根、Sahara、Heaven、Hawk。就植被砼上不同狗牙根气孔特征来说,气孔密度较其他品种显著多的品种有喀什狗牙根、Sahara。在供试的5个狗牙根品种及野生狗牙根中,根据表皮毛及其他附属物的形态特征,气孔参数的特征等综合考虑,认为Sahara、Hawk、喀什狗牙根等对植被砼生境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狗牙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王赞  吴彦奇  毛凯 《草业科学》2001,18(5):37-41
狗牙根 ( Cynodon dactylon)是暖季型草坪草中得分最高、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的草种。因其具有植株低矮、繁殖力强、抗旱、耐践踏、质地纤细、色泽好等优点 ,被国内外广泛用于建植运动场、公园、墓地及固土护坡。1 分布及分类狗牙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用于草坪的主要有 4种 ,即普通狗牙根( C.dactylon)、印苛狗牙根 ( C. incompletus)、非洲狗牙根 ( C.transvaaiensis)及杂交狗牙根( C.magennisii) ,其中普通狗牙根是世界广布种 [1 ]。从水平分布上看 ,在 45°N~ 45°S范围内 ,狗牙根几乎遍布所有大陆、岛屿。事实…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施磷水平(20,40,100 mg/kg)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菌种摩西球囊霉和聚丛球囊霉对刈割后狗牙根生长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狗牙根根系能与摩西球囊霉和聚丛球囊霉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其中单一接种聚丛球囊霉菌种处理的侵染率最高。2)狗牙根地上部氮、磷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暗示着氮、磷积累可能存在协同效应。3)4次刈割条件下,与AMF共生的狗牙根具有较高的再生速度和较大的生物量,表明菌根化有利于增强刈割后狗牙根的再生能力。4)施磷水平对狗牙根的生长与再生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土壤施磷量40 mg/kg比20或100 mg/kg更能显著增加刈割后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并加快再生生长的速度。因此,建议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可根据狗牙根再生特性和养分吸收情况来接种AMF菌剂并进行适当施肥,以保证狗牙根的生长和增强其刈割后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新农1号狗牙根和天堂328狗牙根为材料,在狗牙根种茎生长20 d后,以浓度0、5、20、50μmol/L褪黑素对狗牙根进行浇灌处理,之后以浓度0、1000、2000 mg/kg醋酸铅溶液对狗牙根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未施用醋酸铅时,新农1号狗牙根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天堂328狗牙根(P<0.05)。铅胁迫导致狗牙根生长受阻,同时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在铅胁迫下,与对照相比,用20μmol/L和50μmol/L浓度的褪黑素预处理后的狗牙根表现出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增加。可见,褪黑素通过增强狗牙根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来清除铅胁迫下产生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
狗牙根抗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祝龙  施海涛  王艳平 《草业科学》2013,30(8):1182-1187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暖季型草坪草中应用最广泛的草种之一,具有抗性强,生长快、建坪迅速等优点。狗牙根分布广泛,对不同逆境的抗性具有差异性。本文综述了冷害、干旱、渍害、盐分等胁迫对狗牙根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水平的影响,总结了近10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有可能深入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剂量草铵膦对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交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坪的质量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低剂量草铵膦处理(225,450 g/hm2)对杂交狗牙根草坪的色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够显著抑制杂交狗牙根的生长,而中、高剂量处理则对杂交狗牙根草坪的色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所有草铵膦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萌发没有影响,且能够显著改善交播草坪的冬季色泽,450g/hm2剂量处理的冬季色泽均能维持在90%;低剂量草铵膦处理(225,450 g/hm2)对杂交狗牙根草坪的春季返青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中、高剂量的草铵膦处理则对杂交狗牙根的春季返青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显著延迟了杂交狗牙根的春季返青进程。试验表明450 g/hm2的草铵膦处理是交播草坪最适宜的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2.
四川野生狗牙根的利用和资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本地野生狗牙根用于建植草坪已有较长历史 ,引入品种种间杂交狗牙根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草坪。野生狗牙根种质材料表现出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和巨大变异。有必要继续收集和评价我国狗牙根野生资源 ,借鉴国外育种方法 ,培育出草坪型、牧草型和牧草兼水土保持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外源硅对磨损胁迫下的暖季型草坪草表观质量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狗牙根属的Tifgreen杂交狗牙根和普通狗牙根,结缕草属的兰引Ⅲ号结缕草和青岛结缕草为对象,设置对照和施外源硅两组,进行不磨损处理和磨损处理,并测量其表观质量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外源硅可以通过促进狗牙根和结缕草的分蘖和生长,以及降低叶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同时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一定程度上减轻磨损胁迫对狗牙根和结缕草生长的影响。综合比较表观质量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外源硅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狗牙根和结缕草的耐磨损性,其中对提高狗牙根的耐磨损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伟  张新全  李芳  马啸  范彦 《草业学报》2007,16(3):55-61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有58条具有多态性,占70.9%,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5.27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西南区45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0.98,其中42份野生狗牙根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7~0.98,表明西南区野生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栽培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够将西南区45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3类。基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显示,西南区野生狗牙根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塑料薄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和草帘覆盖,观测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返青初期叶片、茎和根茎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测定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揭示不同覆盖处理下狗牙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经覆盖处理的狗牙根返青率在88.67%以上,而未覆盖的狗牙根植株全部死亡;草帘覆盖处理的狗牙根草坪盖度、株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遮阳网覆盖,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透性显著低于遮阳网覆盖,效果最好;塑料薄膜次之,遮阳网较差.狗牙根各器官对覆盖物的响应表现出根茎 >叶片 >茎.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与生境异质性和干扰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9对SSR引物研究了3个不同生境狗牙根的克隆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供试狗牙根存在较高水平的克隆多样性,其中样方b最高(PD=0.5,D=0.95,E=0.89),样方a次之(PD=0.41,D=0.92,E=0.87),样方c最低(PD=0.16,D=0.25,E=0.00)。3个样方共鉴别出46个基株。样方a的基株数为17,样方b为22,样方c为7。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狗牙根在20 cm和50 cm处存在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样方b, c的狗牙根存在高水平的空间遗传结构,样方a空间遗传结构较弱。混交度表明,由于不同的基因型相互混杂,样方a, b的克隆生长是游击型的生长策略,而样方c不同基因型之间混杂程度低,边缘明显,属于密集型的生长策略。狗牙根的克隆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与繁殖体散播方式、异质性生境以及人为干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疆狗牙根农艺性状及利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具有代表性的7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材料的12项农艺性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新疆狗牙根种内差异大,具有培育优良新型牧草或草坪品种的潜力,其中C5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大、草产量高,C1植株矮小、茎秆及叶片纤细、颜色深绿,其余材料居中;通过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合加权综合评价结果,初步将新疆狗牙根划分为3个类型,即草坪草牧草兼用型(包括喀什狗牙根、新农一号狗牙根、C4、C3)、草坪型(C1、C2)、牧草型(C5),为今后新疆狗牙根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Holstein steer calves (101 to 350 kg BW) consumed bermudagrass hay ad libitum without or with supplemental ground corn up to 1.0% of BW. As BW increased, total DMI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2.459 + .05448 [BW]-.000073 [BW2] + .540 [corn DMI]; R2 = .83, sy.x = .655). Each kilogram of corn DM decreased bermudagrass DMI by .46 kg. Total digestible OM intake (kg) increased with BW and corn supplementation (.314 + .0127 [BW] + .441 [corn OM intake]; R2 = .79, sy.x = .444). Feed intake level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2.5 times more variability in total digestible OM intake than digestion did. Corn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d digestion of bermudagrass NDF (62.50 - 8.468 [corn DMI, % BW]; R2 = .13, sy.x = 8.121), with a similar decrease across BW. Increasing bermudagrass DMI (% of BW) decreased bermudagrass NDF digestion slightly, but variation accounted for was only 33% of that attributable to corn DMI (% of BW). Concentrations of common fiber fractions (NDF, AD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ADL) in bermudagrass explained very little variation in feed intake and digestion, indicating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f other factors. Bermudagrass intake and digestion were not related, and no substantial interac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steer BW, corn level, and bermudagrass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