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凯绿是武汉百兴种业公司从韩国引进的一代杂交种,本品种经过武汉市蔬菜所展示中心近两年试种,表现出早熟、抗病,外叶少、开展度小,耐热、耐湿、耐旱、耐裂球等优良性状,是圆球甘蓝中的佳品.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凯绿甘蓝为早熟品种,定植后55-60d成熟;植株高21cm,开展度50cmx48em,叶色深绿;叶球中心柱高5cm、宽3.5cm;叶球横径16cm、纵径12cm,叶球鲜绿色,高圆球型,结球紧实一致,单球重1kg左右;可延迟收获,加工鲜食均可.  相似文献   

2.
我国甘蓝产销变化与育种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蓝育种应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确立一些新的育种目标:适于高海拔、高纬度栽培的耐裂球、耐贮运、抗病(特别是抗枯萎病、黑腐病)、优质的中早熟圆球类型或中熟扁球类型甘蓝品种;适于中原地区露地越冬栽培的耐寒性强的扁球或近圆球类型甘蓝品种;适于东部地区秋冬栽培鲜食或脱水加工用的叶球深绿色、绿叶层次多的扁球或近圆球类型甘蓝品种等。  相似文献   

3.
陈应志  廖琴 《中国蔬菜》2008,1(3):62-64
中甘2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55d(天)左右。株型紧凑,开展度42.0cm,外叶12.1片,倒卵圆形,绿色,叶面蜡粉中等,叶缘波纹小,无缺刻。叶球近圆球形、紧实,球外叶绿色,球内叶浅黄色,球高14.4cm、宽14.1cm,中心柱长5.5cm,单球质量约1.0kg,质地脆嫩,品质优。不易裂球,耐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4.
争牛是由萝卜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01和甘蓝自交系2004-30选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株型直立,开展度53 cm左右,外叶倒卵形,叶色深绿,蜡粉较轻,叶球牛心形,紧实度0.5以上,球内叶浅黄绿色,口感糯嫩,品质好,球高20 cm,横径14 cm,中心柱长8.5 cm,小于球高的1/2,平均单球质量1.04 kg,平均产量2 700 kg?(667 m2)-1。冬性强,耐抽薹,可作为越冬春甘蓝栽培|抗黑腐病,也可作为秋甘蓝栽培,以补充秋冬季牛心型甘蓝的供应。适宜在华东、华中等甘蓝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甘蓝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栽培扁球型品种为主,近年来开始规模种植有圆球型品种。本试验选择扁球型品种CA3001、丁兰、美貌和圆球型品种CA0004、959、中甘15等6个品种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植株性状、叶球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指标上,CA3001较美貌产量高,球色绿,耐贮运,长势旺盛;CA0004较中甘15球型圆整,球色绿,较耐裂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14个不同类型品种为试材,对甘蓝开展度、外叶数、球高、球径、球形指数、中心柱长、中心柱长/球高、紧实度、生育期和叶球质量等10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引进3个圆球型甘蓝品种和10个扁球型甘蓝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球型甘蓝品种20A5、20A6和20A7属早熟品种,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纯度高达100%,单球重1.30~1.43 kg,叶球紧实,无裂球,产量高,叶质脆嫩,品质优,效益好,建议可推广种植;扁球型甘蓝品种20Q2、20Q3属中熟品种,20A16、20A17、20A18、20Q1、20Q4、20Q5、20Q6和20Q7属中晚熟品种,各品种均生长整齐,叶球紧实,叶质脆嫩,综合表现较好,除20Q6(发生黑腐病)外,其他品种可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种株叶球有板栗大小时进行割球处理,再在浇完冻水中耕后、地面还未结冰时覆盖第二层膜,可以有效解决圆球型甘蓝制种花期晚、种子产量过低等技术难题,使每667 m2种子产量提高至100 kg以上。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在我国的蔬菜周年供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农业部统计,全国甘蓝种植面积约93.73万hm~2(1 405.95万亩)。其中,圆球型甘蓝在全年甘蓝栽培总面积中占50%以上。圆球型甘蓝以早熟、  相似文献   

9.
中甘21是以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DGMS01—216为母本,自交亲和系87—53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春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50—55d(天),叶球圆球形,球高14.8cm,宽14.5cm,中心柱长6.3cm,单球质量1.0—1.5kg,球色绿,不易裂球,品质优,外观美观。每667m^2产量3800—4000kg。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等地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衡阳地区春甘蓝主栽品种为熟性晚、叶球大的京丰一号等扁球型甘蓝,缺少早熟优质的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6个春甘蓝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中甘628、中甘D22和YR中甘21平均产量达3 000 kg/667 m2以上,且植株生长整齐,纯度高达100%,叶球绿色坚实,较耐裂球,叶质脆嫩,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美貌2号甘蓝新品种,为日本协和公司生产的一代杂交种,可春播、夏播;植株呈半开张型,外叶紧抱,适宜密植,长势旺盛,肥力要求高;结球大,高扁圆球,球面浓绿,直至球底部着色均匀,内叶淡绿,吃口脆软,味甜品质佳;特抗软腐病和黑腐病,裂球迟,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六盘山区种植的耐寒、抗旱的优质甘蓝品种,对13个甘蓝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抽薹开花和茎秆升高现象,圆球型甘蓝品种京甘103在品质方面除硝酸盐含量较高外,其他品质表现优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净菜率分别达9.17%、5.92%、65.07%,均显著高于其他圆球型甘蓝品种,MDA(丙二醛)含量较低,为0.43 μmol/g,虽然产量低,但品质较优、口感脆嫩、外形美观,深受消费者喜欢;平头型甘蓝品种中甘107生长势强,不易裂球,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高,分别达5.32%、9.68 mg/kg,显著高于其他平头型甘蓝品种,且MDA和POD(过氧化物酶)含量较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整体抗逆性优于其他品种;平头型甘蓝品种晚丰光合能力较强,SPAD值最高为60.18,显著高于其他圆球型甘蓝品种,抗病性强,可溶性固形物、净菜率、脯氨酸含量高,分别为9.2%、61.14%、0.123%,667 m2 产量最高,为3 518.43 kg。综上所述,京甘103、中甘107和晚丰适宜在六盘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虽然紫甘蓝欧梅罗和普来米罗的长势较其他品种差,但是品质优异,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鲜食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秋甘4号是以CMS95100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交系98017-3-5-6-5-2-2为父本配制的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属中早熟秋甘蓝,从定植到收获70~75d(天)。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60cm,外叶15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多,叶缘无缺刻。叶球圆球形,色绿,紧实,不易裂球,球高18.5cm,宽17.5cm,中心柱长5.8cm;平均单球质量2kg,质地脆嫩,品质佳;抗病毒病,中抗黑腐病。一般每667m2产量为3500kg左右,适于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作中早熟越夏甘蓝或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寒光一号甘蓝是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在上海地区做冬甘蓝和晚春甘蓝栽培。1993年,我县从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引进试种,经几年栽培观察,该品种表现丰产,单球重2.0—2.5kg,最大单球重4kg,亩产5000-6000kg。叶球坚实,不易型球,质优,食用口感好。抗逆性强,特别耐寒,可延后到寒露收获。较抗软腐病,耐贮,适宜高寒地区做晚秋甘蓝栽培,可部分替代京丰一号和晚丰甘蓝。 一、特征特性 寒光一号生长期120天以上、开展度70-75cm,叶色深绿,外叶13—15张,最大叶长40cm.宽38cm,叶球高球形,球径宽25cm,高18cm。耐寒性强。 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5.
越冬甘蓝即跨冬甘蓝,它不同于秋冬甘蓝和春甘蓝:秋冬甘蓝在冬前形成叶球,年前收获,少数年后收获,但品质下降;春甘蓝年后4月底开始形成叶球,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收获;而越冬甘蓝则是冬前形成叶球但不紧实,仅仅“造个形”,年后,由于通过低温春化孕苔,幼苔生长使其叶球充实,其食用部分不仅是叶球,且包括脆嫩可食的幼苔,于3月上旬至4月初收获。1984年我们着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衡阳地区甘蓝品种的种植,作者引进4个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蓝品种生长整齐,定植至采收需63d左右,叶面蜡粉少,外叶近圆形、有光泽,叶质脆嫩,叶色绿,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重0.97~1.17kg,品质优,外形美观,无开裂现象,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种植。中甘21和中甘28叶球较大,667m^2产量3000kg以上,可作为早熟圆球形春甘蓝品种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三季绿甘蓝是邢台市双龙种苗公司从香港最新引进与推广的甘蓝新品种,在邢台周边地区试种试验,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符合市场要求,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三季绿甘蓝开展度55~60 cm,外叶青绿,球叶墨绿,表面光滑,蜡粉少,球形扁圆略鼓,单球质量1.3~1.8 kg,中心柱高5~7 cm,叶球纵径13.5 cm,横径18 cm,绿色球叶5层。生育期50~55 d,可延迟采收20 d不裂球,单球质量可逐渐增至1.8 kg,净菜率73 %。叶球内部层次好,抗病、耐热、耐寒性好,商品性及品质俱佳。二、栽培要点1.春季栽培(1)播种育苗 华北地区以12月底…  相似文献   

18.
‘惠丰8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与‘9908-1-10’杂交而成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0 ~ 63 d。生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48 ~ 52 cm,外叶深绿色,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嫩绿色,结球紧实,较耐裂球,球横径16 cm左右,球高16 cm左右,中心柱长6.3 cm,球叶脆嫩,味较甜,风味品质佳。单球质量1.3 ~ 1.5 kg,产量60.0 ~ 67.5 t ? hm-2。抗病毒病 (TuMV),冬性较强,适宜在华北地区作春甘蓝栽培,也可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调节东台地区甘蓝品种种植结构,以13个秋季甘蓝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生育期、植株性状、叶球性状、净菜率、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佳宝、绿球5号、宝蓝5号、京甘3号、京甘103长势良好,净菜率高,产量高,叶球品质稳定,可在东台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牛心8号虽然净菜率和产量均高,但烧心严重;宝蓝13号抗病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品种;其余一些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春秋两用型甘蓝新品种——‘秦甘8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的病毒病 (TuMV、CMV)、黑腐病和春季栽培未熟抽薹问题严重影响甘蓝产量、品质和产值。作者经过 5年研究 ,育成了优质、抗病、冬性强的甘蓝新品种‘秦甘 80’ ,于 2 0 0 0年元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秦甘 80’植株开展度 6 5 .3cm ,外叶数 12片 ,外叶灰绿色 ,叶片较大 ,蜡粉较少 ,球叶翠绿色 ;叶球扁圆形 ,纵径 16 .6cm ,横径 2 2 .5cm ,紧实度 0 .5 5 ;叶球中心柱长 6 .2cm ,低于球高 1/2 ,单球质量春栽 2 .0kg ,秋栽 2 .4kg ;冬性强 ,春季栽培耐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