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在大庆鹅体内检出的一种吸虫和一种绦虫进行形态学鉴定。方法采用盐酸卡红,苏木素对虫体染色制成装片,或对新鲜虫体直接观察,显微照相,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吸虫为纤细背孔吸虫,绦虫为矛形剑带绦虫。结论检出的两个虫种均为大庆市鹅寄生虫新记录,纤细背孔吸虫为黑龙江省鹅体寄生虫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福建省某些山区放牧肉鸭出现了一种以盲肠肿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新病。通过化验,在盲肠内检出大量大小平均为1.768mm×1.407mm的吸虫。通过有关专家对虫体和虫卵的鉴定结果,初步判定该病是由棘口目光口科球孔属的一种新型球孔吸虫引起的。在临床上,使用丙硫咪唑治疗该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份,大庆市红岗区个体养鹅专业户送检6只病死的5月龄左右隆昌鹅和长白鹅,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矛形剑带绦虫与背孔吸虫混合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  相似文献   

4.
拜读《家禽》1985年第五期刊登的《雪背孔吸虫(Notocotylus Chionis)在我国鹅体内发现》一文后,认为“雪背孔吸虫”的译名与引用值得商榷。鉴于一种学名的译名与引用,正确与否,影响所及,范围之大与时间之久,都将根深蒂固,很难加以改变的。为此,不揣冒昧提出管见,望专家和同行给予指正:1.寄生虫学名均由属名与种本名构成。种本名多为宿主名、形容词、人名、地名等词语。试举例以说明之:a.以宿主名为种本名的例子:Notoco-tylus anatis鸭背孔吸虫,宿主Anas dom-  相似文献   

5.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号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万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6.
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初级精母细胞核DNA含量测定表明,寄生于较高等鱼类宿主的中华叶开骸虫和鳗丽叶形吸虫的DNA的含量较高(C值分别为0.25pg和0.26pg),而寄生于较低等鱼类宿主的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低(C值分别为0.21pg和0.20pg)。这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全蛋白质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进一步显示,中华形吸虫与鳗丽叶形吸虫构成一年缘亚群(Sm=0.6579,D=0.4187)  相似文献   

7.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8.
1981~1983年在浙江水牛瘤胃内发现了两种新的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1)钱江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qianjiangense se.nov.):发现于钱塘江沿岸的富阳、萧山、余姚和鄞县等地,其主要特征为两枚睾丸小而呈圆形,边缘光滑而无缺刻,前后排列并有相当间距;劳氏管和排泄管不交叉;肠支长而无扭曲;根据这些特点可与短肠锡叶吸虫(C.br-vicaeca Waug,1966)、弯肠锡叶吸虫(C.sinuccoelium Waug,1959)和侧肠锡叶吸虫(C.scolicoelium Fischoeder,1901)等相区别。(2)台州锡叶吸虫(Ceylonocotyle taizho-uense sp·nov):发现于黄岩县,其主要特征是虫体椭圆形,宽而短,体宽与体长比为1:1.87,食道甚短,肠管粗而直,肠支分叉处很细而呈肩状,可与其他锡叶吸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羊阔盘吸虫 ( Eurytrema ovis Tubangui,1 92 5 )也称绵羊阔盘吸虫。是 1 92 5年由 Tubangui首次报道的 ,以后相继也有人发现 ,并收集到有些寄生虫名录中。还有学者编入了著作和教学参考书中 ,将羊阔盘吸虫作为阔盘属 ( Eurytrema )独立虫种进行描述 ,列虫体分类检索表供大家查阅。虫体寄生部位有的报道寄生绵羊直肠周围脂肪内 ,也有的报道寄生胰脏胰管中 ;但由于人们在大量的绵羊阔盘属吸虫剖检收集虫体实践中很少见到 ,以及发现虫种学者报道寄生宿主数量不多 ,收集虫体标本少 ,虫体形态描述很不完整和发育史各阶段长期空白等情况 ,使人…  相似文献   

10.
1988年8月,作者在密山县连珠山诊疗鹅的疾病时,部检了一只病鹅,在其小肠内检出210条吸虫,对虫体形态学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据其形态学特征并与前人工作做了对比,鉴定为棘口科棘口属的宫川棘口吸虫。本虫体在我省鹅体寄生为首次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