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橄榄油作为一种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的资源,具有保护骨骼、美白美容、收缩毛孔等功效,由其制作的香皂在公元15世纪就流行于欧洲,现已成为最佳的身体护理用品。总结了原材料成分、制皂方法对香皂功效的影响,指出了橄榄油是制作手工香皂的优秀原材料,冷制皂法为橄榄油手工皂制备的最优工艺,橄榄油手工香皂对皮肤有美白、紫外防护、抗炎、抑菌等功效。分析了橄榄油手工皂的研究近况,探讨了橄榄油手工皂的优势、市场和研究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松香分析中影响不皂化物含量的关键因素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脂松香分析测定过程中影响松香不皂化物含量测定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讨论了树脂酸在皂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导致不皂化物需要进行树脂酸校正操作和计算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马尾松松香的不皂化物中易挥发组分最多,湿地松松香的不皂化物含量较高,易挥发组分含量也相对较高,加勒比松松香和南亚松松香不皂化物中可挥发性物质较少。随着烘干温度的提高,松香中不皂化物的含量降低,但高温可能明显地使松香不皂化物中易氧化的醛类物质等发生了部分氧化,致使4种松香不皂化物的酸价则呈增加的趋势,但是,松香不皂化物中存在的酸性应主要来源于由强碱和弱酸形成的松香树脂酸盐类与松香树脂酸之间的电离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市场》2002,(10):23-23
茶叶的功效主要是由其本身所富含的特定化学成份所决定的,其主要物质为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和少量的咖啡因。茶多酚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约占茶干物重20%~25%;咖啡因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天然生物碱,约占茶干物重1%~5%。  相似文献   

5.
分子短程蒸馏分离银杏叶聚戊烯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水温度6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16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200r/min,蒸馏真空度0.5~1.0Pa;Ⅱ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循环水温度8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28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300r/min,蒸馏真空0.1~0.5Pa。结果表明:溶剂中聚戊烯醇为55.6%,银杏叶聚戊烯醇(GP)回收率为98.5%,馏余物中聚戊烯醇的含量由不皂化物中的46.2%提高到83.7%,而且无溶剂残留,是工业化制备高纯度聚戊烯醇理想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我国的传统土特产品,是一种好的油料。核桃的含油量很高,营养丰富、对核桃进行综合加工,可生产出核桃油、核桃粉、核桃壳等产品(核桃酮、活性炭)。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核桃进行全价开发,充分利用我国的核桃资源,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核桃由皮壳、隔膜和核桃仁等组成。其各组分别都有重要的用途,尤其是核桃仁有极重要的营养保健及药理作用,核桃仁含油量很高,一般在40%至65%,有的高达80%,该油保持了核桃仁的营养保健及药理功效,必将成为待开发的营养保健专用油脂。 核桃油除主要作营养保健油直接食用外,还可在…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蜜饯由鲜果加工而成,其味香甜可口。据分析,一般含有橄榄油20~25%。国外医学资料报导,橄榄油含30%的脂肪酸,60%的单一不饱和橄榄酸,10%的不饱和芒果酸和维生素A、D、E、K等。这些物质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功用。食橄榄油可促进消化,防治胃病等等。  相似文献   

8.
一、油橄榄的经济价值 油橄榄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是一种优良食用油,含有较高的热量和多种维生素。橄榄油的化学成份,大约由百分之十的甘油和百分之九十的脂肪酸组成。橄榄油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占百分之八十五)、棕榈酸(占百分之六至九),亚油酸(占百分之  相似文献   

9.
正油橄榄(0lea europaea),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用途广泛,果实可榨油或做蜜饯食品。油橄榄的主要产品橄榄油,是一种天然脂肪酸分布非常完美而又平衡的油脂,具有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易在人体内氧化沉淀的优良性能,是一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高级保健油。此外,橄榄油还可制作纺织工业印染用油,精密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籽油的制取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水蒸汽高温蒸馏与碱炼法结合精炼制取松籽精油,并用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共检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为主(占44.66%),另有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异油酸及少量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与食用一级菜籽油和药用沙棘籽油脂肪酸组成及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华山松籽精油质量指标均优于二者,其脂肪酸组成优于菜籽油,与沙棘籽油相似。推测华山松籽精没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12.
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营养价值较高。为了规模化推广这一森林特色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和GC-MS对其种子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种子、花蕾、嫩梢和嫩叶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种子中营养成分种类多、含量丰富,种源间没有变异,且栽培种子略高于野生种子,所含矿质元素具有K∶Na之值高而Zn∶Cu之值低的特点,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5.1%;花蕾中常规成分的营养价值高于种子、嫩梢和嫩叶;种子油脂含有12种主要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9.8%~14.9%)、亚油酸(24.0%~45.5%)和亚麻酸(4.1%~7.3%)为主,不同种子之间其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大,2004年栽培种子>2004年野生种子>2003年野生种子。  相似文献   

13.
The sulfate soap Is refined through extracting unsaponlfiablc neutral substan比usingethyla以tatc and hcxanc—acctonc.The contentofncutralsubstancelntallolldccreasesfrom32.8%to 7.4%and 18%The acid number oftalloilincrcascsfrom!19to!69and!53Thequalityoftall oil Is greatly improved.ThlSprovides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distillation of tall oil.Theunsaponlfiablc neutral substancenom crude sulfate soap mainly consists of tcrPCnc aldchydcs,Icrpcnc alcohols,fatty alcohols and sterols Inwhlch larlxol Is 26.3%and 18.5%;sterols arc 17%and 27.l%M paratcly.The wb!to crystals containing sterols of96.9%are obtalncdbycrystalhaatlonand rccrystalllzatlon The sterols arc mainly g一sltostcrol and campcsterol.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量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和贵州等省份,资源量丰富,但是目前利用率仅为5%左右,其余组分主要以丢弃为主,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创新引入亚临界工艺进行山苍子核仁油的制取,得出最佳操作因素组合为含水率6%,温度50℃,萃取时间45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大于95%。通过对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分析,可知山苍子核仁油主要成分为月桂酸,占53.3%。可见月桂酸是用途广泛的一种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较高,因此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本研究可为亚临界工艺在山苍子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接骨木果油的超临界 CO2萃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骨木果油中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具有降血脂,抗癌,抗病毒,抗菌,提高学习记忆力等作用。主要综述了接骨木果油的超临界C O2萃取方法,以及它的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并对接骨木果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接骨木果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白木通品种,对8个不同地理种源白木通的果实经济性状、果肉营养成分、藤条药用成分、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相关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种源间的果实性状中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安徽省宁国县军天湖乡天湖街道种源的可食率较高,超过30%,单果质量和果肉质量均最大,分别为276.64 g和84.82 g,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种源间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除不饱和脂肪酸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安徽省宁国县军天湖乡天湖街道种源的含油率最高,为47.09%,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较高,为72.61%,具有较高的油用价值。(3)种源间果肉营养成分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江西省九江市东林寺东林村种源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2.35%和16.31%,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总酸及维生素C含量中等,果肉营养价值较高。(4)种源间藤条药用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重庆市武隆县仙女乡白果村种源的齐墩果酸B含量最高,达到0.6%,显著高于其它7个地理种源,且其藤条的总药用成分含量最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低温压榨、普通螺旋榨3种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碘价、色泽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总磷、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普通螺旋榨油其酸值、过氧化值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以超临界萃取茶油最高,而总磷含量以低温压榨油最高,且与超临界萃取油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通过对江西省已筛选出的26个油茶无性系,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油茶无性系脂肪酸成分和构成比例差异。茶油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用油,在所测试的26个品系中,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0.35%,其中平均油酸含量为81.73%;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43%。由色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系间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系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实验数据可以为油茶的品质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separation of unsaponifiable from saponifiable constituents of tall oil fatty acids by different methods has been attempted. After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the fatty acids it was possible to separate to a great extent the saturated solid acids and the rosin acids present from other components.After separation the different f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GC, TLC, NMR and UV analyses. As a result of these measurements it was obvious that the acid-poor fraction consisted of unsaturated acids, several aromatic compounds, partly of phenolic structure and unidentified material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romatic compounds was estimated at about 2% by weight. The hydrogenated and filtered fraction was methylated and submitted to a GC/MS analysis. A number of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ompounds could b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