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对自然感染长白仔猪血液学指标的影响,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PCR方法对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进行了病原体鉴定,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猪附红细胞体病长白仔猪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的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血清酶活性升高;尿素氮含量降低;血糖、总胆固醇等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2004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兽医门诊共接诊病猪287例,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就有134例,其中猪弓形体和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38例,猪莲球菌病与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19例全部发生于专业户养猪场。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属于原虫性寄生虫病,由附红细胞体寄生猪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发病情,其主要特征有黄疸、贫血、高热、皮肤潮红、母猪流产。该病多呈零星散发,一旦发病则同群猪发病率高60%-100%,自然死亡率更是高达80%,给养殖户造成极大地损失。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出发,对病猪进行剖检病变及实验检测,提出通过药物防治及综合防治以控制及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以来.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从仔猪到怀孕母猪都发现了附红细胞体。在我国,许耀成等(1982年)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病猪血液中查到了猪附红细胞体之后.该病已在全国内蔓延。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乳、肉产量减少,更严重的是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其特征为病猪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且仔猪患附红细胞体病极易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养殖业危害较大。2013年下半年,我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猪水肿病和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疾病的复杂程度加大,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病猪和隐性感染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染源为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病猪,本病主要为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节肢动物传播4种方式。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传播不容忽视;母体垂直传播更为重要,传播率可达90%~100%;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多变或其他疾病等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2014年瓮安县某养猪场发生以病猪呈现急性  相似文献   

9.
笔者探讨分析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在2013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50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病猪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诊断和治疗措施。经药物治疗和饲养管理工作、消毒工作的的加强,有46例病猪治愈,治愈率为92.0%,剩余4例死亡。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中,根据病猪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以及病理解剖可进行合理的诊断,基于诊断结果施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做好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预防和降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在临床上多呈隐性过程,国内外的学者对其分类、病原学、诊断技术等方面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但附红体的感染对牛的生化指标的影响尚缺少资料,试验试图通过对不同程度自然感染附红体奶牛三种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为牛附红体病的致病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从河北省某地奶牛场选胎次、年龄相近且无临床症状奶牛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镜检观察,采用抗凝血压片法,400倍显微镜下观察20个视野,按感染红细胞数占视野内总红细胞数比例计算其感染强度。试验选择镜检阴性为Ⅰ组,感染强度10%~20%为Ⅱ组,50%~70%记为…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 ,不同的虫体寄生于不同的宿主 ,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3月份 ,费县某养猪场购进三元杂交猪78头 ,其中有 3头猪 ,精神差 ,不采食 ,当时按感冒处理 ,用药 3d不见效果 ,病猪反而增加到 1 1头。笔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治疗 5 d后除 3头死亡外 ,都逐渐康复。2 症状临床病猪表现精神萎顿 ,不愿站立 ,食欲废绝 ,体温40~ 41 .5℃ ,可视黏膜苍白 ,眼圈周围发暗 ,耳边缘出现紫斑…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胆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2001年8月23日我区棉花镇任马猪场饲养的43头母猪,120头育肥猪,340头仔猪,有260头猪发病,从求诊至疫情控制,死亡76头,其中仔猪占52头.此后该镇的养猪大户相继发病,并迅速蔓延到其他乡镇,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治愈难度较大,经过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调查分析,剖解和采集病料检验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表现为败血症、关节炎和局部脓肿。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散发性、热性、溶血性疾病。猪链球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单独发病时治疗比较容易,当发生两种病混合感染时,难以诊断和治疗,死亡率较高。2005年5月,我县一猪场发生上述两病混合感染,笔者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16日,柳河县安口镇猪场徐某来我院请求出诊。主诉:饲养100头35kg重的猪,3天前发病6头,经本村防疫员治疗效果不好,死亡3头,现病猪增加到11头。笔者到猪场观察一下猪群,有病猪腹部、耳朵及全身出现红斑点。对刚死亡2头猪进行剖检,…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猪等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病,自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以来,随后在全球范围内从仔猪到怀孕母猪都发现了附红细胞体,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育肥猪。在我国,许耀成等(1982年)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病猪血液中查到了猪附红细胞体之后,该病已在全国内蔓延。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更严重的是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免疫力下降,为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绿色通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给广大畜牧业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腾冲县2 258头生猪中,采集外观健康生猪的耳静脉血320份,病猪耳静脉血336份,死猪血液46份,调查结果,2013年的总死亡率6.86%,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死数占总死亡数的29.7%;种公猪、种母猪、哺乳前的初生仔猪、1月龄以下哺乳仔猪、1~2月龄的哺乳仔猪、3~5月龄育肥猪,病猪,死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25.9%、36.6%、21.3%、34.4%、36.4%、51.2%、83.9%、89.1%。由此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腾冲县的感染率较低,但已经成为腾冲县对生猪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有必要对腾冲县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一次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全县生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者血浆中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各个品种、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其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是仔猪。该病往往急性发生,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病猪主要症状是高热、贫血、黄疸以及全身皮肤发红。近几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呈升高趋势,导致猪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发生大量死亡,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总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子作用下发病.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贫血和黄疸.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猪瘟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内很早就有报道 ,但至今很多地方未能引起重视。我省 2 0 0 1年 6月中旬以来 ,一些地方出现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病猪逾万头 ,死亡率达1 0 %以上 ,损失较大。 2 0 0 1年 8月 ,我市某种猪场也发现大群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并部分继发感染猪瘟 ,现将此次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8月 2 7日 ,十堰市某种猪场 1头种公猪发病 ,体温升高达 4 1℃ ,食欲废绝 ,饮水量下降。 3日后 ,1栋种母猪舍开始发病 ,发病头数达 1 6头 ,病猪体温升高至 39 5~ 4 1 5℃。 1周后 ,又 1栋母猪舍 5头母猪发病…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别选用10头健康仔猪和附红细胞体感染仔猪,进行了血液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等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红细胞压积(P0.01)、红细胞总数(P0.01)和血红蛋白(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白细胞总数(P0.01)显著高于健康仔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仔猪嗜中性白细胞(P0.05)、单核细胞(P0.05)显著高于健康仔猪,嗜酸性白细胞(P0.05)和淋巴细胞(P0.01)显著低于健康仔猪。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的侵袭引起猪血液指标的变化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临床症状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一般情况下多呈隐性感染而较少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1932年,Doyle首次在印度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1950年,Splitter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Suis)。在我国,许耀成等(1982)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猪血液中检查到猪附红细胞体(E.Suis)。2005年,徐洪忠等首次报道了贵州省猪附红细胞体病。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